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宁双城内全都乱成了一锅粥,王广义只能勉强维持着稳定。
他比那些百姓更恨那些本家之人,他好不容易将局势稳定下来,他们来这么一出,就把他先头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舒明蓁原本还可惜,自己的计策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但没想到宁双王氏本家那些人这般好,反倒是给推了一把。
百姓多数时候都是温顺的,在面对上位者的时候,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能忍则忍。
可真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那些百姓们也未尝不敢拼尽性命。
宁双王氏之人没有退路的同时,也妄图把宁双城百姓的退路全部切断。
若是大开城门让容家军进城,那些百姓还有活下去的可能,但宁双王氏之人可没有。
仗还没打起来,宁双城内就分成了两部分,王广义手下的人没死在守城,倒是有人先开始死在百姓手下。
王广义为了不让这事儿闹大,只能把这事儿给压了下来。
可就算是压下来了,那些亲眼所见之人,也不可能当做没有看到。
舒明蓁和容惊羽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直接把这事儿给宣扬出去。
王广义的做法,无疑是给了那些百姓们信心,同样也引起了自己手下之人不满。
手下之人被暴动的百姓给杀了,王广义不想着严惩,竟然还率先把事儿给压了下来,这让他们无法接受。
更加无法接受的,还要数宁双王氏本家之人。
他们只觉得出身旁支之人,就是目光浅薄。
这时候不想着好好拉拢自己身边之人,竟然还选择去帮那群泥腿子。
宁双王氏本家再度向王广义施压,这下王广义手下之人也隐隐快要分为两派了。
王广义手下之人,本来就有一部分是宁双王氏原本的附庸,他们更为听从本家之人。
他们看似还是和从前一样,都在王广义的手下,但实际上人已经隐隐分成了两派。
先头在德曲城时,城内人分成两派有容惊羽和舒明蓁让人挑拨的缘故,但如今宁双王氏这边可是完全他们自己出的手。
所以说,舒明蓁当真是把他们一直都是当乐子在看。
他们一个个的,都太让人出乎意料了一点。
兵临城下了还在忙着内乱,当真是取死有道。
王广义不是没有试图挽回,本家也不尽是那些蠢货,但双方对立起来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更何况王广义手下之人本就有对他做法不满意的,宁双王氏本家之人甚至还借此去游说那些人。
舒明蓁都有些看不懂宁双王氏本家之人这到底是想做什么了,都到了这个时候,最该齐心对外的时候,竟然还来这么一出。
魏王也是指着忘光这边能够多消耗一点容家军,最好是两败俱伤,到时候朝廷就能够坐收渔翁之利。
但是很显然,数清并没有往他预料的方向跑。
整个宁双城内,如今已经称得上是三足鼎立的情况,各有其人,一副随时都要斗起来的架势。
魏王每次收到消息,都恨不得自己就在宁双城内,能够亲自把那些人脑子里的水给倒出来。
对于魏王来说,唯一能够称得上是好消息的,那就是王广义如今还算冷静。
若是王广义什么时候也被斗争冲昏了头脑,直接在宁双城内部线斗起来,那宁双城就没救了。
传来的消息全都是有利于容家军那边的,魏王都不是很想看宁双城传来的消息了。
与之相反的是舒明蓁,舒明蓁这边倒是非常乐意看到宁双城内的消息。
他们能够内斗起来,容家军拿下宁双城就会容易很多。
若是整个宁双城固若金汤,那么对于容家军来说将是不小的灾难,在进攻的时候,势必会造成不小的伤亡。
攻城方处劣势,如果想要付出尽量小的代价,那就该让他们自己先消耗掉一部分。
容家军围困住了宁双城,也不记得动作。
先等到里边的斗争稍微有所变化之后,再来动作都来得及。
宁双城内的氛围十分微妙,就像是一个装满火药的炸药桶,只要有零星一点火星子,马上就能够炸起来。
三方其实是相互看不顺眼的,更令人奇怪的时候,如果非得要结盟的地步,百姓跟王广义这边的关系反倒是要更好一些。
宁双王氏的本家也当真是够可以了,在宁双城盘亘了这么多年,到头来就得到一个人憎鬼厌。
当然,这也是宁双王氏该得的,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当街强抢,草菅人命的事儿,对于宁双王氏之人本就是司空见惯的。
他们不在乎那些百姓们的性命,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会不会受到损害。
王广义每日两眼一睁就开始头疼,宁双王氏本家那些闹腾的人越来越多,他要压制住其实也非常勉强。
好在宁双王氏本家还有些清醒的人,会跟着他一同压制那些躁动之人。
那些躁动之人里边,就有先头的王沛。
王家主没法子,只能学着先头的王广义一样,把他软禁在了家中。
王沛回了家还是被软禁的结果,闹得可比在王广义那时厉害多了。
在王广义那时,他或许还要稍微担心一二自己的小命,但在家中可不用。
他打小就是被惯坏的典型,一点不能如愿,闹得比小孩子还厉害。
舒明蓁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像王沛这么好的棋子,坚定地闭着眼不去看局势之人,实在是难得。
况且他年轻气盛,是极好挑拨的。
如今宁双城内本身的问题,其实也就差那么一点火星子了。
正所谓求仁得仁,舒明蓁想帮他们一把。
舒明蓁一直让人在王沛耳边煽风点火,哪怕他在软禁中,还是闹出了不少事。
有人愿意帮着他,或者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想把他给架起来。
王家主此时自然是支持王广义的,他看得分明,如今也只能是靠着王广义了。
若是当真让儿子再这么继续下去,那他们家可就把王广义给得罪透了。
把王广义给得罪了的结果,就是不管到时候是个什么结果,他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王广义手下之人虽然有不少同样也是宁双王氏之人不假,可那些人同样也不是什么傻子。
在双方瞧起来实力还是差不多的时候,他们会更偏向于宁双王氏本家,那会给他们带去更多利益。
但真打起来的时候,那可就说不准了。
王沛先前干的那些事,可还犹在眼前。
就算是那些后来加入进去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耳闻。
他们都是人,也都会怕死,自然不会希望像王沛这样的人能够上位。
说得难听点,就算他们是支持宁双王氏本家的,也不会蠢到去支持王沛。
可惜王沛看不清这一点,在他的眼中,那些依附于王氏而存在的,就跟王氏的狗一样,他指哪就得打哪。
王沛对自己的能力,一直是没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也不知道宁双王氏到底是怎么教出来。
舒明蓁真正接触过的几个世家子弟,可没一个是这样的。
就算是她极不喜欢陆珏很多时候的形式做派,也不得不说陆珏比起王沛那是当真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或者说,他们俩就不该被放到一起比较。
陆珏是陆氏继任者,而王沛更像是家族中随意便可以养着的纨绔子。
王沛一心想跟兄长争权夺利,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甚至都不在棋盘上。
双方暂且是僵住了,但形式对于容家军来说依然是不容乐观。
宁双城随时可能内乱是不错,但是同样的,他们先头刚跟朝廷混战过,一样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况且迄今为止,朝廷那边同样还有将近四十万人,魏王若是在背后偷袭,他们会十分被动。
容家军两面都要防着,路同样也难走得很。
魏王那边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对容家军出手,虽然他更乐得坐山观虎斗,但很显然如今下场也是有利的。
之所以对他是有利的,也恰恰是因为宁双城内那微妙的情况。
宁双城内之所以闹得那么厉害,不过是危难还不够明显。
魏王很清楚,只要自己这边出兵,但凡王广义不是个傻的,肯定同样也会配合出兵。
外边要打起来了,内部就暂且没有那个精力斗争起来了。
对于王广义来说,如今三方斗争反而是好事,便于他把自己内部那点问题给解决。
若不是宁双王氏这些年的做派实在是恶心人,魏王早就主动找人合作了。
魏王之所以没有出手,不过是京城那边有人拖了后腿。
四皇子晋王,那也是个有趣的人。
舒明蓁觉得,他应当也有点宁双王氏的血脉才是。
都是如出一辙的,没有半点大局观可言。
因着容盛造反,先头在京城狗脑子都快打出来的几个党派反倒是安生了很多。
毕竟大顺若是都不在了,他们争斗的那些也就将失去意义了。
虽然先头逼宫造反的是魏王,但实际上蹦跶得最欢的一直都是晋王。
若说太子和魏王之间的斗争,还掺杂了那么一点小孩子过家家的意味,那么晋王可就是实打实的想把自己那些兄弟全都给按死。
他的野心,他对权利的欲望,早就已经到达了一个病态的地步。
魏王这边传回京城的消息也不算太差,虽然之前和钟离修对阵之时落入了圈套,但在京城某些人看来,正是容家军底气不足的表现。
他们似乎是觉得,魏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晋王尤其如此觉得,他觉得自己去也行。
于是,他就在暗中给太子使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