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伏皇后怨愤,孙尚香临盆4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7:114,290

  这时,门外传来赵常侍的声音。

  “诸公,皇后闻卫府铁骑远征西域凯旋,故令仆前来犒劳慰问。只不知此时诸公是否方便?”

  刚刚在刘协那儿被冷嘲热讽一番的众人,此刻闻得此言,心中登时倍感温暖。

  于是钟繇笑着答道。

  “既是皇后有令,赵常侍快快请进!”

  赵常侍在赶来卫府的这段几百米的路上,便已想通透了自己应该采取的策略,是以其人如今的态度极为端正。

  只见赵常侍笑呵呵地走进门来,恭恭敬敬向卫府众人行礼之后,便唤来自己下属的一众小黄门。

  “你等先将皇后所赐之礼物搬进卫府!然后协助卫府卫士把守门户,闲杂人等如非必要,一律不得入内!”

  伏寿身为赵旻实际上的大老婆,在如此时机、如此场合,绝对不吝于收买自家夫君臣属之人心。

  而刚好,赵常侍也需要提前打探清楚依嘉娜丽的全部情况,以便伏寿抢占先机。

  更何况伏寿所赏之物,本就得自于赵旻之手。

  这两口子左手倒右手本来也无所谓。

  于是乎…

  卫府众人,关键是曹氏、夏侯氏众人,便被伏寿赏赐的…

  琳琅满目的金玉之物晃花了眼。

  这些人心中之震撼,便可想而知。

  在场之人中,伏完、刘艾这知晓内情之人,暗暗赞许伏寿手段高明;

  至于其余不知情之人…

  他们对伏寿如此大方、如此会收买人心更加佩服。

  伏寿如此不吝赏赐,曹氏、夏侯氏众人只会更加支持、拥护皇子,也就是伏寿之子。

  总而言之,在赵常侍搬出伏寿的赏赐之后,卫府众人无不心服口服。

  在这种情况下,赵常侍再想了解西域详情,众人还会有所隐瞒不成?

  尽管依嘉娜丽、张瑾二女,此时已被卞夫人派夏侯尚送到了赵大娘处。

  接下来,便是赵常侍的表演时刻。

  赵常侍笑嘻嘻地向卞夫人等人行礼。

  “诸公当知,皇后因始终顾念卫将军、太子太傅救命之大恩,以及教导皇子之大德,故皇后素来与卫府颇为亲近。

  以是故,此番卫府远征西域之时,皇后曾借天子之传国玉玺,亲自为诸公拟订诸多制书及诏书,然则…

  碍于君臣之名分、男女之大防,皇后终不便直接与卫将军、太子太傅书信往来,故而皇后急欲得知:

  西域诸国而今究竟如何?皇汉是否已在西域重设西域都护府?凉州而今是否已安?益州士人是否已再无生乱之心?再者…

  江东而今情况究竟如何?刘玄德是否已接诏退兵?卫将军、太子太傅何时可班师回朝?”

  听到赵常侍这番话,知情的伏完、刘艾二人心中偷笑不已。

  伏寿碍于君臣、男女不便与赵旻书信往来?

  呵呵!

  伏寿不知西域、凉州、益州及江东详情?

  呵呵!

  这俩老头儿很清楚:

  伏寿实则急欲清楚,那倾国倾城之胡女究竟是何身份!

  所以说,赵常侍是个聪明人。

  其人只字不提依嘉娜丽,却仅问卫府此番出征之事详情。

  与卞夫人一样,伏寿也不是个简单人物。

  伏寿知道卞夫人与赵旻的奸情,卞夫人却丝毫不知伏寿与赵旻之间的苟且,卞夫人只知道一点:

  伏寿是卫府这一边的。

  所以…

  卞夫人对赵常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夏侯惇、曹洪、夏侯渊等人还不断对卞夫人之言加以补充。

  如是般,在不露痕迹之中,赵常侍便了解到:

  卫府是如何征服的西域诸国,依嘉娜丽究竟是什么身份,乌孙国主对大汉的态度怎样,以及西域都护府如今是什么情况。

  凉州、益州如今情况又是什么样子…如是等等。

  赵常侍很欣慰。这下子,伏寿再也不能说“一问三不知、要他何用”了。

  但出于谨慎、求生考虑,赵常侍仍追问道。

  “如此说来,乌孙国而今已为大汉之藩国?”

  曹洪含笑抱拳。

  “正是!乌孙国主阿不满金不但已将其女、依嘉娜丽公主许与某主为妾,兼且元直、公威等人亦已驻兵于亦列水河谷,并在该地兴建工坊。

  然则…关于以上诸事,还望大长秋禀明皇后,皇后知其详情即可,却不必转告于今上。”

  曹洪点到即止,并未将刘协的冷嘲热讽言明。

  在曹洪看来,大汉皇后与天子本为一体,己方言多必失。

  赵常侍同样深明此理。

  尽管其人清楚,自家皇后主子实则与卫将军才是一体。

  心细如发的赵常侍,同样没有忘记最后一个问题。

  “然则…此事事关西域之稳定,故仆不得不问…敢问诸公,卫将军与乌孙国公主感情如何?是否会引发乌孙国王对此不满?”

  伏完、刘艾二人,好险没笑出声来。

  显而易见,这恐怕才是伏寿最关心的问题。

  曹洪不疑有他,其人微微一笑道。

  “还请大长秋禀明皇后,卫将军甚是宠爱乌孙国公主,故而皇后完全不必担心乌孙国王会不满。”

  至此,赵常侍已得到所有伏寿想要知道的答案。

  然而…

  赵常侍心道:卫将军啊卫将军,待你凯旋之时,休要怪仆告密…仆亦仅为自保耳!

  时间回到一个时辰之前…

  当夏侯尚带依嘉娜丽、张瑾二女赶往赵府时,依嘉娜丽终于可以稍微见识一番许都的繁华。

  在随曹氏、夏侯氏诸猛将赶到宫城的途中,依嘉娜丽只是走马观花一般,匆匆浏览了一番许都。

  直至此刻,跟随夏侯尚缓缓行于许都内城街上,依嘉娜丽才得以近距离、仔细观察许都的盛世烟火气。

  错落有致的屋舍、井然有序的市集、双目有神的士民…

  相比于姑臧城的粗犷、大散关的雄浑、成都城的精致,无所不包的许都似乎蕴含了大汉四百年的文化积淀。

  仿佛是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将大汉的精气神进行了浓缩后,再分装入这座方圆十里的大汉国都之中。

  是以,一时间,默默感受着许都这繁华气象的依嘉娜丽,竟有些痴了。

  张瑾芳心中的震撼,丝毫不比依嘉娜丽少。

  二女正震撼之时…

  从一座恢宏的府邸正门处,冷不丁传来一个如旷谷百灵般的婉转声音。

  “伯仁(夏侯尚字伯仁)何以在此?卫将军已凯旋?”

  夏侯尚的声音随之传来。

  “某见过桥夫人。桥夫人有所不知,某等先主公一步而返,主公应已在归途。”

  依嘉娜丽回眸望去,只见一名宛若北山(即天山)雪莲般的清丽女子,正与一名如北山红花般的艳丽女子联袂走来。

  这二女一高洁如雪、一热情似火,身材虽远不及西域、凉州女子高挑,却别具一番风情及灵韵,纵使颜值高如依嘉娜丽,也不由得对此二女大生仰慕之情。

  这时,夏侯尚向依嘉娜丽、张瑾介绍起二女…

  这二女,当然就是大乔与小乔。

  夏侯尚虽不认识小乔,但聪慧如其人,多少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大乔、小乔,对充满异域风情的依嘉娜丽、纯欲气质完美结合的张瑾充满好奇。

  这时,夏侯尚向依嘉娜丽、张瑾特别强调。

  “恰德夫人、张夫人,大桥夫人乃主公爱妾、小桥夫人乃主公推崇备至之江东公瑾将军爱妾。”

  依嘉娜丽、张瑾登时对二女肃然起敬。

  待夏侯尚向大乔、小乔介绍完毕依嘉娜丽、张瑾之后,大乔小乔二女便亲热地各自挽起依嘉娜丽、张瑾的柔荑。

  大乔向夏侯尚微微一笑。

  “赵府便在左近,伯仁不必再继续护送。”

  随即,大乔复又向依嘉娜丽、张瑾柔柔一笑。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东汉皇室寿数不长,多壮年暴崩。

  自光武帝(62岁)、明帝(47岁)以降,罕有活过35岁者。

  这便导致东汉一朝有三多:

  外戚多、权宦多、女主多。

  其中窦太后、邓太后、梁太后、阎太后均声名在外。

  尤以窦后和邓后,牝鸡司晨、操持权柄为甚!

  那简直是宣后不死、吕主复生。

  邓太后掌权时,敢把大臣杜根当廷杖死(佯死),直到伤口生蛆方才拖出掩埋。

  其原因仅因杜根劝太后归政皇帝。

  (杜)根以安帝年长,宜亲政事,乃与同时郎上书直谏。

  太后大怒,收执根等,令盛以缣囊,于殿上扑杀之。使人检视,根遂诈死。

  三日,目中生蛆。--《后汉书卷五十七》

  何皇后亦如是。

  女主当国有个弊端,不能与正常男性走得太近。

  尤其东汉皇室短寿,孀居太后因早婚缘故,通常正值妙龄。

  若士大夫随意出入宫禁,一来二去难免“大阴人”嫪毐故事。

  故女主秉政,多委用阉宦。以绝人之毁谤。

  邓后以女主临政,而万机殷远,朝臣国议,无由参断帷幄,称制下令,不出房闱之间,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后汉书卷七十八》

  灵帝卒年三十三岁,何皇后一如前辈女主,青年孀居。

  其倾心阉党,甚至不惜与亲兄决裂,理由显而易见。

  何皇后就是《冰火之歌》中的小玫瑰:

  I don’t want to be a queen,I want to be the queen.

  “我不想只做一个皇后,我想做的,是女皇。”

  如是而已。

  混圈子的基础,就是双方都有掀桌子的能力、和不掀桌子的修养。但有人就是为“掀桌子”而来的。

  何进的立场有些尴尬。

  血统上说、何进是何皇后亲兄(同父异母);政治立场上说,何进(清流党)是何皇后(阉党)死敌。

  从政治立场上看,何进无疑需要除掉何后;但从血缘关系上看,何进又不能把事情做绝;因为那不仅是自己亲妹,也是皇帝外甥亲妈。

  所以何进才想到要招募外镇枭雄董卓、丁原等人上洛,以壮声势,逼何皇后交权,完成一次兵不血刃的政变。

  灵帝崩,(丁)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为执金吾。--《后汉书卷七十二》

  及(灵)帝崩,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诛阉宦,而太后不许,乃私呼(董)卓将兵入朝,以胁太后。--《后汉书卷七十二》

  何进性格优柔,希望来一次不流血的“革命”。

  何皇后喜爱幻想,沉醉于利用阉党、垂帘听政的迷梦。

  董卓则比较直心肠,希望来一次“流血千里”的大清洗,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何氏兄妹想在牌桌上按规矩来,在荷官(士大夫)监视下,最多出一些老千。

  董卓则不然,他根本没带筹码,裤袋空空,腰里却别了把二尺来长的砍刀。

  你扯大把的规矩、甚至妄想用金晨做荷官以期望董卓被美色所惑都没用。

  因为人家董卓都是来掫桌子的!

  在何氏兄妹与董卓三家之外,其实还有一家,他在十常侍之乱到董卓上洛前的极短时间内,也在策划着夺权。

  这就是袁氏兄弟。

  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袁氏兄弟即袁绍、袁术。这哥俩势同水火,不能相容。但在夺权野心上,却不谋而合。

  汝南袁氏四世五公,名震天下。袁氏兄弟除了与贵族青年们交游往来,品评人物,也颇交结“游侠”,即非官方武装团体。

  袁绍好侠。青年时便在洛阳公开豢养职业杀手。规模之大,甚至惊动了中常侍赵忠。

  中常侍赵忠谓诸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英雄记》

  注意:这个赵常侍当然不是本书中伏寿的大长秋赵慎,而是中常侍赵忠,与张让并为灵帝朝权宦的赵忠。

  灵帝呼让为父,呼忠为母。

  此事见《后汉书宦者列传》。

  袁术亦有侠名,交结巨寇。

  从袁术成年后的人生轨迹及往来对象(黄巾、白波、黑山、南匈奴)亦颇多痕迹可寻。

  袁术字公路,司空逢子,绍之从弟也。以侠气闻。--《魏书六》

  何进谋诛阉宦,袁绍表面支持,却按兵未动。按袁绍当时以“司隶校尉”兼“中军校尉”(西园职)来看,其麾下有固定典兵。

  何进暴死,袁绍做了什么?

  袁绍的第一个反应并非为故主报仇,而是杀阉党所立的司隶校尉许相。

  因为袁绍当时的官职即司隶校尉。

  绍既斩宦者所署司隶校尉许相。--《魏书六》

  同时袁绍坐视何进部将吴匡,杀何进弟、车骑将军何苗。

  其后车骑将军何苗,与兄大将军进部兵还相猜疑,对相攻击,战于阙下。苗死兵败。--《后汉书五行志》

  司隶校尉袁绍诛灭中官,大将军部曲将吴匡攻杀车骑将军何苗,死者数千人。--《后汉书天文志》

  二袁坐观成败,二何并死,阉党所置要职亦被袁绍所杀。

  袁术猛攻宫城,甚至纵火焚南门,欲劫夺天子。

  术将虎贲烧南宫嘉德殿青琐门。--《魏书六》

  袁氏兄弟到底想做啥,不言而喻!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继续阅读:第一百六十一章 伏皇后怨愤,孙尚香临盆5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末雄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