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税加重的消息传开,就算是在书院,也总听人提起。
赵思源得知商税变得这样重的时候,无疑也是担心的。
商税加重,就意味着商人会变得更加艰难。
他想起自己从岳家借走的那三百两银子,生怕他们因为商税一事就催着他快些还钱。
舒峰还没想着要催赵思源还债,舒明宗倒是先想起了这事儿。
三百两银子,就算是对于之前的家里来说也不算少的。
外公的点心铺子不算挣钱,舒峰那些私房银子到底是哪里来的,所有人都心里有数。
念在舒峰这么多年对点心铺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王老头之前也是选择睁只眼闭只眼的。
只要舒峰不会像先前尝试接手点心铺子那样过分,王老头就权当做不知道。
毕竟舒峰不是店里的伙计,他还是自己的女婿。
就当是为了自己那讨债般的女儿着想,他也不能什么都在乎。
这些年铺子里挣的银子,起码有一半都到了舒峰手上。
王老头开铺子这么多年,自然也清楚铺子一年到底能挣多少,那些对不上的,都是被舒峰私下昧了。
先前舒明宗只知道舒峰会动铺子里的钱,但直到他拿出三百两银子给赵思源时,他才对他爹动了铺子多少银子有了些许概念。
账本外公从来没给他看过,他不知道爹到底拿走了多少银子,但他私下肯定是昧了不少银子。
舒明宗之前可以不在乎,但如今铺子外公都有意交到他手上了,他不能再不在乎了。
若是由着他爹这样下去,到时候那铺子到他手上的时候说不定就只剩下了空壳。
赵思源有难的时候,家里能够拿出银子去帮他,如今家里有困难了,不求赵思源能班上什么忙,至少那些银子该拿回来。
舒明宗想让舒峰去找赵思源好好谈谈,毕竟银子是他借出去的。
但从小到大,舒峰在他心里积威甚重,他根本不敢要求舒峰做什么。
舒明宗只能选择亲自去找赵思源,还得小心背着舒峰。
舒峰没有再商税加重的时候就亲自去把银子要回来,证明他现在暂时是不想把银子要回来的。
这一次,舒明宗可猜错了。
打从正月初二知道银子是还给了舒武家之后,他就一直后悔把银子借给了赵思源,想从他那把银子要回来。
可银子借出去容易,想拿回来哪里那么简单。
他早就想把那三百两银子拿回来,只是他太清楚赵思源的斤两,他不可能拿得出银子来。
三百两银子,只有等他考上了举人才可能拿回来。
舒兰都已经嫁给了赵思源,舒峰觉得自己不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正月初二的事儿闹出去,确实是两家人脸上都不好看。
舒峰还是更加觉得,赵思源太蠢,但凡聪明点,选择上门道歉,又舒兰在,他还能真一直僵着不成。
他身为长辈,总不能指望他先去低头。
好巧不巧,赵思源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他觉得自己当日好心上门拜年,结果被舒峰轰出来实在是太丢面子,舒峰该先给他个梯子才是。
两人就这么僵在这,明明是同在一个镇子上的翁婿,却两个多月连一次面都没有见过。
舒兰那时候被爹从家里赶出来,心里同样有怨气。
又因为这事儿被思源哥埋怨冷脸,她对家里的怨气也越发重。
明知道思源哥是读书人,爹还做出那样不顾他脸面的事来,实在是太过分了。
赵思源和舒峰两个多月不曾见面,舒兰也两个多月不曾回家。
舒明宗的媳妇私下也抱怨,说舒兰未免太不懂事了些。
早些时候,舒兰还没出嫁,她跟小姑子的关系其实就很一般。
舒兰要强,并不是多么好相与的性子。
刘氏刚嫁到舒家的时候还能容忍,但她如今也有了孩子,在舒家也站稳了脚跟,早就不在意一个小姑子的脸色了。
王氏当然也清楚刘氏那点小心思,儿媳和女儿,她自然是更关心女儿的。
只是,舒兰的做法也确实让她寒心。
她倒是忘了,那时候舒兰刚小产,她就帮着劝让舒兰不要在意,甚至还任由赵思源冬日里吹着寒风把舒兰带回去。
王氏或许是在乎舒兰的,但相比于她儿子、她丈夫,一个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赵思源每天都在担心舒峰找他,可舒峰一直不曾出现。
每一日,他都在重复着担心,结果在等来舒峰之前,倒是先等来了舒明宗。
舒明宗来找他,是想让他还钱的。
这对于赵思源来说,也是极大的侮辱。
舒峰明明那么不把他的脸面房放在眼里,现在倒是好意思让儿子上门来替他讨债了。
舒明宗来找赵思源的事儿,舒峰也是时候才知道,那时舒明宗和赵思源已经大吵了一架。
赵思源自然也迁怒了舒兰,在舒兰去学院寻他的时候,他也是避之不见。
可舒兰就像当初的舒明蓁一样,他不见,她就一直在外边守着,直到赵思源愿意见她为止。
赵思源见到舒兰的之时,满脸不耐烦。
舒兰是觉得赵思源读书辛苦,想给他送点东西。
当然,她也在担心赵思源又去了倚红楼。
她已经没了孩子,又跟娘家吵架了,如今她能依靠的,只有思源哥了。
若是思源哥也不要她了,她就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舒明宗和赵思源吵架的事儿很快也传到了舒明蓁耳朵里,俩人就在学院附近的巷子里吵起来的,当时就有路过的人听到了。
听说,俩人还差点打起来了。
舒明蓁倒是觉得有点遗憾,也就是她先前没有发现自己这个大堂哥的想法,不然非得帮他一把不可。
赵思源那种人,挨两顿打也是活该。
只不过舒明宗这时候去找赵思源要钱,舒明蓁也不由感叹,她这个大堂哥还是和以前一样。
二十多年如一日,榆木脑袋不开窍。
舒峰恨不得长八百个心眼子,舒明宗是一个心眼子还缺了一半儿。
赵思源怎么可能有钱,他若是有银子还钱,用不着他想起,舒峰自己就把钱讨回来了。
毕竟舒峰现在可是没法继承铺子了,那银钱总得抓牢些。
如今大顺商税繁重,点心铺子里的银子,王老头不再像先前一样睁只眼闭只眼,而是看得死紧。
舒峰没法从点心铺子捞钱,只会更加惦记自己借出来的那三百两。
舒明蓁估摸着,舒峰大概还在做着赵思源考上举人的美梦。
赵思源到底有没有那个能力考上举人舒明蓁不知道,但她绝对不会放任赵思源如意。
若是他的生活太好,那怎么对得起死在暮春河水里的原主。
舒明蓁一直让人盯着赵思源和舒兰,若是他们的生活有了变化,她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她之所以让这俩人在一起,可不是为了看着两人琴瑟和鸣的。
当然,这两人的性子,大概也是没法琴瑟和鸣起来。
县衙收税的官吏,舒明蓁暂且没有贿赂。
现在多数的商人还在自顾不暇,慌乱无措,去想到走官吏那条路的人不多。
舒明蓁不想做出头鸟,相比之下,她更愿意等贿赂的人多了,再混在其中。
也不一定要从官吏本人下手,毕竟现在临安镇的夫人小姐,多数都是比较喜欢琳琅阁的首饰。
比起还要琢磨该送官吏什么好,直接送给他夫人女儿一些首饰会更好。
十税七的商税,不可能有人交得起。
若当真按照十税七缴税,那剩下的银子根本不足以让店铺继续开下去。
一时间,多数的商人都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