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杀前夫!夺皇权!嫡长女她心黑手狠>目录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致十年前崇原大战,东临帝倾举国之力击退北奉,使通裔王忌惮停手,虽借机铲除异己,平了大顺内乱,却也付出了莫大代价。
十年过去,顺京之中的北奉探子不在少数,想必早已由蛰伏转而苏醒。
若无通裔王昏迷一事,想必大顺之危也就在举目可见之处了。
他凝神听着外头动静。
“使者倒是个直言不讳之人。”
东临帝这段时日不像从前一般纟从情风月,眼下乌青散去了些许,面上竟多了些血色。
此刻露出些笑颜,看起来异常亲和,“朕若是早知北奉二王如此爽直,也不至于将和谈事宜拖到了今日。”
萧见璘微有诧异,本来放松的心神却反而紧绷了起来,“顺帝陛下的意思是……”
东临帝居高临下。
“北奉擅武,大顺擅谋,此等动荡之局,何不共谋西虞?”
宁翊并不意外。
密信自北奉经来使递入岭北,过了他的手方快马加鞭呈于御案。
虽其中所述和谈一举,由质子逃京之事为引,但萧见梧是他暗中护送向北,直过朗州安全抵奉的,又何来的什么逃京之事?
顾安之微微点头,低声道:“北地安南尚有庞岭天堑,只要朗州不失,北奉于大顺便无甚威胁。”
“然西虞柔宣王,多年以来一直蠢蠢欲动,若此子所言有五分是真,西虞确是大顺如今的心腹大患。”
西境安不安宁,顾家人最是清楚。
北奉至大顺,唯有朗州天谕关可入,宁家军只需守住此处,北奉人除非借道西虞,否则只得看着安南繁华干瞪眼。
可西境却不同。
顾家军的战线南起大顺康阳府,北至于州。
顾庸之常年驻扎与柔宣相邻的湖榕,却无法完全防备各处疏漏。
因此若论作乱之机,显然是西境更多更有可能。
“顾大人这话可是偏颇了。”
沈敬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谁人不知北奉狡猾不逊西虞,此子不过是嘴上说的好听,焉知不是在糊弄陛下,糊弄大顺呢?”
“若与其达成一致,待得放下防备,来日若被反咬一口,恐怕连说理的机会都没有,就会被这狼狈为奸的两国吞吃入腹啊。”
“届时,有人或许会为了保命倒戈投降,我等忠臣却是白受连累。”
说着,沈敬突而转向宁昊,“卫国公,你说可是这个道理?”
沈家与卫国公府将结亲家,京中已然传遍。
太子薨逝之后,为固国本,立储之事再次被提上日程。
前朝官员变动,无论是大是小,都揣揣不安唯恐自己会沦为党争之牺牲。
此事不得被抬到明面上议论,但百官心中莫不猜测卫国公此举是站队沈家,选择了支持宣王。
经此一遭,心中摇摆者无不紧随其上。
沈敬也因此笼络了不少人心。
顾安之面上肃然,眸中忧虑渐深。
宁昊根本不想参与两者之间的争论,然这婚事根本不是他做的主。
念及体内还有个能夺他性命的虫子,他不得不苦哈哈笑着敷衍了两句。
宁翊则若有所思地盯着宁昊。
“陛下还真是爽快。”
萧见璘眯了眯眼。
或许他的疑心太重了,“不过很可惜,共谋西虞之事只是臣的主张,而如今的北奉,却是磐后掌控。”
这话说出的一瞬,就连李安都听到了此人心中打的算盘。
“二王的意思是,要朕助你夺取北奉皇位了?”
东临帝面上仍带着笑,唯有极其熟悉其往日神色的人才能够看出,其眉宇之间已带了些不耐之色。
身为一国之君,往常里只有他坐在圣位之上,看着诸位大臣打机锋之时,而无自己同人费心周旋之机。
李安不禁心惊肉跳。
就见萧见璘仿若未觉,“正是,唯有如此,陛下所念才有可能达成,不是吗?”
东临帝身子前倾,却问,“可如此,朕又能得什么好处?”
通裔王后宫妃嫔大多出身八部。
其所出之子若有适龄者,自然也会得其母族支持。
萧见璘母妃是为贵妃,与磐后势不两立,其人狡猾绝非善茬,一旦得势,过河拆桥甚至不必过多顾虑。
既然如此,帮谁不是帮,为何偏要将他大顺置于险地?
萧见璘自然听明了其中暗示。
“顺帝有何要求不如直说,若臣能够做到,必当竭尽全力,以成谋算。”
闻言,东临帝的神情总算是好了些。
“朕之所谋自然都是为了百姓。”
萧见璘闻言略有诧异,似是没想到顺帝会这么好说话。
还没开口,就听其补充,“只是个中细节尚需由鸿胪寺把控。”
东临帝装模作样地朝着殿外看去,“可惜今日天色已晚,二王可暂回驿馆理清思绪,后续和谈如常,二王自能知晓朕之所求。”
萧见璘明白了。
这是一人无以擅下决策,还需旁人参谋的意思。
他心中暗嗤一声,依言起身,“自然,那臣就等着陛下的好消息了。”
李安将人送出。
待得回到殿中,四位龟缩在内间的重臣已成一排立在了东临帝的面前。
这副噤若寒蝉的模样却让他心中一阵踏实。
对,太对了。
这才是他平常所见的君臣相处之道嘛。
如北奉二王一般的直言不讳,谁知什么时候,会牵连得他们这些宫人也一道斩首毁尸?
李安不禁松了口气,挥手令下头的人将赐座撤下,这才再次挥退殿中宫人,安静侍候在一旁。
“众爱卿可都听清了方才殿中来去?”
顾安之犹豫一瞬,“陛下,臣认为,与北奉和谈共谋西虞之事可行,然助其狼子野心之辈上位却是万万不可!”
“哦?”
东临帝的姿势随意了下来,一手撑着侧颊悠然道:“那依顾卿所见,朕该如何行事才可促成此桩大事?”
顾安之肃然的脸上,眉心又是蹙了起来。
依他之见,要想促成和谈,不必非要通过萧见璘。
大致事宜达成一致后,大可另遣使者前往北奉,以说服磐后。
虽个中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可和谈之事本就是磐后发起,想来纵有阻力,也不至于全然没有机会。
“顾大人所言恐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