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1 十八米
功夫包子2023-03-17 08:264,996

  袁川到了初夏,雨水比较多。经常到了下午哗得下一场,然后傍晚就凉快了。晚上会有点冷,但后半夜又转闷热。白天晒一天之后,再是一场夏季热雷暴。就这样循环往复,到了七月份之后,天就回稳定地高温,雨水也少了,空气静止不动,整个城市像被放在一座巨大的电磁炉上。袁川人出门习惯带伞,也正是因为每年初夏的天气特性。

  机场公安的大楼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墙壁虽然厚,却没有保温层。房间里的空调机带着某种喘振感运行着。到了下午,天开始阴,很快就电闪雷鸣地下雨。

  前几天都是小雨,今天憋了一场大的。

  申小深仍在脑子里谴责自己当时为何没有做好注意力分配,没有做好身份转换。他的手有些抖,放在自己那个纸杯的沿壁上,因为觉得自己露了怯,于是又收到桌子下。连旭静静地等着。王警官有些无聊,检查了一下录音录像设备,都没问题。

  “我想给后边三架起飞调个顺序。”申小深开头。

  他稍等了几秒钟,发现连旭没有打算问他任何问题,就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

  “因为当时比较忙,间隔紧,我如果这几架的时间赶不上,后边会更被动。所以我就想在这三四个间隔里把这三架起飞放走。想多了之后,当时就觉得必须放走。哎,我也……”申小深很懊恼,叹了口气,“那时候不知道怎么了。”

  “嗯。”连旭应了一声,想了想之后补充了一句,“没事,我们慢慢捋。”

  “好,我先按时间顺序往下说。”申小深回忆当时的经历,“副调管制员的电话打了很长时间,我觉得得有一分多钟。因为第一个落地间隔浪费了,我就有点烦躁。所以卢森堡联系我的时候,我一看正好穿跑道间隔是够的,因为东航还没有滑到等待点,所以就直接发指令让他穿了。这架飞机的动态我一直都知道,一直都记得。但就是因为我记得很清楚,所以我用经验去判断了它的穿跑道时间——”

  “第二架落地飞机在哪,你还有印象吗?”

  “有。还没四转弯,所以我就判断安航也能在它之前放走。”

  “嗯。”连旭点着头,手上操作电脑看了看,确定自己的印象正确后,才说,“当时第二架落地飞机已经四转弯了,但盲降位置比较靠外,还没截上盲降……其实你指挥6336起飞的时候进近已经让它联系你了。”

  申小深这才想起来,自己是看了一眼进近的调配,才会那么着急。

  他当时脑子里在同时处理太多东西——不同状态的五六架飞机、带班的职责、管制员职责、塔进关系、塔台流控的关系、领导的交代、机组的诉求,等等。他甚至已经想不起来自己为什么那么着急了。

  “嗯,我想赶间隔。”申小深说。

  “没事,继续吧。”

  申小深皱着眉头回忆:“当时波道里一直干扰……其实现在想想,当时一直有干扰就说明已经失控了。”

  “没事,继续说吧。”

  “金乌应该是一直想走,我也很着急想把他放走。但是东航又说自己故障,所以我又调了一次排序。金乌起飞之后,我就让南航进跑道了。那个时候才想起来,卢森堡没有跟我报它脱离跑道。”

  连旭稍微皱了一下眉头:“我明白了。你没有忘记有飞机在穿跑道,但你以为它已经穿完了。”

  “对。”

  “你忘了的其实是你需要确认卢森堡已经脱离跑道。”

  “对。”

  连旭揉了揉眉头,向后靠在椅背上。这个事,到现在来说,他基本已经有了自己的结论和判断。他之前一直想不明白,一个干了这么多年、工作作风一直严谨的带班主任,怎么能硬生生把穿跑道这样的飞行动态给遗忘了。对他们来说,这样的东西应该简直是刻在DNA里的本能,大脑已经根本不用思考过程,自然就会竖一根红线在所有决策之前。仅仅用“人都会犯错”,是无法解释这种事情的。因为人虽然都会犯错,但有些人一定不会犯这种错误。

  事情已经发生,两架飞机实打实擦肩而过。连旭就猜测,申小深犯的或许是另一种错误。

  而这个错误要导向这种严重事故征候的结局,还要突破一层又一层本不该被突破的屏障。

  说白了,这事情至少有几个关键节点:

  第一,卢森堡穿越跑道用时太长,远超预期,也远超正常水平。大概率机组要么在指令上有疑虑,要么在操作上遇到了意外。而他们却没有第一时间通知管制员,他们是有直接责任的;

  第二,带班临时进席位之后,现场其实处在无人带班的状态。这种无人带班的状态才是导致申小深一人兼顾两职的根本原因。按说塔台遇到这种情况,上一级运行单位的值班领导应该第一时间到场,可是申小深自己一个人在席位上坐了一个多小时,始终没有人来帮助他;

  第三,流控方面给塔台现场运行造成的压力太大,这显然是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四,副调管制员一直在听电话,却没有听主调的指挥,导致申小深在事实上何止身兼两职,基本身兼三职了……

  申小深肯定是直接责任人的,而空管方面这样漏洞百出的现况,让施英心心念念的塔台,被拆个七零八落都有可能。

  掌握大量问询技巧的王警官此时看了看连旭,又看了看两眼呆滞的申小深,就站了起来,提议大家休息一会儿。两个男人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雨刚开始下,起初只是豆大的雨滴,闷在暴晒了一上午刚刚蒸干的土地上。

  然后就在某一瞬间之后,哗地下大了。

  连旭站在一扇半开的窗户旁边抽烟,雨飘进来打在他的脸上,在他眼镜的镜片上聚成水滴。他度数很低,平时不怎么戴眼镜,但最近忙6336这件事,天天在电脑上打字,度数好像加深了,所以就从办公室抽屉的底层把眼镜找出来。

  眼镜还是他两三年前配的,镜框样式已经过时了。

  申小深也想抽烟,出现在窗边的时候连旭已经看到了他。他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和连旭一起抽。连旭给他让了一根,他说了句谢谢,接了。

  看着连旭巨大的黑眼圈,申小深叹了口气:“你们最近也很忙吧。”

  “哎,是啊,当然。”连旭望着窗外的雨,“还全他妈是些招人骂的工作。”

  “哈哈,那确实。”

  “干习惯了,有时候我也不太会……我这个人在工作上脾气比较直。”

  连旭犹豫了一下,很想再说点什么,来证明……证明什么呢?证明自己和施英是有关系的,是很亲近的关系,很密切的关系,证明自己和申小深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关系”。证明自己已经很帮着塔台了。

  可是想到这里,连旭又觉得没意思,没必要,没什么可解释的。

  他并不想承塔台人的情。他纯粹就是为了施英。

  说实话,连旭算是个挺自私的人。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他知道一线苦,可也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义务留在一线,或者帮助一线。他如今既然在监管局了,就做监管局该做的事。还是那句话,既然规则不合理,那就去做制定规则的人。

  这样不是为了什么大义,只是为了他自己舒服。

  施英不是这样的人,因此连旭对施英有点算是“异性”相吸。人总是爱上和自己不同的人。只是连旭觉得施英太多“责任感”来自她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施英不要有这么多责任感。

  这也算是他俩多年的吵架主题之一。来来回回就是这些内容,像是两张砂纸叠在一起反复摩擦。这样其实很消耗感情,但连旭也知道自己属于多管闲事,因此并不报太高的期待——他本质里的某种不负责任反而在此时起了作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总之两个人苟到现在,也真的可能更多是巧合。

  申小深却因为两个人之间的沉默而坐立难安。他绞尽脑汁想一些自己能说的、想说的话。最后,也不知道怎么就鬼使神差开口,说了一句废话。

  “真的,不要出事儿。”他说。

  连旭看向申小深,心怀同情。他知道申小深这种情况,肯定之后不用拿话筒了。他也听施英说过,申小深在业务上其实挺有自己的想法。他自己是个对签派这个工作毫无感情的人。干也能干下来,干得也不错,但没什么喜欢也没什么不喜欢。所以他有时候不太理解申小深这类人对工作的心态。

  结果,申小深说的是:“我这次,俩飞机没撞上,没有死人,完全就是运气……谁也承担不了那种后果。安全真的是最重要的。不要出事儿。”

  申小深的这番话,连旭见过很多不同的角度和版本。他做过事件调查的当事人里,有人从此不敢碰飞机了,也有人否认自己的任何错误。民航人都很害怕出错,不是因为规章,不是因为处罚,只是人面对安全责任的最合理反映。

  连旭见多了,就没什么感觉,好像已经不再触动。可如今看着眼前的暴雨,面对着申小深,他心里多年以来对施英的陪伴和观察突然翻涌上来。他总觉得施英没必要非要做这么辛苦的工作,没必要对这个工作这么投入,没必要这么在乎。有时候,他嫉妒这个工作,因为它改变和重塑这施英。施英独当一面,迎风不倒,显得连旭很没有用处。

  但他陪伴和观察久了,是知道申小深口中的这些话意味着什么的。

  “明白。”连旭脱口而出,“安全其实,很脆吧。一碰就碎了。”

  申小深摇头:“不要打碎它。”

  “你……不过你一个人也打不碎它。它不该这么脆。或者不该,让这么脆的部分对着你。”连旭在这方面其实很有思索,就是平时除了施英也没人聊,“因为你们是搞运行的,运行需要的是可靠性。就像你们平时要搬着东西跑步,这个时候就不能让你们,呃,头顶着瓷器搬东西跑步。”

  两人之间凝重的气氛有点被连旭生动朴实的比喻给融化了。申小深甚至脸上带了点笑容:“连主任说得很有道理,很形象啊。”

  连旭表情认真:“我确实是这样想的。”

  “嗯。那真的谢谢你的理解。”申小深很真诚,“塔台很多人看来对你还是挺多误解的……你其实很懂一线。”

  这种明夸,连旭一般要么客套,要么爽快收下。他可不会真的谦虚。

  最后他说:“我觉得,我肯定比你们以为的要懂。”

  一根烟很快抽完了。两个人把烟按在旁边的垃圾上。雨下着下着天都下暗了,慢慢就从大雨,变成了瓢泼。楼里的人看雨的心情也从感慨,变成了担心自己能不能正常下班。机场高速有一段隧道,一下大雨就淹,一淹就封,一封就得多绕五六公里的路。

  “走不了怎么办?”连旭看着外边的大雨问王警官。

  王警官心态很好:“那就加班今天问完呗。”

  连旭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不可以。毕竟今晚等他的那个姑娘,是他最不打算好好发展的一个。

  除了面对施英,连旭大多数时候都很混蛋。他也不知道施英那种道德责任感那么强的人看上了他什么,为什么能忍他这么久。他有时候自卑,因此就有时候没有安全感。

  

  “我什么都没想,中断指令就是一种本能反应。发指令的时候我还能看到一点6336的影子,发着发着就看不见了。”

  “你为什么不先看雷达确定卢森堡的位置?如果你看的话,怎么也需要一秒钟。”

  “扫了一眼。我记得那个信号就在跑道边线上。我感觉着那个位置,一个747,应该还是有影响的,所以就直接发中断了。”

  “你的判断是基于经验?”

  “呃,对……”

  “我不太明白。你在南航进跑道前的经验判断还是,卢森堡已经穿过跑道了。”

  “穿过?”

  “就是穿越跑道已经结束。”

  “对,然后我突然想起来他还没报脱离。”

  “你为什么不认为,是他忘了报脱离?”

  “哦,你是这个意思……应该这么说,我的预期里,当时那些通话里应该有一个通话是卢森堡报告自己脱离跑道。但是,嗯,就是我瞬间回忆起自己还没有听到这句话,就说明机组脱离跑道的时间已经比我预期的要长,或者说他报脱离的时间比我预期的要晚……哦,我想起来了。当时我是带着预期看的场监,看的时候话筒已经按下去了。场监对我来说更多是个,印证吧。”

  “所以你也是基于经验判断卢森堡穿跑道出了问题。”

  “就是一种……敏感性?”

  “机组穿跑道之前在Y3上的滑行速度非常慢,转上Y3的动作也很慢。你没有发现?”

  “……没有。被排序牵扯了精力。”

  “这方面我们会再询问机坪塔台的管制员。”

  “好。”

  “中断起飞之后,机组并没有复诵。你也没有考虑再发一遍。”

  “因为我听声音应该是拉起来了。”

  “明白了,所以你去询问另一架飞机的位置……”

  “我想尽量降低影响。”

  “你确认6336的意图是继续离场后,将飞机移交给进近……然后你去问卢森堡。为什么不让它在原地等待接受调查?”

  “说实话,我忘了。可能当时觉得它不算跑道侵入吧。”

  “好,继续吧。”

  “然后我知道自己当时的状态必须得下来缓一缓,就问副调管制员能不能干。他虽然说还行,但是神色也比较……就是人懵了。所以我就让放行把席位合了,然后他去干。当时市里赶来的备份人员还在高速上,还得再撑十几分钟,所以那十几分钟我就没有让他们开放行。”

  “确实,看录像里,你也是被吓住了。”

  “我给宋主任打过电话之后,他立刻就往机场赶了。应该是两点四十左右到的。”

  “录像显示是14点38分。”

  “他来的时候就跟我说,有人把视频发在了网上,被一个航空博主转了。事情可能会比较严重,但我不用管这些,先下去休息。宋主任对塔台的管理一直都很尽心尽责,这都是大家公认的。我感觉自己挺对不起他的。”

  “也没什么对不起。在其位担其责吧……好,下面我们开始过录像。王警官,还是先吃个晚饭?”

  “也可以,隧道还没开。不过,我看申小深也比较累了,连主任,要不我们明天继续?主要我们有的同事,家住在港区的,也要下班回家了。”

  “哦哦哦,好的。是我没考虑周到。你们赶紧下班吧,我们就不耽误你们了。”

  “没有没有,应该做的。”

  

继续阅读:Chapter 32 地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幺两幺五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