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将消息递回了京城靖安侯府,让容成蹊早做准备。
朝廷究竟都是些什么牛鬼蛇神,就算先前不清楚,有了定北侯府的教训,也该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将士不怕战死沙场,但若是无辜冤死在自己人手中,那多不值得。
定北侯府当初宣称是通敌叛国,到现在百姓提起定北侯府都是满口唾骂,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靖安侯心里也有数。
他从披甲上阵的第一日起,就从没怕过有一日会死在沙场,可来自背后的暗箭,却到底还是让他寒心。
好友多年,定北侯是什么样的人,他心里有数。
定北侯府满门忠烈,就算是尽数死在沙场,也不会通敌叛国。
在定北侯府出事之前,他就提醒过好友。
只是那时好友不信,不信君主能无情到这般地步。
也不知道好友死时,是不是后悔没有留一条退路。
靖安侯是早知道钟离修没死的,老友留下的的血脉,他怎么可能不帮忙护着。
到底他也是能力有限,当初连自己的孩子都护不住遭了算计,又怎么敢让老友之子留在身边。
他只能选择把钟离修送走,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出面,就怕那位多疑的君主趁机下手。
先前有定北侯府一事,如今又有雪灾赈灾不利,靖安侯对如今的大顺失望透顶。
他是先帝时就在的老臣,原以为当初贤名远播的元和帝上位后,能挽大厦之将倾。
可如今看来,到底是血脉父子,又能相差到哪里去。
定北侯府和靖安侯府,先祖都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如今定北侯已经没了,靖安侯也不知自己能保全府中之人到什么时候。
若是有那么一日,君王终于还是朝靖安侯府下手,他也不知道能否应对。
容成蹊和容惊羽收到靖安侯的消息,心情都十分凝重。
按照朝廷一贯的做法,若是匈奴当真发难,朝廷肯定是要等着求和的。
先帝在时就是如此,如今还是如此。
明明大顺当时也是马背上打下的天下,如今却缩头缩尾的。
如今的武将,大多平庸无能,都只看出身,无人在意能力如何。
甚至还有不少担着武将职的并非武将,只是文臣出身。
一辈子连战场都上过,却想着坐镇后方指挥战事。
大顺刚经历雪灾,匈奴若是此时发难,首当其冲倒霉的就是他们靖安侯府。
匈奴只要不傻,就不会朝嘉临关出手,而会选择西北那边。
西北距离嘉临关不远,若是匈奴朝西北发难,靖安侯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理。
如今西北那边就是一锅粥,大家心里都清楚。
元和帝也担心匈奴会从西北下手,他可能不大清楚那些世家扶持上去的人是个什么水准,但他自己送上去的人什么样他还是有数。
他不想染武将有太大的权利,只能选择能力中庸的送上去。
原本都已经和匈奴和谈好了,三十年不会出兵大顺。
可如今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改变了一切,匈奴损失惨重,他们想活着,就只能跟大顺打。
先前为了让定北侯彻底倒下,元和帝还送了近十万将士给整个定北侯府陪葬。
他那时候就是担心定北侯府败得不够惨烈,民间还有人会惦记着定北侯府。
下手之时,不曾想过报应会来得这样快。
原本十万将士换取西北的兵权,对于元和帝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可如今不是,如今匈奴虎视眈眈,若是没人能够对付得了他们,那大顺就危险了。
钟离修同样也收到了匈奴整兵的消息,他已经开始谋划回西北的事儿了。
害死他家的罪魁祸首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可匈奴也是帮手。
他们钟离家跟匈奴对抗这么多年,早已是不死不休。
西北的情况一直都不大好,只是先前一直有定北侯府镇着,才始终是小打小闹。
元和帝为了西北的兵权动了定北侯府,却没能扶持上去一个有用的,现在整个西北就是一盘散沙。
匈奴如今还只是在整兵,距离真正挥兵南下还有时日。
在这期间,变故太多,说不定朝廷当真能凑齐一些能用来和谈的东西。
一想到这,钟离修就觉得再讽刺不过。
雪灾来临,尸横遍野的时候,那些达官贵人还在想着怎么借此发一笔横财。
若是匈奴要挥兵南下了,他们为了保全自己,又能想尽法子凑齐和谈之物。
那些用来和谈的银子但凡花一半放在灾民身上,也不会变得如此艰难。
赈灾到现在,那些物资钟离修也粗略估算过。
那些物资,拢共到北境的,不足三十万两,剩下的都进了其他人的口袋。
都是群要钱不要命的,都什么时候还只想着层层盘剥。
钟离修记得,定北侯府出事是,西北军败给了匈奴,大顺只能选择和谈。
那时候,大顺给了匈奴光是白银就有三百万两,还不算其他的东西。
相比之下,用来赈灾的银子确实是少得可怜。
雪灾来得太突然,钟离修手头上的银钱有数,没法去动那些祖产。
尽管如此,他填给西北旧部的银子也得有七八十万两。
光是当初他们家剩下的旧部就花了这么多银子,可见赈灾需要的银钱之多。
但钟离修了解朝廷那些人,他们肯定会更愿意把银钱用来和谈。
就算这时候能站出来一个天生神将,能够带领西北军击退匈奴,朝廷同样也不会用。
朝廷半点风险都不愿意担,只求不要出现动荡。
可如今已经到了山河飘摇的时候,哪里还能有那等好事。
如同许多人所预料的那般,元和帝把匈奴整兵的事儿在朝堂上一说,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和谈。
还有一小部分没有表态,只有零星几人担心国库。
整个朝堂那么多人,没有一个人觉得应该整合军队,迎敌匈奴。
虽然如今的大顺确实没法和匈奴对上,但这偌大的朝堂一个有血性的都挑不出来,也着实是让人无话可说。
周掌柜得知钟离修有了去西北的打算,就开始催着他和舒明蓁成亲。
他一直都觉得,俩人其实都老大不小了,亲事也定下了,可婚期却一直没有商定。
主子要去做的事九死一生,总不能连个孩子都没有。
钟离修不愿意听周掌柜的,两人闹得厉害。
就在周家酒肆后院吵起来的,虽然外边听不清里边说了什么,但当时大堂内还是有人听到了些许动静。
舒明蓁在周家酒肆附近留了人,他们那边吵起来了,她很快就知道了。
等她赶到的时候,钟离修正准备离开,瞧着确实是气得挺狠,见到她时还满脸怒容。
两人因着什么吵起来的没人听到,只知道动静不小。
钟离修躲了舒明蓁这么久,也没想到会这么猝不及防的见到她。
尤其想起方才他和周掌柜吵起来的原因,更是恨不得马上消失在这。
他本来就一直觉得自己对不住舒明蓁,周掌柜竟然还有那样的想法,他更加觉得对不住舒明蓁。
西北那边出事,他若是真的过去,他也没有十成的把握一定能平安回来。
他不愿意拖累舒明蓁,尽管他知道自己和明蓁成不了亲。
可光是想想周掌柜的提议,他就觉得臊得慌。
钟离修意识到舒明蓁出现后,想收敛脸上的怒气的都来不及。
他错开舒明蓁的目光,加大步伐离开。
舒明蓁立马伸手把他拦下,不让他离开。
酒肆那些客人立马朝这边看来,周掌柜此时从后院出来,立马开始送客。
舒明蓁拽着钟离修的胳膊,钟离修也没用力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