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吉日未定,晚棠几乎日日来侯府见常念,后嫌跑来跑去麻烦且浪费时间,索性搬来玉落院小住。
楚晚棠一手撑住下巴歪着脑袋朝院外看,视线定定落在常念的身影上一点儿不带偏移。
阿酒从针线中抬头便瞧见这一幕,不由笑道:“我就盼着你们早些成亲,你这块望夫石好挪动挪动。”
“叫你笑我!”楚晚棠不回头,随手抓了几粒瓜子扔向她,“你和夫人说说,匀个无人住的院子给我得了。”
阿酒放下手中活计坐至她身侧,“你什么意思?”
“阿念说你对他有救命之恩,即使成了亲,他依旧是你的护卫。”
“那怎么能成!”
尚书大人的新婿给她做护卫,旁人还当她有多大的来历呢!
“这有什么不成的,父亲母亲晓得他的打算后直夸他重情义,说我眼光好没选错人。”
见她未觉哪里不妥,阿酒哪里来坐得住,让人把常念唤起来。
“成亲后不拘你去哪里,总归不能再为我守院子。”
常念愣了一瞬而后拱手道:“姑娘对属下的救命之恩,属下……”
“打住打住!”阿酒叫停他,“你一男子在后院本就有些不妥,再者你成亲后,首要照顾的是你的妻儿,我本就是大夫,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你不必再挂在心上。”
想想她又添了句,“我这儿有夜儿和明翠姑姑就够了,你若得空常带晚棠来看看便是,就这样,一会儿用过膳便随她走吧。”
晚棠见他不答话,出来打圆场道:“左右成亲的日子还未定,不着急,这些日子让他留在这儿适应适应。”
“也行吧。”阿酒迟疑的点点头,等日子定了他再走也不迟。
接着,她继续未完的绣活,半晌后拿远些看,嗯,比较之前平整不少。
楚晚棠不知何时回的头一手夺过她的绣布,“总瞧你绣得认真,到底绣什么呢?”
她拿在手里翻过来覆过去的也没看出什么明堂,皱了皱眉道:“看不出花样啊,你的女红可和我有得一拼。”
阿酒抢回绣布,小声嘟囔:“你还有闲心管我,快成亲的人了也没见你拿绣针,是铁心要做甩手掌柜了?”
南朝的女子都有亲手绣嫁衣的习俗,沿袭至今,娇生惯养的高门小姐虽制不来成衣,依旧会绣样婚服上的佩饰,不拘是何物,就为讨个彩头。
一听这话,楚晚棠趴在桌上哀嚎:“快别提了,母亲要我绣新郎服的腰封,又说腰封不难绣兆头也好,嚯,你是没瞧见她给我挑的样式,那是我能绣出来的?”
阿酒被她逗乐了,“我就说你日日到这儿来,原是有这缘因在,那你知难而退不绣了?”
“哪是我要知难而退,我同母亲商量换个我能绣的样式,被她好一通说教,我这不是没办法了。”
这时,明翠端着托盘进来,福身道:“楚夫人特意命人送东西给二小姐。”
话音落地,晚棠的哀嚎声又起,指着托盘顶端露出来的锦缎,“我算是悟明白了,越不想见的东西越不经念,一念可不就凭空冒出来了!”
屋内几人见状纷纷笑了,阿酒拿起托盘里的花样册子,上头的云纹倒不难就是繁琐,密密麻麻排布在一起,光用瞧的就觉着累。
晚棠一脸的生无可恋,拿起针又放下,几次三番后终是咬咬牙捏紧针,她的眼睛恨不能怼进锦缎中,眉头更是皱得挤到一块儿,好似她面前的是本兵书,她手里拿的也不是针而是剑,且她十分为难根本无从下手。
“不必紧张,多练练就好了。”阿酒笑着开解她。
晚棠摇摇头正要说话,只见明翠姑姑又端了托盘起来,不由怔住张大了嘴,“没完了?”
又是楚夫人送来的?
明翠径直走到阿酒面前,“吏部仇尚书的夫人送来的。”
嗯?
阿酒不解的问道:“我并不认识这位夫人,好端端的送我东西做甚?”
身侧的晚棠闻言忽地一拍大腿,“唉呀,都怪我怪我,我把她的事儿给忘了。”
仇夫人与晚棠的母亲情谊深厚常来府中小坐,见她后颈的伤疤消退后便向她打听,方知是用了阿酒的药膏,她有些顽疾,天气暖了冷了,身上便瘙痒难耐,每每都忍不住非挠破皮才痛快,阿酒的名头她早有耳闻,她不好贸然登侯府的门,是以请晚棠帮她引荐一二。
晚棠来玉落院后,满心满眼只有常念,早将她嘱托的事抛诸脑后,怕是仇夫人左右没等到消息,所以才送礼进来。
“这你都能忘!”阿酒叹口气转而对明翠说道:“仇夫人可还在?”
“在的。”
“姑姑领她进来吧。”
明翠领命退下,不消片刻复又回来,后头跟着一位着华服头戴珠翠的妇人。
想必这位就是仇夫人。
阿酒行过礼请她坐下,手探上她的腕间,一息后收回手,“夫人原没大碍的,只是体质有些特殊罢了。”
仇夫人用帕子轻拭鼻间,“是,就是痒得厉害叫我挠破留了疤,烦劳姑娘给我开些抹的药膏。”
“好,”阿酒提起纸,顿了下,“夫人可还有碰了会过敏的东西吗?我开药的时候好避开。”
“没有,就是天越来越热,若姑娘能加些抹了会清凉的药材才好。”
阿酒点点头,眨眼功夫开好方子交给她,“夫人收好,熬好的药汁放凉,抹于患处即可。”
仇夫人收好道谢,一口茶都未喝便要离开,“府中还有杂务,我且先行,等天舒爽些再来叨扰姑娘。”
“夫人慢走。”说完她让明翠领仇夫人出去。
明翠再回来时翻开仇夫人送的锦盒,眉目蹙了蹙将锦盒转了个方向,“姑娘。”
那锦盒里装的竟是黄金!
“以吏部尚书的薪俸,这着实贵重了些。”
阿酒把锦盒盖上,“可还追得上仇夫人?”
“她坐马车来的,眼下肯定拐出街巷,大街上拉扯也不妥,不如晚些时候,奴婢亲自去趟吧。”
“就依姑姑说得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