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说得对!我们很多商人都在抱怨,说我们错过了这场赚钱的盛宴!”
“美国人只是提前花了未来的钱,只要他们的工业能跟上,这就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我们应该放松信贷,鼓励消费!不然,全世界的资本都要被纽约那个无底洞吸干了!”
一时间,会议室里嗡嗡作响,附和声此起彼伏。质疑、贪婪、焦虑,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毕竟美利坚的模式,比他们辛辛苦苦搞生产轻松多了。
就连一直对李云飞无比信服的陈康年,眼中也闪过一丝动摇。
他们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工业帝国,但现在,这个帝国似乎正在被一个更光鲜、更具诱惑力的金融魔法所超越。
李云飞始终没有说话。
他只是缓缓抬起头,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
“你们说,美国人是在透支未来?”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落在北美大陆的位置。
“不。他们不是在透支未来。”
“他们是在制造一颗炸弹。一颗用全世界的贪婪和欲望作燃料,足以炸毁我们这个黄金时代的……金融炸弹。”
李云飞的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死寂一片。
“金融炸弹?”郑海森第一个打破沉默,苍老的脸上写满了不解与质疑,
“统帅,这个说法,太过危言耸听了。这只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虽然是提前消费,他们最终还是会还的啊!”
“新模式?”李云飞转过身,一一扫过迷茫的众人,
“当一个国家的失业工人,都能借钱买一辆福特汽车;当所有人都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有钱;当信贷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实体财富的增长速度……郑老,告诉我,这不是炸弹,是什么?”
“这不是繁荣,这是泡沫!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骗局!当音乐停止时,所有在这场狂欢中起舞的人,都将被炸得粉身碎骨!”
这番话振聋发聩,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寒意。但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理智往往不堪一击。
“可是统帅,我们的出口已经停滞了!再不跟进,我们的工厂就要停工,工人就要失业!”陈康年焦急地站了起来。
“那就让他们停!”李云飞斩钉截铁。
他回到主位,环视全场,用一种近乎独裁的语气,下达了一系列让所有人头皮发麻的命令。
“命令一,联盟银行即刻起收紧,任何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对美信贷投资!”
陈康年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这等于给狂奔的经济列车踩下急刹车!
“命令二,五商司及所有海外分部,立刻抛售手中持有的美元、英镑证券!所得资金,全部换成黄金!买不到黄金,就买石油、买矿山、买土地!”
“哗啦——”一名年轻官员手边的茶杯失手滑落,摔得粉碎。
抛售所有美元资产?这无异于向全世界宣布,东海联盟不看好美利坚,甚至不看好整个旧世界!这是在公然宣战!
“命令三!”李云飞的声音愈发冰冷,
“暂停‘联盟世界开发银行’对盟友外的一切低息贷款项目!所有资金,用于建立战略储备仓库!我们要储备足够联盟使用三年的粮食、药品和关键工业原料!”
郑海森猛地站起,椅子被带倒在地。他浑身颤抖,指着李云飞,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这是自毁长城!这是在用自己的刀,砍断联盟伸向世界的血管!
“统帅!三思啊!”
“这会引起恐慌的!我们的经济会衰退的!”
“您这是在拿联盟的未来做赌注!”
反对的声浪如同潮水般涌来,整个会议室彻底失控。
李云飞冷冷地看着这一切,一言不发。他知道,仅靠威望已经无法说服这些被“黄金时代”冲昏头脑的功臣。
他需要一把更锋利的刀。一个能将那个金融炸弹的内部结构剖开,展示给所有人看的人。
当晚,总督府书房,灯火通明。
李云飞否决了秘书处推荐的所有资深经济学家名单。他要的不是经验,而是一双没有被现有框架束缚的眼睛。
“给我接通人事档案库,权限‘S级’。”他对着内线电话命令道,
“搜索最近三年,所有从海外顶尖学府归国的经济、金融、数学专业人才。我要看他们所有的论文和评估报告。”
他需要一个头脑,一个全新的声音,来组建一个直属于他本人的金融分析小组。
这个小组,将成为他洞察未来、驾驭风暴的眼睛和利剑。
代号——“麒麟”。
筛选持续了整整一夜,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一份档案被李云飞抽了出来。
档案的主人,叫伍钧,二十八岁。
照片上的年轻人戴一副眼镜,眼神平静而锐利,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思想激进。
最吸引李云飞的,不是他耀眼的履历,而是他归国后提交的一份自愿撰写的报告。
报告的标题很简单:《关于近期北美消费信贷异常增长的风险警示》。
这份报告因为观点过于“骇人听闻”,被联盟财政部当做“青年学者的臆想”而束之高阁。
“就是他了。”李云飞的指尖在“伍钧”几个字上轻轻敲了敲。
一小时后,这位年轻的天才,被带到了李云飞的书房。
没有客套,李云飞将那份被否决的报告推到他面前,开门见山:“财政部认为你疯了,你怎么看?”
伍钧扶了扶眼镜,平静地回答:“统帅,不是我疯了,是世界疯了。”
“很好。”李云飞点点头,
“现在,我以联盟最高统帅的名义,命令你担任‘麒麟’小组的负责人。我需要你用最快的时间,拿出最精准的推演。告诉我,那颗炸弹,什么时候会爆?我们又该如何从废墟中,捡起整个世界?”
伍钧的眼中,瞬间有了亮光。他知道眼前这个男人,是整个世界唯一能听懂他“疯话”的人。
他深深鞠躬,语气狂热而坚定:
“统帅,不需要等。报告,我已经写好了。”
他从随身的包里,取出另一份更厚、更详尽的报告,双手呈上。
《论全球资本主义内爆周期,与联盟的最终机遇》
李云飞翻开第一页,没有复杂的理论,只有一个用无数数据构建出的模型,和一个清晰的结论:
“根据模型推演,这场由信贷泡沫驱动的虚假繁荣,其崩溃的临界点,将在29个月到35个月后到来。届时,全球经济将陷入史无前例的大萧条。”
“而东海联盟……”
报告的最后,伍钧用加粗的字体写道:
“唯一的机会,是在世界末日那天,扮演最后的银行家,用我们手中的黄金和产能,去收购一个……被打碎的星球。”
李云飞的指尖微微颤抖。
他抬起头,看着窗外那个看似繁荣和平的世界,眼中闪过一丝怜悯,和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大戏,要开场了。
但李云飞的三道命令,像三颗深水炸弹,在东海联盟平静的黄金海面下引爆了剧烈的暗流。
命令下达的第二天,巴达维亚证券交易所开盘即墨绿色,工业、航运、金融板块全线暴跌。无数商会会长、银行家的电话几乎打爆了财政总长陈康年的办公室。
“疯了!统帅疯了!”
“这是经济自杀!我们正在亲手扼杀这个黄金时代!”
“全世界都在冲锋,只有我们在后退!东海联盟的信誉将在一天之内破产!”
报纸的头版头条,不再是歌功颂德,而是用触目惊心的标题质问着统帅府的决策——《统帅的铁腕,还是联盟的镣铐?》
可无论外界如何风雨飘摇,统帅府大门紧闭。
李云飞对所有的求见和质询,只回复了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