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薛仁贵
路在西南2025-10-28 16:092,204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目光重新变得锐利。

“既然万事俱备,那便说说你的具体安排。”

“朕,该如何配合你?”

他已经完全接受了许元的计划,并且将自己摆在了“配合者”的位置。

这份信任,重如泰山。

许元神色一肃,躬身道:“陛下乃三军之魂,大唐之主,自然要坐镇中军,正面迎敌。”

“渊盖苏文的目标是您,只要您在安市城下,他的三十五万大军,便不敢轻动分毫。”

“更何况,安市城经我军一月修缮,早已固若金汤。”

许元自信地说道。

“联军没有红衣大炮,想在短时间内攻破安市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就算战事不利,陛下也可率军退守城中,等待时机。”

“进可攻,退可守,陛下在正面战场,便是立于不败之地。”

这番话,说得李世民龙心大悦。

这不仅仅是军事安排,更是让君心安稳的阳谋。

“好。”

李世民微微颔首,

“那奇袭平壤的部队,由谁来统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许元的身上。

答案,不言而喻。

许元抬起头,目光灼灼,没有丝毫退让。

“陛下,此战,臣请亲往!”

“平壤城内虚实未知,霹雳车的组装与炮弹的使用,皆需臣亲自指挥,方能万无一失。”

“好!”李世民一口答应,“朕允了!”

“你需要哪些人马?”

许元迟疑片刻,这才沉声道:

“臣请尉迟将军,随我同去!”

“哈哈哈!好小子,有眼光!”

尉迟恭闻言,兴奋得满脸放光,一拳捶在自己胸甲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跟着你小子打仗,痛快!”

“末将,领命!”

李世民点了点头,尉迟恭勇冠三军,是冲锋陷阵的不二人选。

“还有呢?”

“臣,还想跟陛下要一个人。”

许元的话,让众人又是一愣。

还要人?

除了尉迟恭这等猛将,还有谁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李世民也来了兴趣,问道:“哦?是谁?”

许元顿了顿,才缓缓开口。

“陛下,此人现在,或许只是军中一个无名小卒。”

“但臣可以性命担保,他的将才,绝不在当世任何名将之下。”

“此次奔袭平庸,战机稍纵即逝,需要一个能够独当一面,随机应变的大将之才。”

“臣带着他去,其一,是为此次奇袭再上一重保险。”

“其二……”

许元的目光,扫过李世勣,尉迟恭等一张张已不算年轻的脸庞。

“也是想为我大唐,为陛下,再多历练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后起之秀。”

“待英国公、鄂国公等老将功成身退之日,我大唐的万里江山,依旧能有擎天之柱!”

这番话,说得恳切至极。

直接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

开疆拓土固然重要,但江山永固,才是他这位帝王,最深的渴望。

李世民的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郑重。

“此人,姓甚名谁?”

许元抬起头,吐出了一个在此时此刻,无比陌生的名字。

“他叫,薛仁贵。”

薛仁贵?

帐内,一片寂静。

李世勣、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恭……

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在脑海中疯狂地搜索着这个名字。

没有。

完全没有印象。

军中可有姓薛的将领,但叫仁贵的,还是个无名小卒?

闻所未闻。

李世民也皱起了眉头:“此人,现在何处任职?”

“回陛下。”

许元的声音,清晰无比。

“安市城,北门火头军,一小卒尔。”

火头军?

一个小卒?

帐内众人,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荒唐与不可思议。

让一个伙夫,去参与决定国运的千里奇袭?

许元,是不是疯了?

然而,李世民看着许元那双自信到不容置疑的眼睛,沉默了。

他想起了许元过去的种种神奇。

这个年轻人,似乎总能看到他们看不到的东西。

“你,确定?”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臣,确定。”

许元斩钉截铁。

“好!”

李世民猛地一挥手,再无半分犹豫。

“朕,信你!”

“传朕旨意,命安市城北门火头军薛仁贵,即刻前来中军大帐听令!”

“是!”

王德躬身退下,脚步匆匆。

帐内,再次恢复了安静,但气氛,却已截然不同。

“许元,你还需要多少兵马?”

李世民问道。

许元走到沙盘前,手中木杆挥动,迅速做出了部署。

“陛下与英国公、辅机大人,率领我大唐主力九万,并留四万镇倭军,驻守安市城大营,以为正面牵制。”

“正面大军,共计十三万。”

他的木杆,猛地一划,指向了那条通往平壤的隐秘路线。

“臣,与尉迟将军,率领剩余的四万镇倭军,外加两万大唐精锐。”

“最后,请陛下,再给臣一万玄甲军!”

“臣率领此七万大军,星夜兼程,绕袭平壤。”

许元的声音,充满了强大的感染力。

“平壤城守备空虚,七万精锐,面对防守空虚的平壤,又有霹雳车之助,足以一战而下!”

七万人攻取平壤,这个部署,大胆,却又无比合理。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许元一眼,缓缓点头。

“准!”

一个字,重若千钧。

决议已定。

整个大唐的战争机器,开始以一种恐怖的速度,运转起来。

李世民当即开始与李世勣、长孙无忌等人,商讨正面战场如何佯攻、如何布防、如何死死拖住渊盖苏文的细节。

而许元,则是在众将敬畏的目光中,躬身一礼。

“陛下,军情如火,臣,即刻便去整军。”

“去吧。”

李世民挥了挥手,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沙盘。

“朕在安市城,等你捷报传来。”

“臣,定不辱命!”

许元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中军大帐。

帐外,夜色如墨,繁星满天。

肃杀的冷风,吹动着他玄色的衣袍。

尉迟恭紧随其后,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与战意。

军令如山。

不到半个时辰。

四万镇倭军,两万唐军精锐,以及那一万身披黑色重甲,连人带马都仿佛融入黑夜的玄甲军,已经在校场之上,集结完毕。

七万人马,鸦雀无声。

只有一面“许”字大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许元翻身上马,目光如电,扫过眼前这支即将创造历史的军队。

他没有战前动员。

没有豪言壮语。

只是拔出腰间的横刀,向前,猛地一指。

“出发!”

冰冷的两个字,响彻夜空。

七万大军,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营,汇入茫茫的夜色之中,朝着那条通往高句丽心脏的道路,疾驰而去。

继续阅读:第三百一十九章 统帅之才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