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猛将终投汉,江东稳孙权1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7:113,357

  更何况,巴蜀士人各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赵旻放宽茂才、孝廉名额,无异于白白赏赐给巴蜀各家官位…

  因为茂才、孝廉出身之士人,只要不造反、不犯二,两千石(东汉两千石专指省部级的太守)是迟早之事,表现稍微好一些,一州之牧、三公九卿也并非遥不可及。

  注意:赵旻虽已推行三学制,但察举制这一两汉传统选官法仍未废除。

  因此,赵旻此言一出,周群、张裕、秦宓三人便霍然起身,向赵旻深深一揖。

  “主公大恩,某等铭感五内!”

  赵旻起身还礼。

  “三位先生不必多礼。益州绝不容再生乱,为益州之安定,我允许蜀人治蜀,可加授茂才、孝廉之额,可大批量采购蜀锦,然则…我亦决不介意以武力定益州!有劳三位先生转告益州诸望族。”

  赵旻这一手恩威并施,玩得相当到位。

  对这些被刘璋惯坏了的巴蜀士人,一味笼络决不可取。

  巴蜀士人头目周群,不得不开口。

  “主公尽管放心,经今岁之事,巴蜀士人势必不敢再肆意妄为。即便各家再心怀不满,某等亦必将及时为主公压制各家!”

  赵旻颔首。

  “益州之地,朝廷不会肆意安插别州士人任官,然则,朝廷之威严,亦绝不容轻侮!诸君有所不知,西域诸国之所以甘愿臣服朝廷,皆因我卫府屠杀其兵卒近二十万之故!”

  赵旻这句杀气腾腾之言一出,包括荀攸在内的在场之人,皆情不自禁打了个寒噤。

  黄忠、文聘二人,一脸震惊之色。

  他们只知卫府武德充沛,却没料到卫府武德竟如此充沛!

  黄忠此刻,只觉得刘备是个跳梁小丑。

  卫将军已将目光放到西域、向西域诸国彰显大汉国威,而刘备犹在窝里斗,而且…

  刘备与孙权僵持不下。

  荀攸则向三名巴蜀士人作揖。

  “诸君有所不知,西域大国乌孙国联合康居国欲行不轨,前后凡三战,为卫府五万铁骑屠杀近二十万兵卒,正因如此,西域都护府方才得以顺利重设。”

  周群、张裕二人对视一眼,心有戚戚焉。

  张裕叹道。

  “原来如此,南斗之七杀星、北斗之破军星及贪狼星之所以如此耀眼,皆因此故焉!”

  周群抚须的手有些发颤,其人勉力保持语气平静道。

  “如此看来,主公西域之行收获定然不少?”

  赵旻颔首。

  “二位先生,实不相瞒,仅西域都护府之互市,我便可获利近五十万匹绢。”

  这个金额,大约相当于王老板的一个半小目标。

  而这,仅仅是一场交易之获利。

  赵旻…或者准确来说是赵家,财力有多雄厚可想而知。

  张裕心中庆幸不已:

  他宝贝女儿嫁了个前途无量的金龟婿,他焉能不为此而庆幸?

  尽管他宝贝女儿只是嫁给赵旻做妾,但那还是比嫁到其他人家作妻强得多。

  反正在这个时代,女子不管作妻还是作妾,都免不了受婆婆的气…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不就是个例子?

  周群看向老友张裕,意味深长地一笑。

  诸事既已议定,三名巴蜀士人便起身告辞。

  三人走后,步骘有些羞愧地向赵旻行礼。

  “主公,骘委实过于鲁莽,请主公恕罪!”

  赵旻挥挥袍袖、摇摇头。

  “子山勿自责,赵韪狼子野心、久必生乱,你并无大错,只是…今后务必谋定而后动,且定要先定罪再动手,不可再不教而诛。”

  步骘再次行礼应是。

  众人商议一番来年益州之策后,赵旻便起身,率荀攸等臣属返回军营。

  是夜赵旻大宴臣属、巴蜀士人不提。

  果如步骘所言,翌日辰时中(早晨八点过),在夏侯渊率领下,在大散关会师的卫府众人,便赶到了成都城。

  赵旻亲自出城相迎。

  与夫君阔别月余的卞夫人、依嘉娜丽二女,一见夫君,登时珠泪涟涟。

  赵旻心中更感内疚…

  因为,后日便是他纳那纯欲极品妹子张瑾为妾之日。

  众目睽睽之下,饶是苟哥臭不要脸,也不好与两个心爱的小老婆亲热…

  是以其人只是温言安慰二女一番后,便召集包括二女在内的一众臣属…

  开会。

  这次会议注定不会短。

  会上,夏侯惇、张辽、刘晔三人先后汇报了他们的成果…

  夏侯惇、曹洪的成果是:安定、北地二郡新政推行良好,鲜卑人被撵出北地郡,没有个三五年,怕是不敢再回来;

  张辽、夏侯渊、曹仁的成果如下:

  随着参狼羌、烧当羌、小月氏等等等等湟中杂胡酋首、或者其首级被带到姑臧城,河湟杂胡皆已乖乖听话,卫觊得以在金城郡顺利推行凉州新政;

  刘晔、马超的成果是:

  武都郡氐人联军被破、氐人各部酋首被擒后带到大散关接受劳动改造,武都郡新政同样得以顺利实施。

  卞夫人的成果是:

  大散关细作被一网打尽,嘴硬者被撬开嘴后neng死、余党被全部剿除;

  立场不坚定者则被改造为卫府细作、余党同样被卫府控制后接受改造,总之,再没有漏网之鱼。

  而且,经历满宠、卞夫人前后两次打击、肃清及改造行动之后,至少两三年,大散关内将只有卫府细作活跃。

  依嘉娜丽的成果:

  西域诸国之详情已全部整理成册、并交给卫府细作参考;

  且依嘉娜丽已向其父阿不满金修书,请阿不满金尽力维持西域诸国与大汉的良好臣属关系。

  庞统(虽然没在场)的成果:

  在多路商贾及其仆从相助之下,秋收已完毕,大散关左近喜获丰收,各族百姓、商贾皆大欢喜;

  逐利的商贾当然不可能义务劳动,庞统是在卞夫人策划下,采用准现货加大宗交易的模式,积极引导来往大散关的商贾收购准现粮食…

  逐利的商贾们眼见丰收就在眼前,又担心杂胡浪费粮食,故而亲自动手收粮…

  当然了,适当的价格优惠是必不可少的。

  庞统高明就高明在:

  其人严禁商贾向杂胡们售酒,而是通过以免税、粮食降价、官府强制收购等多重手段,半强迫半引导地使商贾用布匹、豆制品等副食、糖类、食盐、调料等日用必需品换取胡人的粮食、养肥的牛羊。

  如此一来,那些嗜酒如命的胡人才能顺利越冬。

  同样地,得到了实实在在好处的商贾,对此也非常满意…反正美酒不愁卖,此处卖不了自有他处可卖。

  总之,除了馋酒的胡人表达不满…这些人很快便被明事理的胡人所压制,勉强也算是皆大欢喜。

  此外,在卫府铁骑主导修建、各界人士共同参建之下,大散关三座卫城城墙主体工程已竣工,剩余城墙合龙工程,入冬前可顺利竣工。

  至此,庞统先前所提出的大散关周边几个问题及隐患,全部得以解决。

  凉州的未来,一片光明。

  赵旻很欣慰。

  因为自他二月初三出征至今,一路上不但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并稳定了凉州、西域、益州的统治,而且顺利破解了刘备的阴谋。

  赵旻可以预期,依靠西域外贸、各地屯田强力输血造血,只要给他两到三年的猥琐发育时间,到建安十年(西历205年)后,天下诸侯,将无一人是卫府的对手。

  届时袁绍将不足为患。

  建安十一年,将是赵旻吹响反攻号角、展开全面统一之战的时刻。

  赵旻的卫府铁骑,将四处征战、陆续收复大汉的大好河山。

  赵旻想在建安十五年(西历210年),完成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

  所以,如今仅剩一个天大的问题。

  【作者题外话】:蜀汉政权中罕有诛戮大臣的记载,这与它缺乏人才有关。

  三国之中,魏、吴的权力斗争最为惨烈,“夷三族”的记载层出不穷。蜀汉的政治斗争,程度相对最轻,大抵集中在废黜流放,至多不过是赐死;除魏延之外,基本见不到“夷三族”的记载。

  蜀汉这种“斗而不破”的博弈方式,固然值得称赞。但如果以人性而论,个体之间的差异其实不会很大,不存在泾渭分明的善与恶。

  换言之,蜀汉从未发动过大规模的政治清洗,不能单纯用掌权者的个人好恶加以解释。

  蜀汉之所以保持了相对平稳、温和的政治生态,其实与它的国力密切相关。蜀汉人才储备稀薄,因此并不具备内部清洗的条件。

  相比于魏、吴两国频繁的政治清洗运动,蜀汉存在两点不同。其一是政治斗争的数量少,其二是权臣的斗争手段相对温和。

  (1)诸葛亮

  诸葛亮虽然权欲旺盛,但他对待政敌的手段却并不残暴。廖立、李严和来敏,仅被废黜流放;彭羕、刘封虽然被谗害致死,但并未祸及子孙。

  对待政敌的家属,诸葛亮的态度也比较温和。

  李严之子李丰虽然被解除兵权,但依然在丞相幕府挂职。

  君(指李丰)以中郎参军居府,方之气类,犹为上家。--《诸葛亮集》

  刘封之子刘林、孟达之子孟兴、郤揖之子郤正,也在蜀汉正常出仕,并没有因为父辈的政治污点而遭到更多迫害。

  (刘)封子(刘)林为牙门将,咸熙元年内移河东。(孟)达子(孟)兴为议督军,是岁徙还扶风。--《魏略》

  (郤)揖为将军孟达营都督,随达降魏,为中书令史……(郤正)弱冠能属文,入为秘书吏,转为令史。--《蜀书郤正传》

  (2)(3)蒋琬、费祎

  蒋琬与费祎作为诸葛亮的继承者,萧规曹随,奉行“保境安民”的政治理念,因此合而论之。

  蒋琬的胸襟比较广阔,他掌权之初,曾被杨敏攻讦为“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蒋琬对此并未打击报复,反而一笑置之,甚至主动替杨敏开脱。

  督农杨敏曾毁(蒋)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杨)敏,(蒋)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指诸葛亮),无可推也。”--《蜀书蒋琬传》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二章 猛将终投汉,江东稳孙权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