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十郡,安平国居于中腹,曹丕安排贾信经营安平,可见对其信任。
贾信也不负曹丕厚望,短短数月间,便掌握了安平国的军权,还为曹丕安置好了两千私兵。
这些私兵都是河间之乱时收拢的,俱是精锐。本来曹丕没想养这么多的士兵,可是曹祜的崛起让他有了极大地危机感,养些私兵也是有备无患。
三月十三日,任览前去邺城告发曹丕的第二日。
这天早上,贾信府上来了一个年轻人,名叫宋钧,此人乃是安平国的典农主簿。
宋钧是兖州济阴郡人,年二十出头,为人轻佻,素来浪荡,颇有恶名。其父阵殁于赤壁,有大功,宋钧这才得了一个典农主簿的小官。
贾信认识宋钧,但并不以为然。
可宋钧一开口便道:“贾将军,祸事矣,任览此贼,背叛了三公子。”
贾信被宋钧说得一头雾水。
“宋钧,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
“不瞒贾将军,小人是三公子安插在安平国的密谍,职责便是监视贾将军和两千私兵的。”
贾信听得,心中一震。
“公子本来命任览运一批铠甲和弩具前来信都,没想到负责押运的任览、周成二人,竟然前去告密。”
“公子往信都运铠甲、弩具做什么?”
“当然是武装军队。”
“我怎么能相信你?”
“贾将军,若非迫不得已,我绝不会来见你。你只要派人控制任览的运粮队,一切便真相大白。”
“你是怎么知道的?”
“运粮队中亦有我们的人。”
贾信还是不信任宋钧,但却有了一丝狐疑,私兵,任览,周成,这些绝不是不知情者能说得出的。
于是贾信扣押了宋钧,而他则亲自赶往成平方向。
行约百余里,贾信终于碰上了任览的运粮队,而运粮队伍里,真的有大批的铠甲和弩具。
贾信一时惊恐万分,连忙审问起押运人选。
任玄年少胆怯,守不住刑,忙不迭地将诸事尽述于贾信,包括曹丕安排他们运武器前往信都,发动兵变,以及任览、周成二人前往邺城告密之事。
贾信听后傻了眼。
他这个坐镇信都,统兵数千的大将,怎么什么都不知道,这算怎么回事?
贾信甚至顾不得亲自押粮,将诸事安排给部下,便返回信都,他得弄清楚此事的真相。
再见宋钧,贾信已经勉强相信了此人。
“宋主簿,到底怎么回事?”
宋钧一摊手道:“我一个小小的主簿,怎么清楚。我接到的命令便是死死盯住将军你,若有反意,立刻设法除之。”
贾信听后,坐到榻上,久久不发一言。
宋钧又道:“从我得知的消息来看,我可能已经猜出事情的大概了。”
“你说。”
“公子意欲安排你们前往邺城,发动兵变,这些铠甲和弩具,就是武装你的利器。只是不知道为何提供物资的靳允知道此事,押送物资的任览知道此事,而偏偏贾将军不知道此事。”
贾信心情也很是复杂,这摆明了是曹丕不信任他。
“咱们怎么办?”
“事已至此,咱们只有两条路。第一,将军只身返回邺城,向丞相说明一切,至于结果,公子被废,将军被杀,上上下下所有人被清洗一遍。”
“那第二条路呢?”
“硬着头皮起事。整个冀州,还有不少公子的人马,咱们在四处举兵,将邺城的兵马调出,给公子创造机会。”
“什么机会?”
宋钧道:“贾将军不会以为,公子只有你这两千人马吧?”
贾信一时语塞。
“让我再想想。”
宋钧建议贾信起兵,贾信难以下定决心。而宋钧也不着急,他相信贾信能想明白的。
贾信派人前往邺城问询,一直未有消息。
如此过了数日,贾信虽然没有做出决定,却是在收拢兵马,发放武器,做着应急的准备。
作为一个人,贾信也怕死。
三月十六日,邢颙来到了信都。
凉茂举荐邢颙前来,是因为邢颙与曹丕关系不错,不会坑害曹丕,可问题是邢颙不认识贾信。
双方初见,邢颙还打着诓骗贾信的目的,请他前往邺城。
贾信却是直接问道:“邢门下,此行是来抓我的吗?”
邢颙也没想到贾信直接说破,只得问道:“贾将军,丞相与三公子有一些误会,需要理清,我此番前来,也是相向将军问清其事。
我与三公子素来交好,绝不会害三公子,还请将军实言。
敢问将军,三公子真的要发动兵变?”
贾信默不作声,邢颙的心却是一沉。
“贾将军,此事既然还未开始,悬崖勒马,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建议将军返回邺城,去见丞相,为三公子分说没有兵变之事。”
“敢问邢门下,我能活吗?”
邢颙一时语塞。
“贾将军,邺城有数万大军,丞相坐镇,起兵作乱,绝无成功的可能。现在回邺城,还可能有条活路。”
宋钧笑道:“邢门下所说的活路,是不是责任都推到贾将军身上,一切都是贾将军一人谋划,意欲谋反,与三公子无关?”
邢颙又是难言。
他就是这么想的。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便是将曹丕和贾信等人彻底的割裂开,无关人的生死已经顾不得了,唯有舍卒保车,保全曹丕,方为上策。
若贾信是小喽啰,他根本不稀得与对方谈,可偏偏贾信非是普通人,手握大军,这件事的关键全在贾信身上。
“贾将军,一切还是要以大局为重。我向你保证,会尽力保证你的安全。”
“你拿什么保证?”
眼看宋钧死缠烂打,邢颙也有些闹了。
“贾将军,你要明白,三公子在,还能为此事周旋,若是三公子出了事,所有人都要掉脑袋。
事到如今,你能指望这几千人马,逆天改命吗?
听我一句劝,三公子素来仁义,你为了三公子而牺牲,他绝不会忘了贾将军的功劳。”
贾信坐在那里,沉默不语,而邢颙则紧紧盯着他。
就在这时,一旁的宋钧突然抽出匕首,一把刺入身侧邢颙的怀里。
【作者题外话】:注:宋钧,魏将,甘露四年监青州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