舒明蓁铁了心什么都不管,每日除了在京城四处逛着,便是思索清茗阁送来的那些消息。
那些消息里边真真假假的,还需要重新去掂量。
北边遭了大乱,如今倒是还算稳定,南边可依然还是乱的很。
至多不会超过三月,讨伐南边自立为王的豪强是势在必行的。
新朝初立,自然得要他们来立威。
不开疆拓土,起码也得把前朝的全都收回来才算。
讨伐南方,钟离修肯定也是要去的,舒明蓁这些日子,一直都在琢磨南方的战事。
南疆外祖一家的消息也没少传来,南疆不比从前那般安定,到底也还没有乱成一锅粥。
只是南方局势过于不稳,舒明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把人平安从南疆接过来,只能暂且让他们待在南疆。
这些日子她在京城也逛得差不多了,如今的京城,有一半都人去楼空,远没有最先传闻中的那般热闹。
陆家跟着一同回到了京城,如今的陆家比起先前少了许多人,但在舒明蓁看来,这是好事儿。
少了那些只会拖后腿的,陆家的路只会越发好走。
陆家往后能够走到哪一步,就得看陆家如今怎么选了。
前朝时陆家总想着韬光养晦倒是也没问题,可陆家的百万贯家财,谁瞧了不眼红。
皇帝都要找陆家借银子,可见陆家之富。
光有银子可不成,还得保得住才行。
容盛现下是不会动陆家,可后人就说不准了。
陆家先前也确实在为此事发愁,沿着前朝的法子,必然是不可能了。
继续下去,只会让陆家再走了先前的老路而已。
陆家最后,还是决定上交一半家资给国库,陆家那些钱,也算是解了容盛的燃眉之急。
国库空虚,容盛和容惊羽先前也愁得不行。
如今天下尚未彻底安定下来,为了恩科一事总是多加争论,最终还是决定暂缓。
但陆家似乎不打算再像先头一样只做皇上,准备让家中有能为的子弟入仕。
大顺之时,陆家那些子弟总是被上位者四处妨碍,就算是断了陆家这门亲也不肯放过。
如今容家算是默许了陆家入仕一事,不过,既然选择了入仕,那日后商路定然不会再像先前那般顺遂。
有得必有失,此番改变于陆家而言不见得就是什么坏事。
舒明蓁这些日子在京城内查探,除了摸清楚京城剩下那些氏族以外,更为了摸清楚京城那些商铺。
清茗阁是早有的,琳琅阁却是只有一家。
既然是最先开起来的,左右也是个由头。
她手里头银子多,总还是得要有个出处才行。
新皇登基在即,钟离修总算是不像先前那般闲着,委派了不少的任务。
虽然顺朝已经倒下,前朝失了民心,可总还有自诩忠义之士愿意带着九族一道惹事。
钟离修这些日子负责查访,倒是在府内的日子都变少了很多。
舒明蓁进来的烦恼,便也是来自于林氏了。
如今勉强算是定下了,林氏便开始操心起来。
先前总担心给钟离修惹麻烦,总是把自己那些心思全都压下了。
现下好歹是安定了,林氏开始操心起钟离修的事儿来。
之前钟离修重伤之时,可是将她也吓了个好歹。
那时她就怕钟离修没熬过去,好在上天保佑,钟离修撑了过来。
每每想起,林氏都觉得后怕不已。
钟离修尚且年轻,膝下更是空虚,若是哪一日遭了横祸,连个摔盆的都没有。
钟离家没有纳妾的旧俗,舒明蓁与钟离修成亲也不到一年,先前又一直奔波,没有孕信实属正常。
林氏心里也清楚,先头两人肯定是有心避着的,但现在安定下来,孩子的事儿也该商议起来了。
钟离修就是个榆木疙瘩,每次林氏一跟他提起,他就装傻充愣,处处都是糊弄。
就算是逼急了,至多也就是一句缘分没到。
钟离修那再三劝不动,林氏只能把心思动到了舒明蓁身上。
舒明蓁起先也是跟钟离修一样,林氏拐弯抹角提起谁家又添丁进口时,她也是含混过去的。
拢共才到京城多久,那些人脸都混不熟,倒是先知道谁家添丁进口了,一看就是特地打探的。
除却这些消息,林氏还总提起舒明蓁的侄子侄女,提起便是交口称赞。
许是怕舒明蓁疑心什么,多数时候都是在夸赞舒明泽家的闺女,到后来更是直说儿女都没什么紧要的,紧要的是得有才行。
舒明蓁先前还能够装傻,可后来林氏完全都是明着说的,让她糊弄过的机会都没有。
她也干脆学了钟离修,只说是缘分没到,缘分到了,孩子自然也就到了。
至于缘分什么时候到,这可就说不准了。
至少,近期肯定是不会到的。
如今如今还是没有做好当娘的准备,年岁也不算大,再等上两年不迟。
林氏不知舒明蓁心中的成算,只私下着急。
明明儿子儿媳向来都是亲厚的,可她也不是傻子,这俩人对于孩子一事,明摆着都是不大想的。
林氏思来想去,怎么都猜不透两人究竟是什么心思。
旁人都盼着要孩子,他们倒是一副避着的模样。
除了找他们俩夫妇劝说,私下里她也是四处求神拜佛,就盼着两人能早日有好消息。
不拘男女,有个孩儿就是好的。
端看舒明蓁平日里对家中几个小辈的态度,也没发觉她有什么不喜欢孩子。
不仅仅是林氏烦忧,郑小云同样也跟着愁。
林氏不仅仅是找了小夫妻,就连郑小云那也抱怨过。
倒不是抱怨舒明蓁哪不好了,当真岳家抱怨人家闺女,她还做不出来,左不过是说两声想孙子。
郑小云刚开始还接茬,私下问过舒明蓁之后,便再也不去应和林氏了。
她私心当然也是希望舒明蓁跟钟离修之间早有子嗣,但她问过之后就再也不提。
郑小云到底亲厚些,舒明蓁只推脱当年溺水多少还是有些伤了身子,近两年要不了孩子。
她一听这事儿,自然只有心疼的份,哪还顾得着那没影的外孙。
就算是再好的孙辈,那也得是先保住自家闺女才是紧要的。
孩子一事,慢慢来吧。
郑小云那边不再接着催,还帮着再三遮掩,舒明蓁到底还是松快点了。
舒明蓁也没放过钟离修,每次林氏一找她念叨孩子一事,她转头就把话原样念叨给了钟离修。
倒不是告状,就是不想让他躲了个清净。
别以为她不知道,钟离修有时候就是故意避着不回来,不想听林氏念叨。
真是好算盘,他不想听念叨,她难道就想听了吗?
林氏折腾了一阵子,最终还是蒋氏看不下去了。
林氏能够瞧出来的事儿,蒋氏自然也能够看得出来。
小夫妻俩如今没有好消息,摆明了就是暂且不想要。
如今新媳妇也才过门不到一年,催促什么孩子。
蒋氏好生劝慰了林氏一番,林氏其实心里还是惦记着的,可到底还是没再念叨。
舒明蓁耳根清净了,只觉得日子都好过些许,经书都免了舒明易两卷。
她特地寻摸来的那些个经书,到现在为止,舒明易还没有抄完。
新皇登基宫中大宴三日,却没有如同惯例那般大赦天下。
这一条,是舒明蓁唯一嘱托舒明蓁跟容成蹊提上一提的。
新皇登基确实是喜事,但却没有赦免那些犯罪之人来彰显恩德的道理。
如若这般行事,那些先前遭了罪的岂不活该倒霉。
没有选择大赦天下,但顺朝可有不少的冤假错案,不大赦天下,但那些卷宗却是要重新规整的。
有疑窦的,重新审理。
当初那些审判的官员基本都找不到了,想要处罚他们自然是做不到,可那些被冤之人却还能有沉冤昭雪一日。
钟离修跟容成蹊一商议,都觉得清理卷宗虽然极为麻烦,但却比大赦天下来的有用。
大赦天下被赦免的那些罪犯不见得感念新朝,但那些沉冤昭雪,感念却要真切许多。
新皇正式登基之后,果然不出先前所料,立马就有人提起了南方叛乱之事。
南方叛乱是顺朝留下的祸端,可到底如今南方还未归顺。
不管如何,断没有分成两半的道理。
新朝初立,打江山的武将们都还在,尚未到卸甲归田之时,自然是都争着去的。
钟离修是铁板钉钉要去的,至于还需要那些武将一同讨伐,则是需要再加商议的。
容成蹊也想跟着一起去,但先前钟离修重伤那次,容成蹊照样伤的不轻,皇后不许。
闹到最后,容成蹊还是跟着一起去了。
主将是钟离修,容成蹊被再三嘱咐尽量坐镇军营。
讨伐南边的圣旨一下,钟离家又热闹了起来,尤其是林氏,又开始老调重弹。
舒明蓁实在是不想留在京中听她唠叨,本来也是要跟着钟离修一起去的,现在更是恨不得率先启程。
林氏倒是想把舒明蓁给留在家中,战场上刀剑无眼的,留在家中也平安些。
为着此事,林氏甚至还装起病来。
只不过,蒋氏最终还是发了话,让舒明蓁只管跟着去就是。
跟着一同去了南边,舒明蓁才算是彻底松了口气。
林氏到底是长辈,她也不好拿她怎么样,可日夜唠叨到底还是让人心烦。
她那松口气的模样,还让容成蹊笑话了她好几日,气得舒明蓁又给他下了点药,让他接连七日不得安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