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铁蹄踏西域,西亚迎驰驱8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6:433,435

  少顷,陈武顺着缆绳“呲溜”一滑而下,站到了兀自发呆的薛州面前,哈哈大笑起来。

  当然了,陈武不可能来上一句:“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薛州这才回过神来。

  尽管其人,仍在心中感慨造化弄人。

  “某恭喜子烈弃暗投明。”

  然后,薛州忍不住再次打量起来,自己眼前这造型明显异于江船的海船。

  华夏传统的船只,无论江船还是海船,甚至包括郑和下西洋的大福船在内,皆为平底船。

  航道建设经验丰富的赵旻,却深知平底船之弊端。

  赵旻当然不可能,有郑和下西洋时那种平底福船的图纸,所以赵旻并不清楚,完全继承了南宋造船经验的明代匠人,是如何解决平底船诸多弊端的。

  为稳妥起见,赵旻只能将海船的船底,设计成欧罗巴式的尖底弧形龙骨。

  造船当然不是赵旻所谙熟的专业,但船不离水,赵旻在设计、修建航道之时,难免会研究船底与航道之间的作用力。

  而且……

  船底龙骨焊接制造,与房屋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赵旻对后世的龙骨颇有些研究……

  总之,别说用在汉末是绰绰有余,便是五百年后维京人发明的那种简易龙骨,也无法与赵旻所设计的这种龙骨相提并论。

  更何况华夏的木匠,对于榫卯结构的使用,已臻其他国家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简言之,赵旻设计的海船,其技术已经遥遥领先了这个时代。

  五百年后李唐的鉴真东渡时,若用上赵旻这种海船,其人根本不用渡上六次,只要一次便可成功了。

  薛州这个海贼见猎心喜之下,忙不迭下令,用艨艟拖拽海船至码头深水区下碇……因担心刘备熔炼铁锚制作兵器,所以此海船仍用碇来代替锚……停泊。

  安置陈武,及其人试航时所率之兵卒用饭安歇之后,薛州便迫不及待地研究起来,由赵旻所设计的海船。

  做为一名资深海贼,薛州越研究这种海船,便越对赵旻心悦诚服。

  于是乎,待陈武等人休整一夜后,薛州便急匆匆将陈武等人撵上了海船、并催促其人尽快返航。

  为抓紧时间,薛州还令自己部曲以艨艟拖拽海船快速驶离码头。

  待陈武的船队顺利离开码头之后,薛州便怪叫一声。

  “众儿郎!速速备船!某要尽快抵达许都、拜见主公!”

  此刻,薛州心中满是不忿之情。

  明明徐州广陵郡同样靠海,兼且深水码头多不胜数,为何主公偏偏早在青州东莱郡建造船厂?

  兼且……东莱郡造船厂所造之海船,明显多处工艺不过关!

  主公欲造船,须在广陵郡造!东莱郡焉能与广陵郡相提并论乎!

  如是般,怀着满腔意难平、身上十两骨头有九两都是反骨的薛州,愤愤然踏上赶赴许都、向主公鸣不平之旅。

  岁除转瞬即至。

  这一天自清晨开始,围绕在火红色之中的许都城内、城外近郊便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因为,岁除之大傩即将开始,天子、皇后及太子亦将现身,并与民同乐。

  大傩为除邪之大典,岁除之时,汉帝刘协要在明堂召见百官,因此自汉帝刘协以下,王、三公、诸侯及九卿等重臣皆冠旒冕,衣(上衣)裳(下裳)玄上纁(音同熏,浅红色)下。

  许都之明堂,位于宫城西侧,同样是由赵旻所修缮。

  至于旒冕,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

  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皆有前无后,各以其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

  郊天地,宗祀,明堂,则冠之。

  一言蔽之,岁除之大典,不仅热闹非凡,而且神圣庄严。

  赵旻却并未去凑这个热闹……

  尽管其人此刻同样戴着七旒青玉珠冕,穿着上半身为黑色、下半身为浅红色的深衣。

  赵旻此刻在张裕的宅邸之中,正虚心向张裕询问,来年远征西域之吉凶。

  显而易见,张裕已经多次夜观星象、占卜此事,是以其人此时,对此问题不假思索、并脱口而出。

  “阿旻,此行你务必信赖班归、朗日二人,此番远征西域,非此二人不可功成也。”

  赵旻闻言,蹙起眉头。

  “大人之意莫非为,西域之康居、大夏、大月氏三国,已对大汉做足防备?”

  张裕颔首。

  “正是如此!徐元直在乌孙国,曾多次打退此三国翻越葱岭而来之师,兼且屡屡以寡敌众,早已使此三国对大汉忌惮不已。”

  尽管赵旻已足够高估张裕的能耐,但在听闻张裕这番话后,赵旻认为自己还是低估了张裕。

  西域都护府之军情,在卫府属于绝密级别。因此非赵旻、卞夫人、董昭、荀攸、刘晔等寥寥数人之外,其他人对西域都护府之情况,一概不知。

  张裕纯靠占卜,便能得到与军情相符之西域实情,可见其人有多逆天!

  但也因此,赵旻对张裕的信心更足,对此番远征西域、大胜中亚三国的信心也更足。

  于是乎,赵旻将自己的姿态摆得更低。

  “大人,此番远征西域,孩儿尚有何事需加倍提防?”

  这一次,张裕略做思索之后,方才开口。

  “阿旻,大宛国有康居国之细作,是以,阿旻在大宛国时,务必混杂于大宛国兵卒之中谨慎行军,以期出其不意、攻康居国于不备。

  阿旻应知,大月氏国力已稍(渐渐)衰微,其属国大夏正值衰弱之时,是以,阿旻一夕奇袭康居国,则此战必胜,否则……此战或将持续半载方可大胜。”

  张裕的意思是,只要赵旻奇袭康居国成功,便可以速战速胜,否则,便将攻坚半年而大胜……

  总之,都是赵旻大胜,区别只在快与慢。

  赵旻暗暗松了口气。

  至此,此战如何打,其人心中已然有数。

  赵旻正待向张裕告辞离去,却骤然听得后者朗声道。

  “阿旻,以老夫观之,今晚或有五星汇聚之异象,阿旻在晚宴之后,不妨至赵府,与令堂、老夫等人一同观赏。”

  张裕所说的“五星汇聚”,并非指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填(同镇)星这金木水火土五星连珠。

  张裕所说的,乃是紫微垣中“北极五星”聚集在二十八宿中,任何一宿之内的5至10度左右天区范围内。

  在紫微垣中,北极五星,分别代表了太子、帝、庶子、后宫、天枢。

  此五星汇聚,预示着海晏河清、四海升平。

  当然了,值此汉末乱世,此异象象征着,天下即将重归于大一统。

  若建安八年的最后一夕、岁除之夜真能出现如此异象,那么……

  对于极度迷信的大汉士、民而言,这将是无比振奋人心的天大吉兆……

  五星汇聚现于星空,当然是天大吉兆。

  以赵旻操纵舆论的能力及手段,向来迷信到颇有些愚昧的孙权,在如此天大吉兆、天下汹涌之群情面前,不瑟瑟发抖才怪!

  而迷信程度虽比孙权弱百倍、但也不能免俗的刘备,也势必将对自己封王之事更有信心。

  由是故,赵旻一统天下之势头,将更加不可阻挡。

  综上所述……

  从不迷信的赵旻,以充满希冀的语气对自家老丈人道。

  “大人,今夜当真可现此吉兆?”

  张裕哑然失笑。

  “阿旻,此乃天意,非老夫可决之也。老夫若当真有此能,何不助你一夕而定天下邪?”

  张裕说得虽迷信,却话糙理不糙。

  老天爷再如何降祥瑞,也还是需要人去努力做事,方可实现理想。

  归根结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作者题外话】:这一章,聊一聊刘备的老婆。

  刘备子嗣不多,妻室却不少。

  子嗣不多是因其颠沛流离、屡遭倾覆。

  以至于男丁存者唯三:后主、梁王、鲁王。

  刘备的情况,其实与刘宋开国皇帝刘寄奴颇为相似。

  所以,刘宋史官裴松之先生,便不敢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生命诚可贵,要且行且珍惜哉!

  由于梁、鲁二王生母无载,故刘备后宫存其姓名者,唯有甘、糜、孙、吴四位夫人。

  甘氏与吴氏被尊为皇后,自有传;

  孙氏与糜氏却不见书载。史家怪之。

  麋夫人不闻与谥,史亦不为立传,何也?--《三国志补义》

  咱们剖析甘、糜、吴三位夫人的幕后故事。

  结合多方材料,大致可推断出:

  甘夫人是曹操为“控制刘备”而赐婚的女眷,故虽为后主之母、而记载甚少。

  糜夫人最晚在建安五年(西历200年)便死于曹操之手,因此失载。

  吴夫人年事已高,全系政治婚姻。

  刘备的老婆,是汉末三国的头号高危职业。

  刘备有枭名,不能久屈,反复无常,是各路诸侯的共识。

  诸将谓(吕)布曰:“备数反覆难养,宜早图之。”--王沈《魏书》

  因此,“刘备背后的女人”也就特别难做。

  如果说当代女性做丈夫的贤内助,代价是“放弃职场”;那汉末女性做刘备的贤内助,代价便是“放弃生命”。

  刘备逃亡时,对久在身边的糟糠之妻,毫无怜悯之情。

  其人每次均与亲信单骑而走。

  有记载可考者,刘备在赤壁之战(208)前,曾连续四次抛妻弃子,轻装亡命。

  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蜀书二先主传》

  (惇)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蜀书二先主传》

  (曹公)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魏书一武帝纪》

  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魏书九曹纯传》

  发展到后期,连诸葛亮也习惯了刘备的节奏,紧随其鬼畜步伐,日行千里。

  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蜀书二先主传》

  刘备的妻室,两次丢给吕布、两次丢给曹操。

  丢给吕布的、被成功救回;

  丢给曹操的、则彻底失去记载。

  罗先生写小说时,为了美化蜀汉君臣的形象,美其名曰“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三十五章 铁蹄踏西域,西亚迎驰驱9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