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与杨阜谈妥,西征之事,便迫在眉睫。
虽然诸事都已安排妥当,但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后勤安排,以及留守事宜,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布置妥当的。
杨阜因为担心冀城的情况,先行离开。
曹祜亲自将其送出城。
“义山,此番朝廷与陇右士庶的关系,俱压在了你一人身上。于我来说,是希望大家和衷共济,共同建设好整个陇右的,万不希望,兄弟寇仇,同室抄戈。”
杨阜慨然道:“请大将军放心,此番返回冀城,哪怕粉身碎骨,亦为大将军安定人心。”
“义山,你可万不能粉身碎骨,咱们还要一同兴盛陇右。”
曹祜说完,一时大笑,离别的氛围,也冲淡许多。
杨阜走后,曹祜回到州府,便召集众人。
此番议事,主要是安排留守事宜。
别驾张既,已经被曹祜任命为汉阳郡太守,督汉阳永阳南安陇西四郡事,总领粮道诸事,算是陇右未来的行政总负责。其他重臣,辛毗、傅干、丁尊、夏侯尚随军,陈群、高柔、李孚等人,各有差遣,因此留守之人则被安排为军师王朗和长安令刘靖。
王朗作者幕府一号人物,什么都能管,可具体之事,什么又都不管,曹祜也没给他太多权力,因此这一次,刘靖这个小小的长安令,倒是要独当一面了。
安排完诸事,曹祜便问道:“军政诸事,可还有疑问之处?”
众人俱是不言,而是看向刘靖。
刘靖只得上前说道:“大将军,此番军队,粮草,以及其他出征的各项物资,俱已准备妥当,唯有一事,尚有欠缺。
敢问大将军,大军出征,为何要筹集大批的树苗,柏树,胡杨,沙柳,云杉等树木,需求竟高达十数万棵?”
曹祜笑道:“可是树苗难以筹集?”
“一方面树苗确实筹集困难,搜遍整个三辅,也未必能筹集到数十万棵。其次,此举将会大大增加我军的后勤供应的困难。”
“文恭,诸位,我也算领军多年之人,难道会给自己找麻烦?此番携带大批树苗,实乃治河。”
“治河?”
众人听后,更是狐疑。
“诸位可知,大河之水,为何是黄的,河中泥沙,为何有如此之多?”
谁也没想过黄河水为何多,更没想过泥沙为何多,因为这是自古以来的事。
刘靖道:“大河流经之地,皆是黄土区域,这些黄土,质地松软,大河流水和暴雨冲刷河岸,带走了大量的黄土。”
“没错!那为何又有泾清渭浊的说法?又为何渭水淤积,以致无法行船?”
这时刘靖也说不上了。
“乃是因为,渭水沿岸,有着大量人口,河岸树木几乎被砍光,以致无法涵养水土,河岸被冲刷严重,最终大量泥沙入河,导致渭水浑浊淤积。
而泾水沿岸,人口较少,树木破坏较轻,泥沙入河量少,所以河水较清。”
众人听后,更加糊涂,不知曹祜之意。
曹祜见状,让人将他准备好的两块板子拿到堂上,又搬来两大盆水。
两块板子上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黄土,其中一块板子上面,覆盖着一层草皮。
“无论是关中,关北,陇右,还是河西,我们脚下的都是黄土。黄土透水性较强,最易被冲刷。”
曹祜让人将两块板子斜放在盆上,向众人问道:“如果我往两块板子上倒水,大家觉得,哪个盆里的水更加浑浊?”
“没有草的这个。”
曹祜没有判断对错,而是问道:“为什么?”
没人能回答。
曹祜便让人往板子上面倒水,刚开始黄土都没有松动。之后水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没有草的那块板子上的黄土,很快被冲出一道沟,然后有大块的土掉到水中,将一盆水染得浑浊不堪。
而那块有草覆盖的板子,上面的黄土只被冲刷了一小部分。
在场的一些人有些恍然,当然也有一些人,直到现在,还是看不明白曹祜的意思。
“情况一目了然,上面没有草木覆盖的黄土,很容易的便被冲刷走,而上面有草木覆盖的黄土,则顶住了水的冲刷。
这说明什么。
如果大河两岸的河堤之上,载满了树木,就能保护河道两侧的黄土,减少河水和雨水的冲刷。
所以,我才让你们准备大批的树苗。
此番大军西进,要沿着渭水等河道,一路载重树木,保护河道,誓要见到渭水变清的那一日。
而且栽种树木,不仅仅是涵养水土,保护河道。
凉州之地,风沙大,雨量小,以致土地贫瘠,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说法。若是凉州之地,到处都是树木,西北来的风沙,便会被一层层的阻挡。
那样我们的凉州,到了春天,才会真的吹度玉门关。”
刘靖听后,立刻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大将军此举,乃是顺天应民之道,千秋万代的大计策。
大将军请放心,大将军出陇关,沿河遍载树木,关中五郡之地,亦当效仿,定让关中河岸,尽是绿色。”
曹祜又道:“这天下是我们的,更是子孙的,为子孙计,便要看得长远。我记得《荀子》中说,关中‘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昔日潼关周围有桃林‘广阔三百里’,长安周围有‘陆海’之说。
而今日呢?
自前汉定都长安,大兴土木,砍伐树木,大量的树木被砍光,到了前汉末年,长安附近像样的树林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这样下去,再不过百年,关中便将无树可伐,到时候没有木头,如何建房,没有树枝,如何生火。
那样关中就要完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种树,发动百姓种树。
传令下去,凡砍树之人,伐一大木,须当种一树苗;更要鼓励百姓,多种植树木,年种树五棵以上,树木纯活,可抵徭役十天。
我希望,百年,千年之后,关中依旧如今日这般,繁茂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