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院试舞弊风云
木仁2023-03-29 10:074,188

  邺城的春天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不少灾民都被重新分到了田地,还有一些也在城里找到了生计。

  邺城知府裴瑜在任最后的日子里,表现的兢兢业业,自知不足的地方,甚至还将叶苏木请了过来,一起商量,让叶苏木有些受宠若惊。

  叶苏木和项达也有书信往来,他向这位远在南疆的将军说明情况后,项达示意他放宽心,无论谁抬举他,都不要得意忘形,登高易跌重,以后要多加小心。

  叶苏木不置可否,我现在连个秀才都不是,怎么就得意忘形了,还登高?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对于叶苏木来说,邺城春天最重要的,就是院试。

  这天,一辆官车缓缓进入了邺城。有人从马车样式就能判断官衔,看出这里面坐的应该是个九品芝麻官。

  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知府大人拖着老弱的身躯来城门口迎接,恭敬地将对方接进城中。

  此时此刻,云苓正在和父亲云龙生在城门口忙着清点货物,见此情景,她天真地问道:“父亲,这车里坐的肯定是大官吧?”

  云龙生也算是见过世面:“官职不大,但车上是国子监的标志,想必是哪位国子监助教。”

  “国子监助教?”云苓不太懂:“那知府大人应该比他厉害呀,为什么却好像耗子遇见猫?”

  “知府大人年轻时参加科举,到举人就再也考不上去了,”云龙生说道:“能进国子监的,起码都是进士出身,当然看不起区区举人的知府。”

  “所以说啊,鄙视链无处不在,科举界尤甚,叶先生自求多福吧。”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院试如期举行。国子监这一年的工作排的也很满,为了保证公平公正,他们去什么地方,都是通过抽签决定的,这样就避免了提前用钱买功名的现象。

  要命的是,有助教抽到的签路途遥远,不得不加快赶路。二月初二院试,五月初五是京城的会试春闱,要回去,八月初八又是各省的乡试秋闱,还得赶路。

  等秋闱结束,就要报业绩做年审,这一年的路途才正式结束。

  参加院试的考生,须得是有当地大儒举荐证明的童生。叶苏木自幼自己读书,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好在项达帮其弄了一份证明,也算是他帮助抗旱救灾的谢礼。

  二月二当天,云龙生等人亲自带着孩子到考场附近,一是让孩子们开开眼界,二是帮叶苏木捧场。

  云龙生上前拱手说道:“祝叶兄旗开得胜,叶兄放心,我府上已经备好了酒席,猪蹄猪头肉都已经切好,等叶兄下考场,我们就一醉方休。”

  叶苏木笑着答应,北方有过二月二吃猪蹄猪头肉的习俗,他刚好没钱买肉,去蹭吃蹭喝也是极好的。院试只有一天,考完了喝酒解乏,妙哉。

  郑凤虎倒是更关注考场外的动静:“那二狗子和裴贯众也来了,这两个人可读过一天书?真是老天不开眼!”

  二狗子自然是荀大海,裴贯众是知府大人裴瑜的儿子,他们并称邺城二少。

  不同的是,荀大海性格放浪,恶名远扬,裴贯众却喜欢低调行事。比如年前卖粮,他就半点没有参与。

  “虽然有国子监前来监督,但毕竟只一人而已,知府和荀家想要花钱买通此人还是容易的。”云龙生看向叶苏木说:“而且院试监考宽松,我怀疑这位国子监助教有漏题了。”

  叶苏摆摆手说道:“能公正批卷就行。院试不过是科举的一道门槛罢了,考的也是四书五经,以及对一些名著的批注。我若是连他们都没比过去,将来就别做什么父母官了。”

  时辰差不多,叶苏木对众人拱手,跟随本城考生进入考场。邺城不大不小,人口起码几十万。

  但能参加院试的一届童生,总共不过二三百个,这里还有不少考了一辈子就想中个秀才的老翁,可见当下楚国读书人的珍贵。

  如叶苏木所料,院试的试卷对他来说十分简单。之前参加科考,他都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本次院试,叶苏木知道机会来之不易,答完后阅卷也很认真,最终恭恭敬敬地将卷子递给了主考官。

  考场上坐主位的,是当朝国子监助教,位居九品,年龄不大,但面带一种阴柔之色。叶苏木交卷的时候,这位助教先是扫了一眼名字,然后沉声问道:“你就是叶苏木?”

  叶苏木一愣,听这位大人的意思,他听说过自己?叶苏木不敢无礼,拱手答道:“回大人,正是在下。”

  助教皱了皱眉头:“答题时间不算快,可是对卷宗上的名著典籍生疏?”

  叶苏木连连摇头:“因为大人亲临考场,机会难得,晚辈不敢疏忽,前后检查三遍无误,方敢交卷。”

  国子监助教姓林,名辰砂。来邺城之前,曾经有人向他提起过叶苏木这个名字。

  那人是国子监博士,享正五品,是京城里执掌文书的人中,不大不小一个人物。据他所说,上面有个大官,对叶苏木很是关注。

  然而,关注归关注,放其舞弊是不可能的。林辰砂猜测,叶苏木应该是京城某大人物一个私生子,但不想相认。

  若他能凭借自己能力鲤鱼跃龙门,那大官兴许会提拔相认,为自己培养人脉,若是不能,根本就不可能有父子相认的机会。

  见叶苏木还在行礼,林辰砂挥了挥手说道:“回家等候成绩吧,若是此番能中秀才,你再来与我说话。”

  “是。”

  叶苏木心中奇怪,他出身寒门,父母皆是务农人员,省吃俭用供他念书。

  十四岁那年,父母坐船去卖粮,死在了长江之上,从此他便成了孤儿。好在叶苏木在外地还有一个叔父,勉强接济了他的生活。

  十八岁之后,叔父再无音信,叶苏木独自一人用各种手段谋生,他三次科考不中,但仍然不灰心,终于在大灾之年等到了一个表现的机会,遇见发粮官项达。

  如今,他终于在改革后的院试小试牛刀,结果如何,就各安天命了。

  荀大海早就出了考场,他远远看见叶苏木出来,上前叫嚣说:“姓叶的,你就别费心思了,我爹早就买通了国子监,你必然过不了,而今日之后,我就是秀才了。”

  “大少爷,你可认得全字?”叶苏木冷笑道:“大楚国正是因为有你这种,明明做了坏事错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人,才会出现饥荒祸乱,百姓不得安生。”

  荀大海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但他整日吃香喝辣,日子过得舒坦,自然看不起叶苏木这种连肉都吃不上的家伙。

  说白了,任你骂出花来,我们的差距摆在那里,能将我骂破产不成?

  所以荀大海笑道:“你看不起我又如何?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妄读了这么多书。”

  “能不能考中秀才,不是你说了算。”叶苏木面对荀大海,连拱手都免了,回头一甩青衫:“大好江山,走着瞧。”

  虽然一城只有几百张试卷,但因为阅卷者少,国子监来的助教又要一一批审,带着京城的颜面保持公平公正,所以拖到二月初十,才正式放榜。

  放榜当日,叶苏木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往榜单前面挤,比叶苏木本人还要积极。

  结果是让人瞠目结舌,甚至可以用震惊来形容。

  胜券在握的荀大海,名落孙山。据说荀大海去找国子监理论,但被荀云拦了回来。

  花钱买秀才,本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就算闹到了京城,也会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不过那林辰砂拿钱不办事,算是和荀家结下了梁子。

  院试的头名叫做“案首”,今年的案首,正是之前不显山不显水,没人记得他会读书的裴贯众。

  论财力,荀家比裴家强,论后台,荀家也比裴家硬,如果林辰砂没有给荀大海走后门,也绝对不会给裴贯众走后门。

  叶苏木苦读十年,终于是榜上有名,紧随裴贯众之后,院试排名第二。

  他看完榜后,心中一块石头落下,仰头看天,眼含泪水,小声嘟囔一句:“爹,娘,我中了。”

  荀大海“呸”了一声,恶狠狠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家养的秀才多得是,连进士都有!”

  叶苏木擦了擦眼睛,对于荀大海的言论哭笑不得。

  “叶公子寒窗苦读十年,如今拨云见日,真是可喜可贺。”一个人走过来,双手抱拳说道:“以后秋闱时还应该互相照顾。”

  叶苏木眯了眯眼睛,此人是前几日与自己对簿公堂的尹文竹。他左右看了看,问说:“荀家现在将我视为眼中刺,肉中刺,你和我来搭话,不怕荀家怪罪吗?”

  尹文竹笑着说道:“我现在是无事一身轻,已经退出了荀府,准备今年秋闱了。”

  叶苏木对此人的印象有些改观,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文竹兄,你可认识知府大人之子裴贯众?”

  “看来叶公子对案首之事有所疑惑。”尹文竹会意的说道:“我与裴公子吃过几次便饭,彼时此人确实没读过几天书。但他天资聪颖,埋头苦读至高位,也不是不可能。”

  二人正聊着闲话,一群孩子吵闹着跑了过来,侯空青推着郑寒水气喘吁吁:“先生,先生,我们”

  叶苏木与尹文竹都觉得好笑,说道:“你慢慢说,不着急。”

  陆川柏年龄最大,抢先说道:“先生,我们觉得裴贯众以权谋私,科考舞弊,打算上报给国子监来的大人。”

  叶苏木苦笑说:“你们有什么证据?”

  “先生苦读了这么多年书,才落得个第二名,但那裴贯众,年前连数术都不懂!”

  陆川柏说道:“去年夏天,先生留了作业,我不知如何解答,于是去请教裴贯众,他看了半天也说不出答案。”

  叶苏木宽慰众学生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何况是半年之前的事情了。”

  “先生,你就是怕了。”陆川柏上来了脾气:“先生放心,我们自己去找国子监说理,绝不连累你。”

  叶苏木哭笑不得,只好先稳住孩子们。他转头对尹文竹低语几句:“文竹兄,你帮我去与裴公子传几句话,你就这么说”

  放榜这天,中秀才者皆大欢喜,没有中榜者只能暗暗咬牙,下次努力。好在院试一年一次,还有机会。

  学舍今天没有休假,照常上课,叶苏木却没拿课本,他对孩子们说,会找裴贯众要一个说法,所以静等人来。

  过了午时,裴贯众如期而至,身后跟着尹文竹。算上叶苏木,三个秀才共处一室,学舍可谓迎来开门后最兴隆的一天。

  裴贯众坐下后没有闲着,而是一本本审批着学生们的作业。

  不一会儿,学生的家长们也陆续到来,且自备椅子,挨着自家学生坐下。

  最后,门外一声吆喝,原来是国子监林辰砂到了,他也被叶苏木邀请了过来。

  待众人落定之后,主持这次大会的叶苏木清嗓子开场:“感谢诸位捧学舍的场。将大家招来,主要是为了质疑裴贯众院试舞弊一事,请你们做个见证。”

  叶苏木语出惊人,云龙生等人为其捏了一把冷汗。且不提裴贯众家大业大,国子监林辰砂也坐在旁边,叶苏木此言,属于公然打了二人的脸。

  不过裴贯众与林辰砂倒是一脸无所谓,悉听尊便的样子。

  叶苏木提起陆川柏:“既然是质疑,那我这个榜单第二名可谓是最有资格,毕竟与裴贯众有夺案首之仇,不能不报。裴公子,你能保证今日之事今日毕,出了学舍绝不报复任何人吗?”

  裴贯众长相青涩,一双大眼睛颇有神韵,听此言点点头说:“我以我的家世保证,绝不借父亲官威报复他人。”

  “好,那我这个原告可要好好质疑一下。”叶苏木说道:“去年夏天,我的学生陆川柏是否向你请教过数术之题目。”

  裴贯众苦笑一声:“没错,说来惭愧,那时我胸中无半点文墨,连题目都没读懂,更别说作答了。”

  叶苏木将自己设定为原告,没有让陆川柏直接问,是怕陆川柏的父母回家睡不好觉。毕竟对方是知府大人的儿子,旁边还有一个国子监。推一个小孩子出去影响不好。

  叶苏木点点头,一拍惊堂木:“好,那你倒是解释一下,半年前你胸中尚无文墨,半年后怎么就能考上榜首,其中是否有猫腻?”

继续阅读:第十章 抓当翻译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寒门龙仕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