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1 未知
功夫包子2023-10-09 14:394,929

  林雨萌跟着施英走出去的过程中,一言不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和施英提起这件事。空客二十年前升级燃烧室监控模块的事情是她和同事聊天听到的。现在她双手空空没有依据,只是一个联想而已。

  “英姐。”她叫住施英,“我想去趟公司。”

  施英愣住,停下脚步:“怎么了?”

  林雨萌支吾着说不出口。她不是这么不果断的人,平时和施英说话,除非涉及情感问题,不然不会这样。

  施英在心里盘了一下自己徒弟的班:“晓扬今天休息。”

  “我知道。他把班表发我了。”林雨萌回答,“不是他。我就是有点工作上的事儿。”

  林雨萌不善撒谎,如今在蓝天白云下躲避着施英的目光中的疑问。施英倒是很直白,示意林雨萌继续往车边走,问她:“不能说?”

  “也不是。”林雨萌叹气,“我现在还没依据,得回公司查查资料。”

  施英了然,眼神警觉起来,等着林雨萌坐上副驾驶,自己也坐进车里之后,用手机导航到了机场,打算把林雨萌送到安航。

  “你是不是刚才听完我说6786的航电问题,有什么想法。”

  林雨萌只能点头。

  “那这有什么不能跟我——哦。”

  施英反应过来,林雨萌的想法应该是和1885有关。

  专家组里不少人提过,6786的摔法和1885有些地方太像,说不定背后是同一个故障。可是这么多年,这么多国家,怎么偏偏国内连着摔了两架飞机。如果都是航电问题,那那些东南亚航司、韩国航司,早应该出事了,不可能完全查不到痕迹。除非就是,国内的某些工作方式或者机载设备配备,和航电问题共同造成了飞机事故。

  “英姐,你参与调查的时候就没有想过1885可能和这次一样吗?”

  “想过。”施英回答。

  “那你……”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很在意。”施英说,“但我顾不上。”

  她的工作是去调查6786,她发现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多余思考自己的私人问题。她没有足够的依据和知识背景,不敢说自己面对6786联想到1885到底是个人情感原因还是两个事故真的像。专家组应该很多人也是一样的想法。事故调查的早期忌讳这么轻易下论断,还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跟着事实和证据走。

  1885深埋水下二十年。先把眼前的问题搞明白,才是更重要的。

  确信怀疑,纠结放下,牢记遗忘,这些过程在她心中拉锯十几年,来来往往反反复复。她当然很在意,不然不会对林雨萌的反应如此敏感。专家组开会的时候,她每次都很想提出来1885的相似性,可她要对6786上的乘客和亲友负责,她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她只能克制。

  施英深呼吸:“我们毕竟是6786事故调查组,不是1885事故调查组。”

  林雨萌点了点头。她是波音型号的机务工程师,不是空客型号的。所以她想,自己能想到的,专家组的人一定更能想到。

  “我觉得,我能想到的话,专家组那些人应该早就想到了。”林雨萌告诉施英,“要么就是他们已经查过了,找到了依据证明1885和航电模块关系不大。要么就是他们早就心里清楚6786和1885有联系……”

  “……但是1885留下来的东西太少,从6786入手就是最有效的调查方式。”

  林雨萌点头:“对。你方便问问他们吗?”

  “专家组人太多,不好问。我也很怕干扰他们工作思路。”

  “那我们现在就去证实一下。”林雨萌拿出手机,给杨晓扬发微信摇人,“英姐,我不管他们怎么想。我又不在专家组里。对我来说——对我和晓扬来说——你的事儿最重要。”

  

  安航在袁川放的机队一共有二十五架,其中十五架是空客,十架是波音。十五架空客之中有两架330。两架330今天都在外边飞,330的机务工程师休息。但他们跟林雨萌说,所有资料都在讲评室。讲评室左右各贴墙放了两排柜子,一排是空客的手册,一排是波音的。具体工作现在用的是电子手册包,纸质手册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林雨萌从空客那一柜,找到了330那一排,把手册的航电部分搬出来,放在桌子上。厚重的手册扬起来一片尘土,在窗户透进来的明亮阳光下飘荡。林雨萌拍了拍手上的土,掏出来手机接杨晓扬的微信电话。

  “你到了是吧。好。那你到了之后门口等一下,我去接你进来。”

  电话挂掉之后,林雨萌又从手册柜子里拿出来修订记录和一版2001年的手册,也不顾脏,用手臂兜在怀里。

  “英姐,你抱上那些跟我走。我们去隔壁小房间看。”

  施英点点头,跟上她走。

  隔壁小房间是个女更衣室,看起来平时作休息室使用了。桌面上放着洗脸盆,和一个小毛巾架。林雨萌把手册放在地上,桌子腾空之后,又把手册搬到桌子上,然后把桌子拉到房间中央。之后她拉了两三把椅子放在桌子周围。搞完这些之后,林雨萌头上已经有点薄汗。她又忙着去接杨晓扬,所以风风火火地走了。

  房间一空,一静,施英反而有点发懵。

  她向来是对环境很敏感的人。虽说人已经比较成熟,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但其实她一直都很“认生”。对这种完全的陌生环境,她往往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

  施英观察周围,看得出来其中一些东西是林雨萌的。包括一个贴着林雨萌名字标签的充电器,她还见林雨萌用过。这房间很小,不过十个平方,放了两张一米的床之后,已经非常局促。桌子不大,刚刚够摆下两摞手册。旧版手册还是黑色皮质封面,金色印字已经灰暗,一看就很有年头。施英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坐下,拿起新版的航电手册部分,翻了翻,发现自己也就最多能看懂大概内容。

  航电方面,也许杨晓扬比她还更懂一些。

  林雨萌和杨晓扬也是挺神奇的一对。其实如果杨晓扬不是个靠谱的人,林雨萌是会吃亏的。不过施英转念一想,2074的功勋副驾是在关键时刻关键选择中经历过考验的人。晓扬已经选过了,他确实会在困难之中选择责任。

  选择使命。

  “使命”这个词,她爸小时候用过几次。其实很多老机长,因为多少都有点部队背景,所以对待飞行的态度,和现在的年轻驾驶员并不尽相同。简言之,可能就是后者看作职责的事情,前者会看作是使命。

  说来很奇怪,杨晓扬是个在工作上有点老派的人。

  休息室的门打开,林雨萌牵着杨晓扬的手把人领进来。杨晓扬看着桌子上的手册,看看林雨萌,又和施英打了个招呼:“英姐。”

  施英点点头。

  杨晓扬一米八几的个子再填到这个房间里,房间就有点挤了。他因为林雨萌的两条微信从床上爬起来换衣服开车从市里到机场,其实根本没太弄明白林雨萌要干啥。他只知道是和施英有关系的事情,要帮着一起对资料。

  “让我干什么?”杨晓扬和林雨萌说话很直接,“查什么东西?”

  “手册啊。”林雨萌指了指桌子上的东西,“我觉得6786和1885有点相似。我想给英姐一个确切的依据。”

  杨晓扬正色起来:“怎么证明。”

  施英叹了口气。

  “比较复杂。简单说的话就是看看明面上能不能查到关联性。如果我们都能找到依据,那我就基本能确定专家组已经知道了。”

  “不能直接问吗?”杨晓扬疑惑。

  施英摇了摇头:“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情,干扰专家组在6786事故上的判断。除非我有足够的依据去提……”

  “才好去问。”杨晓扬点了点头,“明白了。”

  “而且专家组要调查的是6786。1885已经没有人查了。我们要翻出来,总得慎重一些。”林雨萌冲杨晓扬补充,语气中有很重的要求意味,“我不管他们干什么。我要帮英姐找答案。”

  而他是她男朋友,就算不考虑他和施英的关系,这件事情杨晓扬也要参与进来。

  杨晓扬点了点头,没有任何异议。

  施英看着他们两个人的样子,突然心生羡慕。连旭他俩已经两天连句话都没说过了,而他们甚至不会注意到这件事。各自忙着各自的,都在工作一线,都是最辛苦的时候。施英不会对连旭提这样的要求,即使她知道连旭一定会想要参与。他们虽说在一起了,却都深知关系和承诺是多么沉重的东西。连旭只会默默地做,施英则压根不想给彼此增添任何负担。

  像这样把情感当作筹码来押赌,是年轻人的爱好。

  施英心态太老成,没经历过这种时候。不过她也知道羡慕。33岁并不老,却也确实不像25的时候那样待人处事了。25岁的时候施英也觉得未来都是自己的,她要做到的事情很多,十页纸都写不下。她要找到1885的真相,要做优秀的管制员,要解开困扰自己人生的谜团,要跨越那些痛苦。后来慢慢地她就不想未来了,她越来越明白人的力量的渺小,越来越能通感她爸生命最后时刻的那种无奈和无力,她只想把路走完,甚至都不太在乎是哪一条路。

  就眼前的路,能走完就是胜利。走得多比想得多更重要。

  “好了。来都来了。尽快开始吧。”施英拍了拍两摞手册,问林雨萌,“怎么看,你来安排?”

  林雨萌想了一下,三下五除二把两摞手册分到了施英和杨晓扬的手里。“对比新旧手册的不同,”她说,“不同的地方拿给我看。就这么简单。”

  

  罗罗自2000年推出最新的宽体机发动机型号之后,空客也根据新的发动机型号对330和340进行了改装,新型号被称为A330-neo和A340-neo,是“new engine option”的简写。如今仍旧在执勤期的所有330,其实都已经是330-neo。罗罗这款千禧年新发,相较于原来的几代发动机,最大的提升就是燃烧室温度。新发燃烧室的热点温度在2300K以上,也就是两千多摄氏度。这个温度已经超过原始B型热电偶的测温范围。因此,罗罗给新一代发动机引入了全新的测温体系,名字很高级,叫蓝宝石黑体空腔光纤传感器。

  “这就是区别。”林雨萌蹲在地上,对着摊在面前的两本手册说了一堆话,结果施英和杨晓扬都听不懂,“罗罗的维修手册上,2001年的版本,如果测温系统坏了,机务是可以更换热电偶的。但是现在的版本很麻烦,要把整个测温模块拆除,返场修理或者整模块更换。应该就是因为新型传感器造价太贵,技术上还有垄断,要保密。”

  “听不懂。”杨晓扬摇头。

  他看着林雨萌,眉头微微皱起,神情里透露出自己的头疼。可是这种头蒙的表情之下,杨晓扬的眼神始终显得耐心和敬佩。施英能跟上林雨萌的逻辑,但当然也跟不上林雨萌的知识。

  可是导致航电系统故障的是FMC数据溢出,并不是什么测温系统。

  “这和FMC数据溢出有什么关系?”她问林雨萌。

  林雨萌有点着急:“330从八几年就开始飞,从来没有说什么数据溢出过!这个光纤传感器,其他发动机上没用过,只有罗罗这么用啊!二十年前更新了这么个模块,然后就摔了一架飞机。二十年后再摔一架同型号的……”

  林雨萌急得在屋里转圈:“我,我……”

  “你别着急,你别着急。”杨晓扬牵住她的手,把她硬是扽得停住了。

  “我知道你们听不懂,所以我特别着急。”林雨萌求助地看向杨晓扬,在那双耐心敬佩的眼睛中平静了下来,“捋一下,是这样——现在用这种蓝宝石黑体传感器的发动机,很少,只有罗罗千禧年的两三款。我在波音上修到过,这种测温模块特别稳定,基本不会坏。可是我,我的那种修东西的直觉,让我觉得这种材料和技术的性能、形变、甚至晶体结构变化,太复杂了,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出问题。不像热电偶,就是一个电偶丝,人类对这种材料很熟悉,所以它虽然经常坏,但它很安全。”

  林雨萌听了几秒,思考。

  “这样,如果我们有1885当年的发动机维修记录,我们就可以看看它——我师父!我应该找我师父。”

  谭准是最有可能有当年维修记录的人。而且谭准是1885的经手人之一,他有空客和波音两个机型的执照,他很熟悉罗罗的发动机。虽然林雨萌一直不愿意再去逼迫谭准,可是她觉得是时候去找谭准一趟。

  林雨萌掏出来手机,要给谭准打电话。

  “英姐,你就直接告诉我师父吧,你把你的身世跟他说了,他会松口的。我们只要不说数据来源,他就不算违背当时和华南航签的保密协议。”

  施英按住了林雨萌的手,心中恍然大悟。

  “他和华南航签过保密协议?”

  “对啊。”林雨萌答得理所应当,“不然华南航为什么放他走?他离开华南航也不能再修空客了,所以转了机型。他跟我们提过一次,赔得特别多。”

  “别打了。别打扰他了。”施英觉得心里酸痛,闷得慌,“你要的数据我有。你师父全部发给我了。”

  林雨萌震惊地说不出来话。她脑子里千百个问号,从谭准竟然会违反协议,到施英拿到这些数据竟然没有来找她。还有,施英是早就告诉谭准自己的身世了吗?她一直没有把这些数据拿给别人看,应该就是保护谭准。可她竟然不知道师父签过保密协议?那师父不怕她把数据公布吗?

  这中间,哪怕任何一个人有丝毫的一念之差……

  也不是。林雨萌明白过来。师父交出数据的时候,做的就是数据被公布、自己承担巨额赔偿的后果。施英不把数据公开,就是选择了对过去闭一只眼,而去保护现在的人。施英想保护的人里应该也包括了林雨萌自己。

  甚至可能还包括杨晓扬和她的关系。

  林雨萌看了看杨晓扬,轻轻握紧了他的手,轻轻问施英:“数据在哪?”

  “在我电脑上,我家。”施英看向窗外,天已经黑了,“我可以现在开车去取过来。”

  林雨萌摇了摇头:“我们直接过去看。不能在公司看。这些数据应该是我师父从华南航……偷出来的。”

  被人保护的人也会想要保护别人,这本身也是人性。他们干民航的,会对风险和隐患有本能的敏感。所以他们如履薄冰地绕过这些危机,互相扶持着才能走到今天。

  

继续阅读:Chapter 62 竹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幺两幺五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