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山。”十剑客应道,“此位是我朋友的令郎,在那养病,如今他可以回齐国了。”
年轻男人低着头,他轻轻瞄一眼身旁的齐州于,却被瞪了一眼。
“难怪是你徒弟到了月国。”康侯看一眼齐州于,“齐国公然撕毁约定,想必齐侯已做好准备了吧。”
十剑客发现齐州于对年轻男人的视线充满不怀好意,而年轻男人仍对齐州于报以微笑。他看向康侯,“月国已经失去威望,齐侯那样做只是想确保齐世子的安危,毕竟他是嫡长子。”
“听闻齐世子被月国悬赏,你一路下来很不好过吧。”
十剑客和年轻男人惊讶扭头,不可思议地看着齐州于。
“你就是齐世子?”十剑客的语气有些戒备。
“你不是胖子吗?”年轻男人的语气里尽是惊讶。
高贵的身份令齐世子挺直腰背,他傲慢道,“别大惊小怪,我几天就瘦下来了。”
年轻男人神情着急,“怎么做到的?”
“和将军打了一场罢了。”
“是折竹将军吗?”年轻男人不顾礼仪地爬向齐州于,“你练过武?”
自大的笑容攀上他的嘴角,可他忍住不笑,想保持冷峻的容貌,“当然,我从小练到大,寒蝉军、百骇军、末伏、巫师,我统统打过,还杀了上千只妖怪,鬼我也杀过。”他的下嘴唇顶住上排牙齿,欲笑却不能,自大的表情逐渐丑陋。
年轻男人满脸崇拜,“如此厉害,看来你在将军府真的过得很开心。”
“废话,将军看到我都要客客气气的,我练武的地方足足有一个山头。”
“你这身子比我壮得多,真好。”
十剑客捋捋胡子,“我们此次前来只是借道康国,别无其它,望请康侯勿怪。”
“无妨,你们在此休息,若有需要可尽情开口。”
“告辞。”十剑客与年轻男人退下。
苍哀伯对康侯拜了拜,“主君,能让十剑客亲自护送的人绝不简单,恐怕另有隐情。”
康侯用手臂撑起自己,尽力坐起来,“我们离天子和齐国太远,隐情再大也与我们无关。哀伯,你的病怎么样?”
“恐怕无能为力。”
“康国的士兵不足两万人,再来一支诸侯军我们难以承受,这场战,我们该如何是好。”
苍哀伯深深弯下腰,“振溪通谷以南无人居住,若能到那,月国则不会浪费兵力追上。”
“路途遥远,妖怪众多,百姓撑不到那么远。逃跑、拼搏都是死路一条,我已和众大夫商讨过,若我们走投无路,只能那样做了。”
“全怪我无能,未能说服月世子,还白白葬送诸侯军。”
“你今后有何打算?”
“跟随齐世子去见天子。”
“不可!”康侯喘气,“你让他的大军灭亡,他会杀了你!”
“我知道,可我答应了齐世子。”
“我可是你的主君!”
“请主君谅解。”
“出去。”
苍哀伯退出正殿,偌大的房屋只剩下康侯和齐州于。康国虽是小国,但毕竟康侯乃是诸侯,地位自然比世子高。可齐州于非但没有表现出礼,还直愣愣看着康侯,脑子里想着该用什么草药调理康侯的身子。
齐州于闻到茶水有一股井味,撇嘴,“他的妻儿呢?”
“他要去狐村,和妻儿大吵一架,他便一气之下离开,妻儿也离开了这里。”康侯喝一口深褐色的药水,“哀伯说你在狐村待了一段时间,月世子看上去如何?”
“比我差了点。”
“月国用了多久时间杀死诸侯军?”
“不到半个时辰。”
“姚国大军呢?”
“差不多吧。”
“哪国的旗帜最先倒下?”
“我没注意。”
康侯咽下口水,吃力地紧闭眼,仿佛有刀划过他的喉咙,“你上次见到月侯是什么时候?”
“三年前。”
“他还活着吧。”
“康侯认为月甫会赢吗?”
“康国是敌不过月国军的,过于我而言,他们已经赢了这里。”
“齐国会派军帮助你们。”
“太远了,何况齐国还要抵御北狄。”
“除非我早早打败月甫。”
康侯往后靠,背部枕着柔软的枕头,“你想见天子,恐怕不行。”
“怎讲?”
“你连姚国的城门都进不去。”
“你可有办法?”
“现在没人能进入姚国边境,但如果你能让苍哀伯留下,我有另外的法子。”
“噢。”齐州于装模做样地摸摸他的胡渣,“你先说来听听。”
“只要你能做到,我定不会食言。”
路上,齐州于单刀直入,硬要苍哀伯留在康国,认为他的魂咳病随时都会要了他的命。苍哀伯听后,马不停蹄地对齐州于讲道理。
齐州于没想到士人的嘴皮子还会出现在他身上,他的耳朵里尽是苍哀伯的礼义仁智信的话,每当这时候苍哀伯的力气仿佛用不完,他有些后悔答应康侯的要求。百姓纷纷看笑话,又有一个倒霉蛋惹上苍哀伯。
一回到土屋,齐州于见到年轻男人坐在草棚下。男人面露和善,一直对他淡笑。他没看见千灯,刘四娘告诉他在屋后。拐枣树主干粗实,枝桠众多,树叶扫落遍地,果实所剩无几。
千灯跪在十剑客前,喊出“师父”二字。齐州于茅塞顿开,看向十剑客的眼神与之前完全不同。他们本来在说什么,齐州于来了后两人便闭嘴了。
“原来是千灯的师父,那个男人是谁?”齐州于插足在他们之间。
十剑客的眼神好像在看傻子一样,他一言不发离开。
“世子,千灯的师父打算与我们一起同行,世子意愿如何?”
“他厉害吗?”
“比千灯厉害。”
“那就行了,他也是在护送人?”
“是,那人名为子渊。”
“什么身份?”
“千灯不知。”
齐州于悄悄将康侯的话告诉刘四娘,她认为这条件对谁都有利,毕竟路途中多一个拖后腿的家伙便是灾难。土屋住不下这么多人,他们在城中寻找合适的落脚点。
八位外乡人的出现引起不少康国百姓的瞩目,特别是仁,他的野武族人外表在康国无疑是让人远观的存在。胆子大点的孩子一路跟在他脚后,惊叹比他们个子还高的弓。
刘四娘同样是令康国百姓愣在原地的人,她的满头白发被人议论,有人猜测她是因为咒术而活了这么久,或吃了人。
“吃吃吃,吃你死人头!”刘四娘朝百姓大吼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