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李云飞要求的“更大自主权”和“暂缓入朝觐见”,到了杨昌嘴里,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李云飞深感南洋局势复杂,责任重大,唯恐一旦离任,宵小作祟,有负圣恩。故而恳请陛下体谅其一片苦心,准其……便宜行事,继续为国分忧,待海疆彻底安定,再入朝叩谢天恩!”
一番话说完,杨昌重重叩首,额头与冰冷的金砖碰撞,发出一声闷响。
大殿内,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那几口箱子里溢出的金银光芒,在幽暗的殿堂中闪烁不定,晃得人眼花。
龙椅上,皇帝那一直紧绷的嘴角,似乎……微微松动了一丝。
“唔……”一声低沉的鼻音,从龙椅上传来,打破了凝固的空气。
皇帝那一直垂放的手指,开始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龙椅的蟠龙扶手。
“咚……咚……咚……”
李云飞的桀骜,他岂会不知?那简直是把“反骨”二字刻在了脑门上!
但……皇帝的目光,不自觉瞟向了那些晃眼的财货,又想起了杨昌口中那“船坚炮利,诸夷丧胆”的描述。
一把刀,一把足够锋利的刀。
用好了,可以替朝廷扫平那些烦人的西夷,更能开辟一条源源不断的财路……
这买卖,似乎……划算?
就在这时,几个平日里就主张开海的“开明派”官员,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出班附和:
“陛下圣明!李云飞虽有小过,然其心尚可嘉,若能善加招抚,必能为我朝一大助力!”
“是啊陛下,如今国库空虚,若能借此开辟海贸,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殿堂之上,那些原本喊打喊杀,唾沫横飞,恨不得立刻将李云飞千刀万剐的声音,在金钱的诱惑和“实用”的考量下,竟真的……小了下去。
只有皇帝指尖敲击龙椅扶手的声音,还在不紧不慢地回响着。
他会如何抉择?
是雷霆震怒,将这胆大包天的李云飞连同巧舌如簧的杨昌一同碾碎?
还是……按下那份忌惮,握住这把双刃剑?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那些食古不化的极端保守派,以及背后代表着沿海士绅利益的官员们,岂会善罢甘休!
他们依旧捶胸顿足,痛斥李云飞“名为商会,实为巨寇!”
“拥兵自重,形同割据,图谋不轨!”,强烈要求朝廷立即发兵征讨,剿灭此人!
其中,跳得最凶的,便是兵部左侍郎孙庭!
此人是先前倒台的兵部尚书张麟的得意门生,为人刚愎自用,极端仇视一切海外势力,视李云飞为眼中钉、肉中刺!
此刻正四下串联,准备在朝堂再掀起一场围剿李云飞的狂风暴雨!
“孙庭……”
马尼拉,林倩倩看着从兵部线人那里传来的最新密报,嘴角冷笑着。
她拿起笔,在写有孙庭名字的密信上,重重画了一个叉!
随即,又批下两个字:“清除!”
仅凭杨昌的美言和金钱,还远远不够:必须,下猛药!
数日后的一个深夜。
兵部左侍郎孙庭,刚刚参加完一场秘密宴饮。
席间,众人痛饮怒骂,商议着明日如何在朝堂上联手发难,将杨昌和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李云飞彻底打倒。
此刻,他带着七分酒意,乘着轿子,晃晃悠悠的返回府邸。
轿子行至一条僻静无人的小巷。
巷子两旁是高高的院墙,月光也被天上的乌云切割得支离破碎。
突然!几道黑影,悄无声息从天而降!
“噗!噗!”
轿夫和跟在旁边的几个家丁,连一声惊呼都来不及发出,喉咙便被冰冷的短刃瞬间切开!
温热的鲜血,如同喷泉般溅射在轿壁和冰冷的青石板上!
“嗯?”轿中的孙庭察觉到异样,酒意瞬间醒了大半。
他刚要探出头大声呼喊——一只铁钳般的大手,已经死死掐住了他的咽喉!
“呃!呃啊——!”
他双目圆睁,眼球几乎要从眼眶里凸出来!
突然,剧痛!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从胸口传来!
他艰难地低下头,只看到一柄黑沉沉的匕首,整个刀身都没入了胸膛,正中心脏!
他甚至没看清凶手的脸,视野便迅速被无边的黑暗吞噬。
满腔的惊恐、不甘和愤怒……最终化为一片死寂。
黑影们动作麻利,如同配合了千百遍,迅速清理血迹。
现场伪装成孙庭酒后失态,强行自己骑马,结果不慎坠马,被受惊的马匹踩踏致死的假象。
做完这一切,几道黑影再次如青烟般,融入了夜色中。
第二天,天刚亮,几个仆人在巷子里发现了一夜未归的老爷。
兵部左侍郎孙庭“意外”暴毙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
朝野震动!京兆尹和刑部的人反复勘察现场,所有“证据”都指向“意外失足”。
但,谁信?
孙庭是什么人?是朝中强硬打压东海联盟的急先锋!是刚刚还在上蹿下跳,准备掀起新一轮弹劾浪潮的领头羊!
怎么就这么“巧合”地死了?
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
那些前几日还跟孙庭一起叫嚣,要剿灭李云飞的保守派官员们,此刻像被当头泼了一盆冰水,从头凉到脚,一个个噤若寒蝉!
难道……难道那个远在万里之外的“南海之王”,他的獠牙,已经悄无声息地伸进了京城?
就在朝野因孙庭之死而议论纷纷,风声鹤唳之际。
杨昌再次入宫,向皇帝提交了关于东海联盟的最终考察报告。
报告中,他再一次不厌其烦地陈述了李云飞的“赫赫战功”、“拳拳报国之心”,以及东海联盟那不容小觑的实力和巨大的“可利用价值”。
对于李云飞那些“僭越”的要求,他则解读为“年轻人急于为国分忧,忠心可嘉,手段或有粗疏,尚可雕琢”。
最终,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对李云飞及其东海联盟,宜“暂行安抚,徐图控制”。
先承认其既得利益,授予一些不痛不痒的虚衔名分,以示皇恩浩荡,安抚其心。
然后再逐步派遣官员,渗透其中,加强监管,并设法将其核心武装力量,一点点纳入朝廷的掌控之中。
龙椅上的皇帝听完,又低头看了看那份“诚意满满”的贡品清单,以及那份关于孙庭“意外身亡”的奏报。
“拟旨!”皇帝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李云飞忠勇可嘉,屡建奇功,特授其‘靖海将军’衔,食二品俸,赐金千两,绸缎百匹……”
“另,命礼部尚书张大人为钦差,率御林军一千,携朕旨意,即刻前往东海,宣旨安抚,并考察其海防事宜。务必让李将军感受到朝廷的恩宠与器重。”
皇帝的算盘打得精明,明面上是安抚和赏赐,
暗地里,这三千御林军和礼部尚书,既是“恩宠”的象征,也是一种震慑和试探。
他要看看,这李云飞,究竟是龙是蛇?
圣旨一下,京城再次震动。只是这一次,风向似乎变了。
那些原本弹劾李云飞的官员,见风使舵,纷纷改口称赞李将军少年英才,国之栋梁。
而那支浩浩荡荡,代表着皇恩浩荡的船队,也即刻启程,向着东海进发。
海风带着咸腥味儿,拂过东海联盟总部新建的“承恩殿”。
殿前广场,死寂一片。
香案上,青烟袅袅,李云飞一身二品总兵的猩红官袍,三山帽檐下的脸,绷得像块铁板。
腰间的御赐宝剑,冰凉的触感透过衣衫,直往骨头缝里钻。
他身后,林倩倩、铁柱、郑大海、李敢当……
一张张熟悉的脸,努力挤出“恭敬”,可那攥紧的拳头,还有眼角的轻微抽搐,把心底的滔天巨浪,出卖个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