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卿额头上全是汗,两人谁都没有再说话。
过了半晌,约翰逊深吸一口气,坐回椅子上:“还有多少时间?”
“根据CIA的报告,”国务卿翻开文件夹,“东方人的第二批援助物资下周到港。包括钢铁厂设备、炼油厂设备,还有500名技术专家。”
“一旦这些工厂全部投产,阿根廷的重工业体系就建起来了。到那时候,魏地拉在军队里的威望会更高,我们再想动手……”
“那就别等了。”约翰逊打断他。
“您的意思是……”
“B计划。”约翰逊眯起眼睛,“启动B计划。”
国务卿犹豫了一下:“总统先生,军事行动的风险很高,如果失败……”
“不会失败的,”约翰逊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档案,扔给国务卿,“马塞拉那边怎么样了?”
国务卿翻开档案,上面是阿根廷海军司令埃米利奥·马塞拉的详细资料。
“海军司令对魏地拉的亲东方政策很不满,尤其是化肥厂投产后,陆军拿到了大量政治资本,海军被边缘化了。”
“马塞拉跟五角大楼的关系一直很好,他在西点军校受过训,他的三个儿子都在美利坚读书。”
“很好。”约翰逊点点头,“告诉兰利,给马塞拉开个价。”
“什么价?”
“他想要什么?”
国务卿翻了翻档案:“根据我们的情报,马塞拉最想要的是航母。阿根廷海军现在只有二战时期的旧驱逐舰,他一直想建立一支真正的远洋舰队。”
“那就给他。”约翰逊说得很干脆。
“总统先生,一个航母战斗群,至少需要……”
“我知道要多少钱!但如果让东方人在南美站稳脚跟,我们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阿根廷只是开始,亨利。巴西、智利、秘鲁……整个南美都在看着。如果魏地拉成功了,其他国家会跟着学的。”
“到那时候,我们的后院就真的起火了。”
国务卿沉默了,总统说的是对的。
“我明白了,”国务卿合上文件夹,“我会联系兰利。”
“动作快一点,”约翰逊看着窗外,“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布宜诺斯艾利斯,海军俱乐部。
夜幕降临,拉普拉塔河上倒映着城市的灯光。
马塞拉上将站在俱乐部的露台上,手里端着一杯威士忌,看着河面上那几艘老旧的驱逐舰。
那些军舰都是二战时期从美利坚买的二手货,最老的一艘已经服役四十年了,锅炉经常熄火,主炮也打不准了。
阿根廷海军,南美第三,世界排不上号。
马塞拉攥紧了酒杯。
“上将阁下。”身后传来声音。
马塞拉回头,看到一个穿花衬衫的美国人走过来,手里端着两杯酒。
威廉·凯西,CIA布宜诺斯艾利斯站长。
“凯西先生。”马塞拉语气冷淡。
“将军,打扰了,”凯西递过去一杯酒,“我想跟您聊聊。”
“聊什么?”
“聊聊阿根廷的未来。”凯西在旁边坐下,“魏地拉总统最近跟东方人走得太近了。”
马塞拉没说话,喝了一口酒。
“化肥厂、拖拉机厂、钢铁厂……”凯西压低声音,“再这样下去,阿根廷会变成什么样,您心里清楚。”
“那又怎样?”马塞拉冷冷道,“至少老百姓有化肥用了,农场主有拖拉机开了。”
“但军队呢?”凯西直视着他,“陆军拿到了东方人的装备订单,空军拿到了飞机维修合同,海军呢?海军拿到了什么?”
马塞拉的手指捏紧了酒杯,这正是他最憋屈的地方。
魏地拉跟东方人签的那一堆协议里,涉及陆军的项目有十几个,涉及空军的有五个,涉及海军的——零。
“东方人没有航母,”凯西继续说,“他们给不了您想要的东西,但华盛顿可以。”
马塞拉转过头:“什么意思?”
凯西放下酒杯,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马塞拉面前。
“如果您能让阿根廷重回正轨,五角大楼愿意向您出售一个完整的航母战斗群。”
马塞拉来了兴趣,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他。
“包括什么?”
“航母一艘,护卫舰四艘,驱逐舰两艘,补给舰一艘,潜艇两艘。”
马塞拉的呼吸急促起来。
有了这个,阿根廷海军能一跃成为南美第一,甚至能跟英国皇家海军掰掰手腕!
“价格呢?”马塞拉问。
“友情价,”凯西笑了,“15亿美元,分十年付清,年利率3%。”
这个价格简直是白送,一艘航母的造价就超过20亿美元。
“条件呢?”马塞拉不是傻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很简单,”凯西靠在椅背上,“让阿根廷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您的意思是……”
“魏地拉总统身体不好,”凯西意味深长地说,“也许他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马塞拉明白了,这是让他政变。
“我需要时间考虑。”马塞拉站起来。
“当然,”凯西也站起来,“不过我提醒您,东方人的第二批援助物资下周就到港了。钢铁厂、炼油厂,还有500名技术专家。”
“到那时候,魏地拉在军队里的支持者会更多。陆军、空军、甚至一部分海军军官,都会站在他那边。”
“留给您的时间窗口,只有一周。”凯西说完,转身离开了。
马塞拉站在露台上,看着河面上那些老旧军舰,又看了看手里的文件。
文件上,航母的照片格外显眼。
东海联盟驻阿根廷大使馆,三楼密室。
“头儿,鱼咬钩了。”
赵铁把一卷录音带放在陈翰笙桌上,又放下一份监听记录。
陈翰笙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
录音里传来凯西和马塞拉的对话,一字不落。
“航母战斗群?”陈翰笙摘下耳机,笑了,“美国人这次还真舍得下血本。”
“那咱们怎么办?”赵铁问,“也给魏地拉送军舰?”
陈翰笙摆摆手,“咱们哪有航母送人。而且就算有,也不能送。”
“为啥?”
“送了就中了美国人的计了,”陈翰笙点了根烟,“美国人巴不得咱们跟阿根廷军方扯上关系,这样他们就能炒作东方军事威胁论,把整个南美都吓回他们怀里。”
“那怎么办?眼睁睁看着马塞拉政变?”
“当然不能。”陈翰笙吐出一口烟,“把这份录音,不小心泄露给魏地拉。”
赵铁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让他先下手为强?”
“对,”陈翰笙弹了弹烟灰,“告诉魏地拉,马塞拉要造反了。让他在海军动手之前,先把马塞拉拿下。”
“可是这样一来,魏地拉会不会怀疑咱们的情报来源?”
“不会,就说是从CIA内部的反战人士那里弄到的。美利坚国内现在反战情绪高涨,这个理由说得通。”
“而且,”陈翰笙站起来,走到窗边,“魏地拉现在正需要一个立威的机会。”
“化肥厂投产后,他的支持率虽然上来了,但军方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大。马塞拉只是个代表,背后还有一堆人在看着。”
“如果他能借这次机会,把海军里的反对派一锅端了,反而能稳固他的地位。”
赵铁竖起大拇指:“高啊头儿。”
“这不叫高,”陈翰笙掐灭烟头,“这叫顺势而为。”
“那万一魏地拉下不了手呢?”
“下不了手?”陈翰笙转过身,眼神变冷,“那就不配做阿根廷总统。”
“去办吧。记住,要做得隐蔽一点,别让人查到咱们头上。”
“明白。”
赵铁拿起录音带,转身出去了。
第二天清晨。
总统府,魏地拉的办公室。
“总统先生,有客人来访。”秘书敲门进来。
“谁?”
“东海联盟使馆的赵大使。”
魏地拉挑了挑眉:“让他进来。”
赵铁走进办公室,脸色严肃。
“总统先生,我们截获了一份情报,”他把一个密封袋放在桌上,“您必须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