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考举(中)
鸣奇2025-07-28 16:282,046

  刘巴在大门口报上姓名、籍贯,领了号牌之后,便被人引入考场中。

  其实曹祜考虑过搜身以防止有人作弊。可是搜身这种事,在义烈的汉朝并不合适,很容易让人感到受了侮辱,弄巧成拙。

  而且考举是第一次,曹祜保证他们没见过题目,搜身也就没太大必要了。

  刘巴手里的号牌是洪字考场25号,他先是被人领到一处门口写着“洪”字的院子,在门口核对了号牌,这才进入。

  入院之后,刘巴才发现,院内房子设计很巧妙。院子有十步见方,沿着院墙是一排房子,呈“回”形,约一步距离隔开一间。每间房子正上方有考号,正好方便寻找。

  房间无门,只是上面伸出一个两尺长顶棚,可以防止潲雨,两侧有木板突出一尺,房间内的人很难看到两侧的士子。

  房间内有榻一张,书案一张。考场很贴心,可能担心天气炎热,每个房间内还放了一盆水,以及一个很大的碗。

  而在院中放着三大桶梅子汤,可供考生饮用。

  刘巴见状不禁点点头。

  目前看来,这场考举有着实用、简便、贴心的特点。由事而看人,说明曹祜这个人,大体是如此的。

  到了巳时,终于开始下发试卷。

  刘巴没想到下发的都是纸张,有些吃惊,今日有上千考生,这么多用纸,左冯翊是怎么提供的。

  刘巴不知道,曹祜虽然不爱发明,但是一些生活必需品,还是有所涉猎的。比如他爱喝茶,所以进行炒茶;为了方便洗刷,发明了大汉版的牙刷和皂角(穿越古代,是不可能发明肥皂的,因为古代没有小苏打,没有氯化钠,这些都是现代工业制品);为了方便擦屁股,改造了纸张。

  于曹祜来说,别的可以忍,擦屁股绝不可以忍。而曹祜又不像别的贵族那般穷奢淫逸,使用绢帛,只能改良适合写字和擦屁股的纸了。

  技术是现成的,只要加大投入,产量自是极大。

  这半年来,左冯翊的纸张生产都快成支柱产业了。房晦也是靠着物美价廉的纸张,打开了各方的生意大门。

  整个考举考五门,所以题目和答题纸都很多。

  刘巴接过卷子,粗略一观,心中却是一惊。他见识过很多考试,可是左冯翊的考试很特别。

  第一科是常识。主要是关于经学、历史、律法、礼仪、地理、五行、舆服、官职等常识性问题,题目不算太难。

  第二科是公文写作,包括诏、诰、表、笺等公文。

  第三科是策论,题目很简单,为国提建议。

  第四科是数学,有数学题目六个。

  最后一科则是选考,分别是律法,民政,百工,礼仪,经学,每个人任选一科。主要考核详尽的业务知识。

  刘巴越看越心惊。

  他本以为只是一些普通的考试,毕竟选一些小吏,能有什么难度,万没想到,左冯翊的考举,甚至比太学的考试还要全面,困难。

  “曹子承,的确是个妙人啊。”

  粗观一遍后,刘巴开始作答。

  常识题目虽然不算难,但量很多,足足有五十道。他刚开始还迅速作答,可写到一半却是发现,试卷上的题目,不像是写的,倒像是拓印上去的。

  刘巴这时又觉得自己在胡思乱想,这怎么可能了。

  因为题量很多,刘巴用了快三个时辰才写完,然后又抓紧写第二科。

  公文是刘巴的强项,历史上刘备登基时所需的各种祷文、诏诰、文书全是刘巴起草的。

  只是第二科的题目实在太多。

  刘巴本以为三天太长,现在才发现,时间却是有些赶了。

  公文科中,告是《高皇帝即位告天文》,诏是《文皇帝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诏》,诰是《以曹祜为侍中诰》,表是《曹祜拜侍中谢表》。

  判语更是有五道,出使不复命;漏用官印;诈冒给路引;出纳官物有违;私借官车船。

  (了解科举考试内容的就会知道,书呆子是考不上进士的。能考上的,真的是精英。)

  今日并未做完,已经入夜,只能等待明日。

  刘巴看着题目,不禁感叹。若非他做过户曹史、主记、主簿、掾等多个职务,哪里会写这些内容。

  刘巴有些糊涂了,曹祜是想招郡县吏,还是想给天子招郎官?

  今日一整天,刘巴沉浸于答题之中,连饭都没有用,更别说饮梅子汤。倒是给他准备的洗漱水,快喝光了。

  至于热,刘巴甚至忘了。

  次日写完公文,又要写策论。

  对于刘巴来说,这倒是个强项。于是他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一挥而就,文不加点,快到傍晚,便已写完。

  可刘巴并未休息,明日还剩一日,实不敢耽搁时间。

  第四科的数学题六道。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

  “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

  最后一道题目,更是丧心病狂地证明“商高定理(勾股定理)”。

  刘巴自问算学也算不错,可他也只能做出四道题目。如此题目,只怕世上只有刘元卓(刘洪)能答的出来。

  刘巴眼看快到午时,也没敢继续耽搁,只得放弃两道算学题目,改做第五科。

  第五科考得是民政知识,包括地方郡县的通管和单个部门的专管,涉及到户籍、农事、度支、钱谷、贡赋、上计、平准、导官等事,

  幸好他做属吏多年,对此烂熟于心,总算在下午酉时之前,完成了题目。

  此时离着交卷不到一刻钟,至于没能作答的两道数算题目,只能空着了。

  放下笔,坐在榻上,刘巴只觉得身体发软,心力交瘁。他万想不到,三天的考举,简直让他脱了一层皮。

  “曹子承,能设计出这些题目,真是不简单啊。这一次前来临晋,或许没有白来。”

继续阅读:第233章 考举(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