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撤除
初缘君2025-07-28 16:262,549

  陆氏的铺子没有钻这样的空子,到了要缴税的时候也认真交了。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那账面上不可能一点猫腻都没有。

  可就算陆氏那有问题,交上去的银子还是让人眼红。

  十税七,光是陆氏就交了十一万余两银子。

  元和帝得知这消息时,越发眼红。

  陆氏一族富得流油,但那些银子却始终不是他的,光是想想都觉得恨得牙痒。

  哪怕是睡了,半夜想起此时,还是会难受得惊醒的程度。

  先帝娶了陆氏女为贵妃,元和帝同样也想效仿。

  不过是一个贵妃位而已,若能够换来利益,那才是最值当的。

  可偏偏这一位陆家主没有嫡女,只有两位病恹恹的庶女。

  元和帝先前也想过,庶女就庶女,他需要的是陆氏。

  他以为病恹恹不过是陆氏用来搪塞他的借口,结果没想到那两个庶女确实都是病秧子。

  虽然他很想把陆氏女纳入宫中,可宫中自有宫中的规矩,这一代陆家主的女儿怎么也入不了宫。

  陆家就像是铁桶一般,找不到任何问题。

  可有时候就是如此,才越发让元和帝惦记。

  陆家没有什么把柄在手,虽然他们家同样也没有什么权势,可他们家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都是盘根错节。

  若是要动陆氏,必然还会惊动其他许多人。

  若只是一个陆氏而已,元和帝早就下手了,麻烦的是他身后那些人而已。

  十一万余两,对于整个陆氏来说,压根不算什么,但已经够让元和帝眼红了。

  想起自己不得不停工的行宫,元和帝愈发心里难受。

  先帝在时国库充盈,哪怕先帝奢靡,也依然可以随心所欲。

  到了他手中,倒是三天两头闹饥荒了。

  三月的商税光是陆氏一族就有十一万余两,可全都收上来之后,反倒是不到六十万两。

  这样的数目,完全是在哄傻子,元和帝看到这数目的时候脸都绿了。

  贵妃娘家,兵部尚书一家,甚至他们名下的铺子总共只有几千两的税银。

  元和帝看到自己贵妃娘家抠搜的模样,又想起陆氏一族的税银。

  同样都是贵妃,这相差的堪称天差地别。

  元和帝因为税银一事大发雷霆,甚至当朝把所有的官员都训斥了一同。

  那些官员们个个口口声声请罪,又说着自己的不容易,完全没人顾及元和帝那难看的脸色。

  一个个的平日里都是奢靡无度,等朝廷要银子了,又全都开始哭穷。

  元和帝真恨不得把那些官员家中全都掘地三尺,但凡还有银子的,全都带走充入国库。

  让他们也试试看,什么才叫做真的日子艰难。

  这些都是后话了,在税银运送的途中,确实有不少官员都打上了税银主意。

  元和帝下令加重商税,本意是为了缓解国库空虚带来的难题。

  可商税加重以后,民间怨声载道不说,交上去的税银也并没有多太多。

  先前十税三,还有将近四十万两的税银,如今十税七,多了不止一倍的税银,反倒是不足六十万两了。

  下边官员给出的理由,是雪灾影响了商贩做生意,所以收上来的税银减少。

  可就算是减少,也不该少这么多。

  在不少人看来,还是那些官员胆子太肥,手伸得太长。

  税银本就是国之根本,不该妄动。

  他们动了就算了,还一副生怕别人不知道的架势,一动就是如此之多。

  有人是直接贪污的税银,也有人是勾结了山匪水匪劫持税银,再从中抽成。

  官匪勾结,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大忌。

  可如今的大顺,却大有法不责众的苗头。

  钟离修也让人扮成了土匪,劫走了一批税银。

  二十多万两,暂且勉强够用了。

  他一方就能劫走这么多的税银,可见原本税银的数目多么庞大。

  钟离修不知道原本税银应当有多少,但这么层层剥削之后,交上去的数目肯定很荒唐。

  可税银丢了,又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那些官员自然会想法子遮掩过去。

  官匪勾结,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

  几乎那些劫走税银的匪徒,没有一方是真的跟官府没关系。

  那些官员为了遮掩过去,只能咬牙替钟离修他们遮掩。

  不然若是朝廷当真开始大范围剿匪,那些官员少说也得落马十之六七。

  这还只是钟离修能够查到的,他没能查到的,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肯定只会更多。

  元和帝先前以为自己加重商税,最多不过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不满而已。

  直到税银交上来,他才意识到,自己似乎又给世家做了回嫁衣。

  所有的骂名都让他给背了,但那些世家却能从中获利。

  这样的好事,元和帝可不干。

  于是,十税七的政令就持续了一个月,元和帝就以庆祝雪灾过去的名义,将商税恢复到了先前的模样。

  他这一招,也是让许多世家都没想到。

  那些世家原以为,元和帝就算是撑着不能朝令夕改的面子,也不会闹得多大。

  只是没想到,这一次元和帝难得懂得了什么叫做及时止损。

  这消息一传出来,确实挽回了不少民间的声望。

  商人毕竟不是全部百姓,这么一遭,那些不明就里的百姓,还以为当真是雪灾国库空虚,朝廷才不得已有了这么一遭。

  甚至,有些小商贩还感恩戴德,完全没了先前敢怒不敢言的模样。

  舒明蓁不知道税银一事,但这政令中的猫腻太过明显。

  元和帝和世家的博弈她并不在乎,她只在乎切身的利益。

  陆珏倒是收到了关于税银的消息,可他就觉得近来商税的政令跟闹着玩似的。

  同样,他也在担心。

  商税没能给足元和帝想要的那些银子,那元和帝肯定会从别的地方下手。

  年前抄了那些官员的家,必定能够让元和帝也尝到甜头。

  商税政令无效之后,元和帝终于下了决心,给自己的心腹官员递了消息,紧盯着先前问题就很大的那些官员。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元和帝原想着暂且放过。

  可税银一事告诉他,身在他这个位置,不能优柔寡断。

  人善被人欺,越是高位越是明显。

  他抬手暂且放过那些人,可那些人非但不会感恩戴德,还变本加厉起来。

  既然他们不懂收敛,那就别怪他手下不留情。

  短短几日,元和帝的御案上,就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弹劾奏折。

  有不少弹劾的事实,他先前就心里有数。

  可当那些罪证当真呈上他的御案时,他还是远远没能想到。

  元和帝又抄了几家,可讽刺的是,其中官位最低的五品官员,都从家中抄出了五十余万两银子。

  这数目,几乎等同于元和帝收到的整个大顺一月的商税。

  何其讽刺,这简直就直接在往元和帝脸上扇巴掌。

  他近些年精力不济,朝堂放松了不少,结果没想到他的好官员们就给了他这么大的回报。

  五品官员,才五品官员而已。

  元和帝一上朝,想起那些抄家抄出来的银子,只觉得朝堂上那些官员都面目可憎。

  他看着他们,不再像看着自己手下的官员,他感觉自己更像是在看一群行走的银子。

  只是可惜,他暂且是不能动他们。

  剩下的那些人,多数都是世家子弟。

  况且,朝堂都快空一半儿了。

  元和帝自知只能暂且收手,他现在也快没人用了。

  那些倒台的官员,也有是他手下的,可正因为先前是他的人,才越发可恨。

  他们,辜负了他的信任,合该千刀万剐。

  又倒下了一批官员,朝廷终于不得不把春闱提上日程。

  原本应当在三月末举行的春闱,都推到了五月末。

继续阅读:第174章 放弃春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门娇女不好惹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