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生来自由2023-06-28 11:014,580

  

  公元一零七三年五月,荆湖北路察访使章惇率领大军来至梅山峒外七星砦驻扎。七星砦守将步兵都头薛勇闻得上差章惇前来,赶紧率兵迎出十里开外,亲自将章惇迎入七星砦,请章惇在大厅正中坐了,自己打横作陪;又命人准备了精美饮食,款待章惇。

  章惇一路颠簸辛苦,心中早已牢骚满腹,如今方得好生休息。他饮一口茶,只觉芬芳满口,满意点头说道:“此偏僻之地能有如此好茶,实属不易。”

  薛勇赶紧叉手赔笑道:“此乃雅安露芽,产自蜀中蒙顶山,下官闻听大人前来,特意遣人快马送来。此茶虽比不上北苑贡茶,却也自有一番风味。”

  章惇点点头,看向他道:“薛都头办事得力,不错,不错。你在此任一个都头委实有些屈才,回头我向官家一力举荐,升你做个指挥使如何?”

  薛勇大喜,赶紧起身走至章惇身前,叉手深施一礼,道:“谢大人提点!下官定不忘大人之恩!”

  章惇摆摆手,道:“且坐,且坐。”待得薛勇落座,章惇话锋一转,道:“不过,官家差我前来讨伐这梅山峒蛮,我须先得将梅山峒平定,方能回朝面见官家。薛都头久在此间,想必对梅山峒蛮十分清楚,那梅山峒内究竟有多少兵马?实力如何?”

  薛勇惟恐章惇看轻了自己,昂首道:“禀告大人,梅山峒蛮无非乌合之众,兵无建制、将无谋略。只待大人一声令下,下官愿领兵冲锋在前,保管三日之内即拿下梅山峒。”

  章惇大喜,道:“好!好!本官果然没有看错你。明日本官亲自为你祭旗出征!”

  当夜薛勇设宴款待,又命几个年轻貌美女子陪侍在旁,章惇直喝的酩酊大醉,方才被人扶回房间休息。

  第二日辰时,章惇登台祭旗。薛勇统兵做前锋,章惇坐镇中军,统领五万精兵,浩浩荡荡从南路杀进梅山峒。往日入口处自有梅山峒内军士守卫,今日却清清静静,不见一兵一卒。

  梅山峒内山地沟壑众多,绝少平路,因此大军蜿蜒前行,推进缓慢。行至一处,两山夹峙,中间道路极窄。探马回报道:“报!前方山高路窄,恐有埋伏。”

  薛勇欲要逞能,哪里听得进去,摆手笑道:“蛮子未识兵书,岂能有此谋略?但进不妨!”他一骑当先,率先锋军三千人进入峡谷。

  章惇好歹也是读书之人,不比薛勇只知蛮干,眼见此处地势有异,一摆手,喝令大军暂且停下,只让前锋军三千人随薛勇前去。

  看看行至峡谷中段,前方山崖向两边凹进,形如鼓腹,中间好大一片空地。薛勇远远便见一队人马排列整齐,严阵以待。

  薛勇摆手止住军队前进,缓缓打马上前,见一中年人一身灰色布衣当先而立,便大声喝道:“前方何人?为何阻拦道路?”

  灰衣人一拱手,道:“我乃是梅山峒总峒主苏甘。我梅山峒与朝廷自来相安无事、互不相干,今日何故领兵前来侵扰?”

  薛勇喝道:“放肆!岂不闻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前者朝廷无暇顾及尔等,且由得尔等逍遥快活;今日天兵前来,还不快快纳旗受降!”

  苏甘沉声道:“梅山峒自来便是我三苗族人容身栖息之地,岂容尔等侵入?我三苗族人不懂投降,有死而已。尔等若是再不退后,休怪我刀枪无眼。”

  薛勇一摆手中大刀,哈哈大笑道:“无知鼠辈!吃我一刀!”说毕拍马上前,便要直取苏甘。

  苏甘看着薛勇冲来,面无表情,十丈、五丈…苏甘一摆手,薛勇所领先锋军脚下地面生出无数藤蔓,将众人紧紧缠绕;先锋军身在山谷之中,避无可避,顿时乱了阵脚。苏甘再一摆手,只听两边山顶轰隆隆一阵巨响,随即大队水牛角绑尖刀,从两边山顶俯冲而下,直冲大宋先锋军。先锋军被群牛冲击,顿时人仰马翻、哀号哭喊之声震天;待要回头逃跑,却发现退路已被藤蔓堵塞,急切之间无法可想。

  薛勇一惊,心知中计,顾不得苏甘,勒马回转。苏甘冷哼一声,左手短刀飞出,直取薛勇。薛勇哼也未哼一声,项上人头已然落地。

  那群牛在先锋军阵中左冲右突,头顶脚踏,势不可挡;大宋先锋军无计可施,只好一面躲避群牛冲击,一面拼命砍断脚下藤蔓,再努力回身去砍那堵路的藤蔓。好容易砍开一道口子,众军士赶紧夺路而逃。

  章惇在中军,眼见前方状况,欲要发兵相救,又恐梅山峒内另有埋伏,只得按兵不动。待得先锋军军士逃回,具述中埋伏一事经过,章惇更是心惊。他左思右想,终究不敢犯险再往前行,只好传令全军,先退回七星砦再做理会。

  这一战,梅山峒不伤一兵一卒,大宋先锋军几乎全军覆没,仅逃出一两百人;先锋官薛勇亦被苏甘斩于马下。

  当夜,章惇苦思无计,心中烦闷,叫了昨日陪侍的几个女子仍旧前来相陪,喝了几杯闷酒,便即草草睡下。他正在朦胧之际,恍惚觉得屋中有个人影。章惇日间被梅山峒所袭,心中犹有余悸,以为梅山峒派来刺客,赶紧起身,警惕问道:“来者何人?何不现身相见?”

  那影子站于屋子正中,哼了一声,道:“好,便让你看个仔细。”随即房中灯火渐明。

  章惇见他答话,心中惊惧稍减,又再问道:“来者何人?擅闯本官驻地,意欲何为?”

  那男子并不言语。待得灯火明亮,章惇看过去,男子一身黑衣黑冠,并不认识;但见他似乎并无恶意,章惇胆子便大了一点,沉声问道:“阁下究竟是何人?”

  男子上前两步,微微撩起衣服下摆,露出腰间的一块牌子。章惇灯火下看的明白,牌子正面乃是三个字:皇城司。章惇的酒瞬间便全醒了,赶紧起身叉手,道:“下官不知上差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则个。”

  男子见他施礼,便也叉手还了一礼,道:“好说,好说。本官乃是勾当皇城司公事李嗣徽。官家差章大人前来征讨梅山峒,可不是叫章大人前来游山玩水、饮酒作乐的。章大人今日初次出征便损兵折将,若是传到官家耳朵里,官家恐怕不怎么开心啊。”

  章惇额头的汗珠滚滚而下,他心知皇城司乃是官家亲命,皇城司之言可直达天听;这李嗣徽乃是皇城司最高长官,他的言语分量如何,自不用多说。章惇颤声道:“下官…下官…一时失利,万望上差在官家面前美言…美言几句。”他心中恐惧,双膝一软,便要向李嗣徽跪下去。

  李嗣徽伸手扶住他,笑道:“章大人不必惊惧。官家差我来,并非监视章大人言行,乃是去到梅山峒办一件事。”

  章惇听他如此说,心中惊惧稍减,他伸手拭去额头汗珠,道:“不知上差要办何事?下官定当努力效劳,不负圣望!”

  李嗣徽缓缓走至椅前坐下,道:“章大人请坐。”

  章惇只好上前斜斜的坐了,眼望李嗣徽,不知他要讲何事。

  李嗣徽略一思索,道:“前日薛勇对你所言,纯属一派胡言。梅山峒内约有十万众,其中精兵三万;更兼梅山峒连同总峒主苏甘在内,共有十九个峒主,个个武艺高强,又兼身怀异术,若是不明所以贸然进攻,定然大败亏输;今日之败便是明证。这薛勇不知敌情,贪功冒进,乃是死有余辜;但是战事失利,官家可不会怪罪薛勇,而是要怪罪你,章惇章大人。”

  章惇刚刚拭去额头汗珠,闻得李嗣徽如此说,额头汗珠重又滚滚而下,颤声道:“想不到梅山峒蛮如此…如此厉害,若不是上差告知,下官险些误了大事。”

  李嗣徽看了看他,笑道:“不过章大人也不必太过焦虑,官家既然差我前来,自有道理。我如今带了皇城司及宫中三十余名武功高强之士,专一对付梅山峒总峒主苏甘及十八位分峒主。如今我带来之人已暗中将梅山峒所布设的陷阱障碍一一清除,明日章大人只须努力向前,对付梅山峒内蛮兵即可。”

  章惇闻听此言,再次伸手拭去额头汗珠,心中暗骂这李嗣徽讲话吞吞吐吐,口中却大喜笑道:“多谢上差照拂!有上差在此,下官便如吃了一颗定心丸,此战必定旗开得胜!”

  李嗣徽又肃容低声道:“不过,你也知道规矩。本官及其他人等并不会公开出现,到时自会混杂在军士之中,你不得向任何人泄露本官行踪。至于本官要办何事…”

  章惇听他讲到此处顿住,一愣,随即赔笑道:“下官明白!上差但有所命,下官照办便是;其他不该下官知道的,下官一概不问。”

  第二日辰时,章惇重整兵马、再次出征。大军行至梅山峒口,远远便见苏甘带领三苗族军士列阵相迎。原来苏甘当晚便发现梅山峒内的机关陷阱已被人破坏,索性列阵出战。

  章惇帐下薛勇已死,无有其他大将,他仗着人多,也不跟苏甘客套,手一挥,大军如潮水般涌上。当此之时,苏甘也无他计,只好率三苗族军士迎战。两军相接,顿时便是一场混战。

  苏甘手持长短双刀,连砍三名大宋军士,一转头,见章惇远远在中军观战,自思擒贼擒王,遂提气跃至半空,向章惇冲去。

  看看离章惇尚有两丈远近,章惇身前突然出现五个鬼王,将章惇团团护住。苏甘心中一惊,便在此时,下方大宋军中突然飞起一柄锁链刀,直取苏甘;苏甘自见到五鬼心中已在疑惑;再见到此刀,心下已然明了。苏甘空中一个翻身,堪堪避过锁链刀,随即轻轻落于地面。他转头看时,就见大宋军中走出一人,此人身着普通军士打扮,手中握着锁链刀,正是李嗣徽。

  李嗣徽微微一笑,道:“苏总峒主,几年不见,别来无恙?”

  苏甘哼了一声,暗中警惕,并不答话。

  与此同时,苏甘背后走来一人,手持一柄狭长的利剑。苏甘看他时,与李嗣徽一般身着寻常军士服饰,但他身上散发出的杀气让苏甘相信,此人绝不是一个寻常军士,而是一个宫中的高手。

  苏甘转头四顾,发现梅山峒所有分峒主分别被一至两名高手对上,正各自苦战。

  几年前武陵山顶一战,梅山峒折损了好几个分峒主,虽然随后已经递补上去,但新任的这几个分峒主武功比之老分峒主却差了很远。那一战皇城司虽也折损了不少好手,但随即便得到补充。其时天下太平,有不少武功高强之士欲博取功名者投效朝廷,因此皇宫之内实不乏高手,补充之后实力更甚以往;再加上此次李嗣徽有备而来,多带人手,以众敌寡,因此渐渐的梅山峒众分峒主便落了下风。

  苏甘心知敌众我寡,若想取胜,必须擒住敌方主帅章惇;但要想擒住章惇,便须先打败眼前二人,因此毫不犹豫,手持双刀,口中默念。旋即空中飞来一只黑鹰,直扑使剑之人;同时苏甘身后冲出一头巨大水牛,翻蹄喷鼻,亦扑向使剑之人。黑鹰与水牛配合默契、攻守有度,使剑之人一时奈何不得。这一边,苏甘自己持了双刀,闪电般冲至李嗣徽身前,挥刀便砍。

  李嗣徽凌空一个后翻,避开苏甘长刀,手中锁链刀伸出,直取苏甘面门。

  两人几年前曾经交战,对彼此招式十分熟悉,因此你来我往,打的难解难分。

  一炷香功夫之后,苏甘偷眼看去,梅山峒分峒主已伤了好几人。他一刀逼开李嗣徽,往后一跃,半空中一声呼哨,梅山峒众分峒主纷纷后退,从怀中掏出傩面戴上,手捏巫傩诀,口中喃喃有词,吟唱三苗族古老咒语。

  李嗣徽早有所备,见此情景,即刻从怀中掏出一物掷向苏甘。苏甘不知是何暗器,忙用长刀一格,那东西却是个皮袋子,被长刀所破,就听哗啦啦一声,红色液体四处飞溅;饶是苏甘躲闪的快,身上也星星点点溅了一些。这液体腥气甚重,苏甘一闻之下,脸色顿变。

  李嗣徽冷冷道:“为了破你的巫傩诀,我可是费了好大功夫才找到这么些纯阳黑狗血。”

  原来上次武陵山一战之后,李嗣徽深知梅山峒巫术厉害,回去便仔细钻研。大内藏书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他最终在一本上古秘典中查到,三苗族这巫傩诀,实则是请三苗族先辈魂灵上身,因此短时间内功力大增;欲破巫傩诀,必寻纯阳之地的黑狗,且这黑狗必须满二十岁不死、一生未曾交配,方能得到纯阳之血。苏甘未曾想到李嗣徽竟能找到破解之法,一时不慎,被纯阳之血沾染,他这巫傩诀便被破了。

  苏甘转头看向其他分峒主,也如他一般均被破了巫傩诀,只好反身再战。

  苏甘心下惨然,面上却不动神色,道:“阁下为了对付梅山峒,还真是煞费苦心。”

  李嗣徽哈哈一笑,道:“上次功败垂成,此次再来,自然得多加用心。”

  苏甘心中一动,李嗣徽如此说来,便不是随大宋军队前来征伐梅山峒这般简单,定是另有目的。莫非他仍在觊觎装了蚩尤之魂的集魂瓶?可他拿去又有何用?

  苏甘一时无法想得明白,大敌当前,也容不得他仔细思考。此时李嗣徽手中锁链刀又已劈到他面前,他只好打起精神迎战。

继续阅读:第九十九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山海寻剑录之剑定梅山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