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家塾
风渑2025-07-02 18:472,011

  此前她就有所猜测,西虞人要找的东西或许就是宁言风放言‘你永远也别想拿到’的东西。

  毕竟西虞和公府唯有以她母亲为纽带,才能勉强扯上些关系,但扯上关系并不意味着一定贵重。

  因此一时间她也无法妄下定论。

  “先将这些东西归库吧,”宁姝慕沉吟片刻后道:“划出一块单独放着,待府卫将临近溪柳院的一片都搜过之后,再做定夺不迟。”

  随即,她又补充,“还有,递往忠勇侯府的名帖也晚一日。”

  流华想了想问,“姑娘明日有其他的事要办?可需要奴婢提前安排?”

  “暂时不急,”宁姝慕正朝着主屋回返,闻言突而道:“遣人去伯母那问一问,她可知晓温家有个名为温楠的子弟。”

  “嗯,应是与我同辈,比我年纪稍大些的。”

  流华精神微振,与温家有关,便是与三姑娘以及二公子的事有关。

  她立即垂首应是,转身离去。

  这夜,公府注定不会平静。

  汹涌暗流在一日间尽数浮上水面,于宁姝慕来说自当是应接不暇的。

  但此前总是贪图安逸,全然凭着记忆去被动应对的教训已经足够,若再龟缩不进,那便是自寻死路了。

  溪柳院被封整整一日,无人敢来此探望。

  直到临近亥时,宁言横听到了屋外的动静,走到门边通过门缝偷看了一会才发现来的人仍旧是宁姝慕。

  他下意识冒出的想法是此人又要借着蛊毒逼问他些什么,说不准便是昨日话题的延续,例如他与温家联络的目的。

  但心中建设做了许多,片刻后,动静却直接进了主屋。

  院中又重新沉寂下来。

  “阿姊。”

  主屋的门扉刚在身后阖上,宁姝慕便听见了这么一声压低了的声音。

  宁忱溪就站在外间,一双眸子直直地盯着她,没有行礼,神色也算不上多么恭敬,却同样看不出半点刚见面时的疏离与不信任了。

  宁姝慕步伐微顿,走上前去,“坐吧,我此次来是有事要问一问你的意思。”

  昨日发生了那样的事,专为宁忱溪做的衣裳还未送来,不过如今他穿着的已并非那件陈旧偏大的大袖衫,而是宁言风旧时看不上的衣裳。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衣裳尚未沾染旁人的气息,勉强算是崭新的。

  流华帮着在旁斟了两杯茶,宁忱溪下意识抬起手握住茶杯,宁姝慕便注意到了。

  他那往日里总是因紧攥而生出褶皱的袖口如今竟十分平整,没有半点不该有的痕迹……

  “阿姊,是什么事?”

  宁忱溪指尖微微用力,脸庞动了动,露出了个有些别扭的笑容。

  宁姝慕回过神来,张了张嘴,“……是家塾,伯母已遣人给我传来了消息,选出了三家如今正设着蒙学的高门。”

  “毕竟是你要去读的,我也不好擅自决定了,故而过来问一问你。”

  宁忱溪怔愣一瞬,“我,我还能去读书?”

  “为何不能?”宁姝慕皱眉,“这是我允诺你的……”

  然而话只说到一半,因为她突而意识到宁忱溪的惊诧是为的什么了。

  前一日的秘事绝不能泄露,为此,她强逼着两个救下了她的孩子喝下了带有子蛊的茶水。

  这样的举动,再加上第二日溪柳院被全数封锁,宁忱溪怕是以为保住一命已是幸运,更别提还能有在外自由行走的机会。

  宁姝慕心中无端生出些愧疚。

  大抵是十几年的寺中修养远离世俗,她对蛊毒似乎并不如多数大顺人一般忌讳。

  分明当初从萧见梧手中接过这些东西时,她心中还存有排斥,如今却已能从善如流地以其为媒介去控制旁人。

  宁言横口中斥出的控诉让她良心难安,然她又太明白如今的局面经不起半点动荡。

  因此蛊毒虽阴毒,也没有什么办法能比之更让人安心了。

  她总不可能对得起这世间的所有人的……

  宁姝慕垂下眼帘,“我允诺你的事不会被任何变故影响,你依旧能去读书,但有些事我也要提前提醒你。”

  宁忱溪凝神,对上了一双毫无波澜的眸子。

  “伯母告知的三家高门虽为京官,却并非握有重权的权贵,而有些事唯有藏在腹中才能保得你一世平安,也保得旁人不受牵连,明白吗?”

  宁忱溪并不愚钝,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其中渊源。

  “多谢阿姊。”

  宁姝慕没有回应,转而回到正题,“三家中我便从官职最大者开始讲。”

  “太仆寺卿文家,家塾先生请的是一位大儒,因其家中子弟年纪的缘故,蒙学之外同时还设有经学。”

  国之大事在戎,戎之大事在马,太仆寺便是管着马政的。

  十年前崇原大战后,大顺休养生息,对战事马匹的需求大大减少,太仆寺便出了以马匹折银的措施,而马户也乐得花钱,不必再费时费力将马匹送至顺京。

  自此以后,太仆寺的进账比之户部要多得多,其权重之处也就在此。

  只是宁姝慕稍想一想,便知此前林氏大概是未将文家考虑在内的。

  太仆寺的事务一直受兵部指导,某种程度上来说便是受兵部制约。

  恰好,此前的兵部尚书是内阁大学士荣峥,在其被遣往戎河后,此一职由其子代任。

  荣家和卫国公府的关系可算不上好,若非荣家如今被全数下了狱,林氏断然不会将文家也当作一个选择放入了册子中。

  不过这其中曲折也就不必和宁忱溪多说了。

  “此为第一家,太仆寺卿为从三品,第二家是通政使司林家,按理通政使应为正三品,却因种种缘故极端势微,颇受朝臣白眼,家中请的先生则是位举人。”

  “最后一家。”宁姝慕话音微顿,“礼部郎中谭家,沿袭可上溯至大乾尚在之时,算是真真正正的清流世家。”

  大顺的所谓正统之说便有谭家的一份,在大顺开国之时算是受过重视的。只是后来先帝更重戎马功劳,也就是这么几十年,谭家才逐渐隐没了下去。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九章 剖白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杀前夫!夺皇权!嫡长女她心黑手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