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院上加一的这群人来自各种不同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有几个大四学生比较活跃,喜欢在群里说话,其余工作过的,大多散发着一种社畜气息,发什么消息都是“收到”,或者点赞。宁媛媛去加一是因为机场要开机坪管制室,将飞机推出开车的那一部分指挥从空管局分过来,因为这部分本身也和机场运行保障更贴近。宁媛媛在指挥室当指挥员干了两三年,知道自己每天熬夜班没有尽头,因此谋求其他出路。
她是那种非常实际的人。
除夕那晚她忙着家里的事情,故意没有去看手机,等到收拾完桌子,把一大桌子吃不完的丰盛晚餐整整齐齐码进冰箱,已经是十点多了。杨晓扬在七点多就给她发来了祝福微信,还打了个语音通话申请。宁媛媛先是回了有工作关系的那些人,然后回了杨晓扬,最后在班级群里发了祝福领了班长的红包。
杨晓扬不知道是不是睡了,一直没有动静。宁媛媛的父母在客厅里看春晚,那些小品虽然吵闹,但至少热闹。她换了一身睡衣走出去,脚没迈出房间两步,就被她妈吼了回去。
“哎呀,大冬天穿短袖短裤,晾着两条腿,你不冷啊?回屋穿厚点去!”
电视机上,尼格买提正在读各国祝福。
“家里暖气热死了。”宁媛媛抱怨着,坐到沙发上,拿起条毯子盖住了腿。
就算没有杨晓扬,她手机上还有三四条鱼,可以慢慢盘的。
当然她最重视的是杨晓扬这条:她说服自己,这是因为杨晓扬条件好,因为他背后飞行员的那个圈子。可实际上,她那天听杨晓扬说自己眼睛的事情,出于工作本能推算了一下时间,意识到杨晓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回她的消息之后,她心里突然有点难受。
这是个很较真的男人。
“妈妈,”宁媛媛叫了一声,“初三没什么事的话,我回袁川找个朋友啊。”
她妈一边看着电视笑一边撇了她一眼:“男朋友?”
“还不是呢。”
“那有点上赶着了吧。”
“他自己一个人在袁川过节,而且前几天做了个小手术,不太方便。”
“什么人啊?”
宁媛媛放下了手机,侧头探身越过她爸,看向她妈。
“之前浦宁机场有个飞机冲偏出跑道那个事故,你知道的吧?”
她爸产生了兴趣,眼睛从手机上移开,摘下老花镜:“安宁航空2074航班,8月9号那个事?”
宁媛媛点头:“对对对。”
“哦哦哦,还有人受伤是吧,新闻播了好长时间。”她妈反应过来,“怎么了,这人和这件事情有关系啊?”
“嗯,是2074的副驾。”
她爸刚才说的时候,读2074读的是“二零七四”,宁媛媛读的是“两洞拐四”。不过后边这种叫法,她爸妈早就习惯了,也能听懂。她爸听她这么说,更加认真起来,想来是想起来了那个副驾立功救人的事情。
“媛媛,这人不错,你好好努力啊。”
他话没说完,就被老婆一巴掌打在胳膊上:“哪有你这种当爹的,让女儿上赶着去追男人。不知道女孩子要矜持啊。”
宁媛媛淡淡笑了笑,继续探过身看着她妈问:“那我初三能去吗?”
“行,去吧。但是绝对不能在人家家住。”
宁媛媛心里想,我住不住你又不会知道。
那天晚上杨晓扬确实十点多就不看手机了,不过不是因为睡了,而是因为眼睛实在太不舒服。宁媛媛不回他的消息,但林雨萌他们两个又一个没刹住聊了半个小时的天,透支了杨晓扬脆弱角膜的最后一丝湿润。他跟林雨萌说自己眼睛不舒服先不聊了,林雨萌就赶紧跟他道歉。
晚上睡觉的时候,杨晓扬听着楼上震天的电视声,和孩子跑上跑下吵闹的声音,心里突然有说不出的安定。他卧室的窗外正能看到袁川的几座高楼,如今全部被五彩斑斓的红色覆盖。他拉开了窗帘,就让那些城市光污染照到他的被子上。杨晓扬有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做噩梦。梦里边,他要么就是在摔飞机,要么就是在摔飞机的路上。
他在心里叹着气,用模糊的视线告诉林雨萌没事,自己准备睡了。林雨萌发给他“晚安”,他没有回复。
他想把那个晚安占为己有、留在心里、送入梦中。
“东方5896,地面风020,2米,跑道32R,可以起飞。”
“可以起飞,跑道32R,东方5896。春节快乐。”
“春节快乐。”
潘奥宁把除夕夜的最后一架客机送走,目视飞机滑跑后拉起——夜间,跑道不过就是一堆平行光点,飞机也不过就是几颗闪烁的灯,但潘奥宁就能一眼看出这些光点分别都是什么。最后东方5896留下“左红右绿尾白”的航行灯,闪着闪着就消失在云层里。潘奥宁转过椅子,回头去拿水杯架上的水杯,发现杯子不见了。
“师父——”
他刚叫了半声,就发现施英就在饮水机旁,端着他那个1.5L的大杯子,给他接温水。
施英的头发扎在脑后挽成松散的丸子,戴着带班专用的无线话筒,手柄别在裤兜口袋。因为下午的时候有局领导来慰问,她勉为其难穿了件衬衫,如今外边套了件宽大的毛衣,看着像刚毕业的女大学生。
不知道为什么,管制员都很显年轻,35和25看着没什么区别。
可能是因为工作环境相对单纯。
施英向来不化妆。再精致的女人干了管制都不会想上班化妆。但说句实在话,施英素颜太能打,只是平时不打扮。潘奥宁自然是不敢肖想他师父的,除非他想死。他只是单纯从欣赏的角度,由衷觉得他师父身上实在挑不出毛病。
也因此不明白他师父为啥单身。
可能就是因为实在没什么毛病所以反而单身吧。
施英抱着他那个一升的水桶送到他手边,他稳重地笑了笑,可能是因为过节,脑子比较飘,顺口说了句:“师父你这样穿真的很显年轻。”
施英回他:“滚。”
民航一线到了春节惯常复读的一句话就是“淡化过节意识”。除夕夜就和其他所有的日子所差无几。唯独塔台微信群里边一群人在复读“值班的兄弟们辛苦了”,才让潘奥宁有了一种世界的另一端正在过年的感觉。
跑道四面八方全都在放烟花。远远近近十几个烟花点,看久了审美疲劳。
节假日的塔台,很“消停”。领导们都回家过年了,一切都只剩下最简单的样子:运行。飞机一架一架来来走走,有些会道个新年好,有些不会。潘奥宁手里的交通像是两道平和不息的水流,让他的内心舒适而熨贴。但这平静的水流之下,是安全边缘的利刃,又随时会割伤在其中搅动漩涡的双手。
“南方3618,进跑道32R。”
“进跑道32R,南方3618。”
潘奥宁眼睛不离那正闪烁着移动进跑道的光点,纯靠手感摸到了自己身后的水杯:“今年是我第一次除夕值班。”
“嗯。什么感觉?”施英问他。
“很安宁。”潘奥宁喝了口水,“南方3618,离地后自动脱波,进近126.4,地面静风,跑道32R,可以起飞。”
飞行员在播道里回答:“32R可以起飞,南方3618,进近1264。”
在飞机滑跑的时候,潘奥宁问了一个有点危险的问题:“师父,为什么你每年除夕都不回家?”
整个塔台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陈晖坐在放行席,如今默默地回头看了一眼。
施英像是没听到这个问题,仍旧抱着臂,双脚稍稍分开,目视窗外的跑道,稳定地站着。陈晖心里挺惊讶,没想到潘奥宁进塔台三年了,这对师徒竟然没讨论过这个问题?
他进单位的第一年就碰巧撞到施英和申小深换班,要除夕值夜。他就去问其他同事,施英是因为怕家里催婚才总是过年不回家的吗?毕竟施英这个年纪和条件,所有人第一反应,她做什么不做什么、她的所有家庭不和睦,一定都和结婚有关系。
然而对方告诉他,不是的。施英是个孤儿。
这回应让陈晖非常惊讶,但也想明白了很多之前想不明白的事情。他是个心挺软的人,从那以后就下意识会对施英温和很多,总是对施英笑,老是主动和施英说话、示好。放单请客吃饭,他专门叫了施英,即使施英是另一个班组的带班。
然后他发现,他自己的班组长从一开始算人头的时候就把施英算进去了。
陈晖有一个很吊诡的理论:施英之于塔台就像是家养猫对这个家。猫自然而然就成了领地的主人,成了家里的头号排位。但其实所有人都在“宠”她。而这种宠,又不会让猫处在弱势地位。
总之就是一种很奇怪的关系。
潘奥宁终于后知后觉自己说错了话,和施英骂单位,聊前两天监管局出的傻逼规定。陈晖一边应对着放行席的飞机,一边看着远处的烟花,一边听着右侧师徒俩的尴尬对话,一边享受除夕夜值班的安宁。在这一片安宁之中,带班席的电话响了。
带班的移动电话被施英刚才顺手放在了放行席旁边。电话响的时候施英正好在查一个外籍航班的报文。她回头看了陈晖一眼:“小晖帮我接个电话。”
于是陈晖接起电话:“你好,袁川塔台。”
电话那边并不是常见的专业通话,而是一个带着口音的中年男音:“哦,塔台是吧,我是门卫啊。有人送了个东西给你们那的,施英?好像是饺子。”
“啊?”陈晖一下子有点懵。
“嗯,有人给塔台的施英送了一盒饺子。”
“饺子?”
“他说是饺子。你们,找人来拿一下吧。”
塔台小区里罩了一层薄雾,整个运行楼里只有零星的几个办公室亮着灯。路灯上挂着红灯笼,但也提供不了多少照明。最大的光源,是塔台的墙体广告。巨大的投影将整个塔台打成红色,上边四个金黄大字“恭贺新春”。因为放行席没有什么飞机,施英又不想找正在休息的管制员去拿东西,因此就合并了席位之后,放陈晖下去探一探这盒饺子到底是什么鬼。
大家的猜测无外乎有三:一,单位送了温暖;二,宋铭章犯病;三,潘奥宁的女朋友送来的,因为她知道今天塔台的带班是小潘的师父,也就知道“施英”这个名字。
但第一条,单位送温暖的话门卫大叔为何不知道?第三条,小潘的女朋友为什么不说是给“潘奥宁”的,或者是给“塔台同事”的。因此,宋铭章犯病的可能性最大。
可是陈晖还是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天有点冷,他裹着羽绒服,小跑着奔到了门卫室。门卫大爷开着空调,烤着那种电风扇式的取暖器,正在看春晚。
他裹着冷风敲门走进去。
“你好,刚才让塔台来人拿东——”
“哦!饺子是吧!”
大叔热情地站起来,腰上挂的钥匙、门禁卡之类的东西哗啦啦响。他从监控器台面上拿起来一个方形的黑色磨砂保温饭盒,递给了陈晖。饭盒沉甸甸的,看着太用心了,绝对不可能是宋铭章。
事情变得复杂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