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泉又盛了一块肉递过去:“你别管了,好好将养身体。”
贾芸芷推开丈夫的手:“玉泉,小川和你的关系再好,我们也不能一直接受他的施舍啊,欠着他这么大的恩情,日后要如何才能还。唉,怪我的身体不争气,没法帮你。”
姜玉泉喂贾芸芷吃下一口肉:“我和小川的关系没有这么多顾忌,这家馆子好久没有进货了,这是掌柜的从存货里找出的白肉,说是你喝了好得快。”
原来,贾芸芷之前在死牢里连惊带吓,紧接着大喜大悲,情绪起落过大,紧接着舟车劳顿一路寻夫。
几百里路走下来,虽然有马车,但她仍精力憔悴。突然放松下来,又赶上天气急剧转寒,她积劳成疾,一下子就病倒了。
贾芸芷将白肉罐放在一旁:“我吃不下了,留给孩子们吃吧。我这身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我想出去工作,也能给你减轻点儿负担。”
姜玉泉握住贾芸芷的手:“你好好休息,快些好起来,你要是想养我,以后有的是机会。”
贾芸芷被说得脸红,忽然听见有敲门声传来:“姜先生,小川少爷说有要事,他在会馆等你。”
姜玉泉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贾芸芷,后者轻轻拍了拍丈夫的手:“去吧,我没事儿。”
姜玉泉来到厅中,嘱咐姜增福看好母亲和弟弟,便跟着会馆的人出了门。
两人一路来到会馆,只见小川会馆项目负责人聚集在正堂中,一个个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看见姜玉泉来了,众人站了起来。
姜玉泉来到小川流心面前,问道:“怎么了?这么着急找我过来?”
这时,山本敬二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份电报:“姜先生,你看看。”
电报上是日文,姜玉泉原本精通日语。这份电报来自小川不动产总部,大致意思是说,由于沈阳是远东的重要中心国际都市,寸土寸金,小川会馆修建的资金庞大,工期冗长,严重影响了小川不动产的后续投资计划。小川不动产的在华资金不足以支撑后续建设,甚至到了连铁钉和木料都买不起的程度,如果继续下去,那么小川会馆将面临停工,原本谈成的意向客商也都有流失的风险。
姜玉泉愣愣地抬起头,看向小川流心,后者印证了姜玉泉的心中所想:“没错,如果停工,你和整个建筑队,都将失去工作,我也将被迫回到日本。”
闻言,姜玉泉如遭雷击。现下情形严峻,两个孩子还小,妻子又卧病在床,他不仅会失去工作,如果小川回到日本,那他在沈阳最大的倚仗也将不复存在,更不要说东山再起,一雪前耻。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整个会馆正堂死一般的寂静。
半晌后,姜玉泉打破了沉默:“现在我们的缺口是什么?”
山本敬二拿出一份图纸交给姜玉泉:“铁钉。我们正在搭建主梁,不能缺少铁钉。但是冻灾严重,物资匮乏,我们的资金只能采购所用的三分之一,根本无法开工。”
姜玉泉涨红了脸,紧紧攥住拳头。思虑再三后,他下定了决心,接过山本敬二的图纸:“我拿回去研究一下,明天上午,还在这儿碰头。”
说完,姜玉泉头也不回,再次钻入了风雪之中。
沈阳的夜寂静得可怕,月色仿佛带着十二分的寒意,倾泻在大地之上。
姜玉泉点着油灯,专注地看着小川会馆的图纸,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忽然,他觉得肩膀一沉,一件外套披在了他身上。姜玉泉转头看去,只见贾芸芷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姜玉泉连忙扶妻子坐在一旁:“你怎么下地了?”
贾芸芷勉强笑了笑:“我感觉好多了。”
她瞟了一眼姜玉泉的图纸,随口问道:“是样式雷?”
姜玉泉将油灯拨亮了些,给贾芸芷解释:“小川会馆那里的资金出现了问题,现在连买钉子的钱都不够。这叫‘天机库’,又称榫卯。只要打好缺口,房梁之间彼此咬合,可以不费一钉一铆。”
贾芸芷有点儿不敢相信:“这玩意儿,结实吗?”
姜玉泉骄傲地笑了笑:“知道故宫吗?用的就是这般手段。”
贾芸芷握紧丈夫的手:“这样下来,省下了采购钉子的费用,工期就能继续进行了。”
姜玉泉却没有贾芸芷那般兴奋,轻轻挣脱妻子的手:“这样一来,我们可能又要面对暴风雨。”
屋外风雪大作,小川会馆一层却暖意盎然,只不过,如果小川会馆不能继续开工,总部将暂时关停小川会馆,所有人员将返回日本,躲避冻灾。
小川流心不耐烦地在厅中踱步,不时看看手中的怀表。姜玉泉告诉他们上午在这儿汇合,临近中午,他却还没有来。在小川流心的印象中,姜玉泉从来都是言出必行,极为守时。
其他几位负责人生出了怨言,他们觉得平凡无奇的中国人,怎么可能解决这个连他们这些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建造房屋,铁钉是必备之物,无论如何都绕不开。
就在大家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会馆的大门砰的一声被推开,风雪立即钻进了屋中。姜玉泉大步走近会馆,反手关上了大门。
小川流心见到姜玉泉很高兴,但是看他手里并没有拿什么图纸,只是抱了几根木头,不由有些失望。
姜玉泉挥手让众人都凑过来,将手中的木条拿给大家看:“这就是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