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
《时代周刊》的样刊被狠狠地摔在橡木办公桌上,封面正是那张“西贡时刻”的照片。
照片上,大使菲利普·哈比卜仓皇攀爬直升机的狼狈身影,被放大到了极致,标题只有一个词——“陨落”。
“陨落?他们居然敢用这个词!”
约翰逊总统的咆哮在房间里回荡,他那张德州人特有的粗犷面孔涨得通红。
“国防部,中情局!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最坚固的使馆,会变成一个任人进出的菜市场?”
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充满了疲惫:
“总统先生,初步报告显示,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多点同时发动的袭击。敌人……他们渗透了南越的防卫体系。”
“渗透?我们每年给南越几十亿美元的援助,他们就是这么回报我们的?”
约翰逊的手指几乎要戳穿那本杂志,
“我要看到反击,立刻!马上!把越南炸回旧石器时代!我不管用什么代价!”
在场的将军和政客们,第一次从总统身上感受到了恐惧——不是对敌人的恐惧,而是对失败的恐惧。
这张照片,已经动摇了“伟大美利坚”的根基,让国内风起云涌的反战浪潮,找到了最完美的宣传海报。
“总统先生,”中情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打破了沉默,“我们或许……应该将注意力从单纯的军事报复上,稍微移开一点。”
他递上一份简报。
“一周前,我们部署在北极圈的监听站,捕捉到一次规模异常的无线电。同时,一颗气象卫星在经过白令海峡时,传回的数据出现无法解释的干扰。”
约翰逊总统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理查德,我现在关心的是越南的猴子,不是北极熊!我需要一个能堵住《纽约时报》那帮混蛋嘴的胜利!”
“可是,总统先生,”赫尔姆斯仍然坚持己见,
“我们的分析师认为,这种规模的干扰,可能与大型舰队有关。虽没有直接证据,但结合我们在东海联盟内部线人的情报……他们似乎正在进行一次代号‘长城’的绝密行动。”
“够了!”总统打断了他,
“又是可能、似乎,我要的是确凿的情报!把所有资源都给我集中到东南亚!我要知道东海联盟究竟给越南人提供了什么?我要让他们一起陪葬!”
赫尔姆斯的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他收回了那份简报,上面用红笔圈出的“白令海峡”和“古巴”两个词,根本没人关心。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越南那片燃烧的丛林所吸引。
没有人注意到,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以北的狂暴西风带。
天空和海面都是铅灰色,能见度不足五百米。巨浪一次次地砸向舰队,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任何常规舰队都会在这种“航行禁区”寸步难行。
但三艘庞然大物,却如履平地。
应龙号的舰桥内,温暖而稳定,听不到一丝风浪的咆哮。
舰长秦川,正在看海图。一条红色航线,从东海联盟的北方不冻港出发,贴着北极圈边缘,穿过白令海峡,然后沿着美洲大陆西海岸,一路向南延伸,最终目标,直指加勒比海。
“报告气象数据。”
“报告舰长,我们正位于11号风暴中心,风力12级,浪高15米。所有水面侦测雷达已失效,美军反潜巡逻机不可能在这种天气起飞。我们依然处在安全中。”
“很好。”
一名穿着中山装,气质儒雅的参谋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杯热茶。
“老秦,我们用一场震惊世界的攻势,把约翰逊的目光吸引到了西贡。现在,全世界都以为我们的力量在陆地上,在那些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身上。”
秦川接过茶杯,看着海图上那个名叫“古巴”的岛屿,略有所思。
“他们很快就会明白,游击队只能让他们流血,而我们……是来掐脖子的。”
这次远航,是东海联盟酝酿已久的“对等威慑”计划。越南战争是完美的战略欺骗,它让美利坚相信,东海联盟只是一个擅长陆战的陆权集合体。
而这三艘融合了最前沿科技的战舰,才是东海联盟真正的獠牙。它们没有选择横渡太平洋,而是选择了这条最危险、也最不可能被发现的极地航线。
“命令各舰,”秦川放下茶杯,下达指令,
“通过巴拿马运河以西500海里转向点后,舰队进入无线电静默。预计72小时后,抵达圣地亚哥港外海。”
“是!”
参谋看着海图上,代表舰队的蓝色箭头,离那个象征着美国“后院”的加勒比海越来越近,轻声说道:
“当龙旗在哈瓦那升起时,世界才会真正听懂我们的声音。”
古巴,圣地亚哥港。
菲德尔·卡斯特罗,紧了紧身上洗得发白的橄榄绿作训服,他的目光死死盯着海平线尽头。
他身旁,代号“雪茄”的东海联盟军事顾问,一个身形笔挺的中年男人,递过来一支古巴雪茄。
“菲德尔同志,我们的未来,来了。”“雪茄”的声音平静无波。
话音刚落,海天相接处,出现了三个漆黑的斑点。
斑点越来越大,逐渐拉伸成三道轮廓。
港口内外,数万名古巴民众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整个圣地亚哥。他们高喊着“革命万岁!”,挥舞着古巴的孤星旗。
但很快,欢呼声中夹杂了一丝困惑与敬畏。
因为那三艘领头的巨舰,外形太过陌生,太过恐怖。
它们通体漆黑,舰体线条简洁流畅,却充满了力量感。没有旧式战列舰繁复的副炮和高耸的舰桥,只有三座沿中轴线布局的巨大炮塔。
“那是……什么?”卡斯特罗身边的革命同志忍不住问道。
“应龙号重型巡洋舰,专门为了敲碎硬骨头而生。”
随着巨舰缓缓驶入刚刚扩建完毕的深水港,人们才真正看清那三联装炮塔的口径。
一面绣着金色神龙的深蓝色龙旗,与古巴的孤星旗一起,在莫罗城堡的旗杆上并肩升起,被海风吹得呼呼响。
与此同时,数百公里外,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海军基地。
美利坚大西洋舰队司令部。
“萨特利”号驱逐舰的巡逻报告,正通过电传打字机,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打印出来。
咔、哒、咔、哒……这声音,成了房间里唯一的声响。
“11:32......古巴南部海域,遭遇不明舰队。数量庞大,目测主力舰三艘,护航舰八艘......”
“无法识别舰型,非苏联设计......舰艏悬挂,东海联盟龙旗......”
一名年轻的参谋军官,看着打印出来的字条,脸色煞白。
舰队司令哈里·费尔特上将,一位经历过太平洋血战的老将,一把从他手中夺过电报纸。当看到“东海联盟龙旗”这几个字时,当即愣了几秒。
“光学测绘!雷达信号!给我数据!”他对着通讯器咆哮。
很快,第二份电报传来。
“主力舰尺寸远超我方,主炮构型......三联装,目测口径不小于200毫米......”
费尔特上将觉得一股寒气直冲头顶,他冲到加勒比海海图前,一把夺过参谋手里的红色铅笔,划出了几条线。
第一条线,从圣地亚哥港,指向迈阿密。直线距离,不足600公里。
第二条线,指向墨西哥湾油田。巡航半径,完全覆盖。
第三条线,指向新奥尔良,美利坚南方最大的港口。
第四条线……他深吸一口气,笔尖重重地落在了地图的咽喉之处——巴拿马运河!
铅笔“啪”的一声,从他颤抖的指间滑落。
“上帝啊……”
费尔特上将失魂落魄地靠在海图桌上,喃喃自语。
“他们……他们把一支舰队……一支远超我们的舰队,直接开进了我们的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