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奉命去质询曹丕,曹丕当然不会承认谋逆之事,荀攸本就不想参与这些事,也只是应付,质询很快了事,回报曹操也是曹丕言“无此事”。
虽然曹丕矢口否认,可曹操并不相信。
说到底,曹操对曹丕没有太多偏爱。前有悉心培养的曹昂,后有与自己肖像的曹植,聪慧过人的曹冲,曹操确实没有太多理由喜爱这个不讨喜的儿子。
曹丕暂时被羁押在冰井台,每日只供应粗食麦饭充饥。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了安平,可谁也没有想到,先出身的是成平仓。
王朗受命之后,一路直奔成平,很快赶到仓中。
靳允闻听消息,大喜过望。根据桓范之前安排的,他只要此时告发曹丕,将曹丕做的事尽皆供认,便算立下大功了。
桓范曾言,可保靳允为一郡太守。
靳允兴奋地跑到家中,来见桓范,商议面见王朗之事。
只是进入堂上,却见桓范正襟危坐,身后还站着一个不认识的彪形大汉。
“桓郎,这是?”
“靳公,此人乃是龙骧将军麾下骑将北宫勇,凉州第一骑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靳允也没多问,又道:“桓郎,如你所言,邺城果然派人来了,来人乃是谏议大夫王朗。”
“靳公的供书写好了吗?”
“在这里,请桓郎过目。”
桓范拿过一看,拿出笔来,在后面写道“败军之将,不可言勇,负国之臣,不可言忠。范县难后,允屈活十八载,不忠不孝,无言立于天地之间!今以死殉,诚不足赎罪。望丞相怜臣昔日范县微功,以臣骸骨葬于范县母坟之侧,于愿足矣。三月十六日,罪臣靳允书。”
桓范写完道:“靳公看看,我临摹的靳公之字可像?”
靳允观之,一时大骇。
“桓郎,此为何意?”
桓范叹道:“靳公,非我不信你,可此为杀头的买卖,为求保密,我也只能出此下策,还请靳公勿怪。”
靳允哆嗦着说道:“你如何能这般不讲信用?”
“靳公,王朗查完,丞相未必肯信,定将你投入校事府中。以靳公之体,不知能否撑得过校事府的酷刑。何必呢?
再说靳公昔日便犯下大错,今日若是再叛曹丕,世人必以靳公反复无常。
其实当年范县之事,靳公没错,错就错在,此事之后,靳公没有立刻死去。”
靳允愤怒地吼道:“我就该死吗?”
“是!昔日辽西太守赵苞谴人迎母及妻子赴辽西,途经柳城,为鲜卑所虏,作为人质,载以进攻辽西。赵苞不为所动,击败鲜卑军,母、妻皆遇害。
此事与靳公之事,几无区别。
可靳公母亲死后,苟且偷生,为人诟病,而赵苞葬母事毕,呕血而死,世人皆赞其人。
所以当年靳公早在范县不降吕布的时候,路就已经绝了,再拼命向前,也走不动的。”
“已经绝了吗?”
靳允听后,泪水亦是长流。
“是啊,路早就绝了,只是我不愿承认而已。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
桓范,你带着一员骁将在此,看来我是走不了了,你动手吧。”
北宫勇上前,将一截白绫挂到梁上。
“靳公,王朗快来了,请自己动手,给大家保留一丝体面。这次我以祖先之名发誓,必为靳公洗脱昔日屈辱,还以‘义士’之名。”
靳允不想死,可他也知道,逃脱不得,只得黯然地走到桌案上,将头伸入圈索之中。而北宫勇则一脚踢开了桌案。
靳允不断地挣扎,脑海中却浮现出昔日在范县的场景。
当时整个兖州俱乱,他在犹豫之时,等来了程昱。
“闻吕布执君母弟妻子,孝子诚不可为心!······君必固范,我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立也。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
(帮着曹操守住范县,岂是母子俱死能比的。)
······
“靳允,不在乎你母亲的性命了吗?”
他在范县,亲手收到了母亲的首级。
·····
靳允后悔了。
若有来生,他只愿与母亲,老死山林,再不复为官矣。
杀了靳允,桓范和北宫勇匆匆离去,待王朗赶到靳允的官府,便只见房梁上悬着的靳允尸体。
王朗让人将靳允放下,此时靳允已气绝身亡。
这时属下奉上靳允的遗书。遗书内容颇为详实,从他投奔曹丕,到担任成平仓监,帮着曹丕贪墨了数万石粮食,以及参与到曹丕叛乱,不得不自杀之事。
“靳仓监应该是听说王大夫来了,知道事发,不得不自杀的。”
“可是这遗书当是提前写的,否则这么短的时间,如何能写出这么一封详实的遗书来?”
众人各抒己见,王朗叹道:“靳允当是早就心存死志了。卷入这场风波,靳允不想做逆贼,同时要不想告发三公子,除了一死,又能如何。”
王朗让人收敛了靳允尸体,将遗书送往邺城,而他则亲自去查封成平仓,检点物资。
消息传到邺城,众人俱为之一惊。
曹操也是叹息不已。
“昔日靳允守范县,保得范县不失,是有大功的。”
曹操这个人,虽然狠厉,但是对那些难以危害到他的故人,还算可以。他叮嘱将靳允葬回其母坟旁,又命人抚恤其家。
这时河间国突然传信,任览的运粮队为人所袭。
此事的突然发生,让整件事变得越发地波诡云谲。
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再多言,只静等最后的结果。
曹丕还能否有翻身的可能,只看贾信了。
若贾信老老实实地回来,一切尚有转圜的余地,可若是贾信不回来,曹丕怕是要完了。
此时的曹祜也很焦急,但不敢着急。
每次曹操询问他看法,曹祜都是坚决地相信曹丕,绝不对其有丝毫落井下石的行径,唯恐弄巧成拙。
如果紧张的日子过了两日。
三月十七日,原安平国督军,曹丕心腹旧将,偏将军贾信于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扯旗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