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郡两大祸患,一为胡虏,二为豪强。
相较于胡虏可以招抚,反倒是豪强,是官府必须要除掉的对象。
事情有些违反常理,却是没办法的事。官府和豪强要相互争夺土地和人口,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曹祜在离开安定郡之前,便有心帮着徐邈解决豪强问题。
相较于豪强,官府唯一的优势便是刀了。
此时苏则尚未赴任,他在安定郡多年,对安定郡的情况很了解。
“安定郡豪强众多,可真正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三家。分别是临泾杨氏,乌氏(治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寻秦记》里的乌家堡)梁氏,朝那(治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皇甫氏。
(安定郡四大家族的临泾胡氏与乌氏张氏尚未起家。)
乌氏梁氏是恭怀皇后(汉和帝生母)家,一门三后,虽逢梁冀之乱,可家族仍底蕴深厚,势力极大。
朝那皇甫氏最显赫的,便是皇甫义真(皇甫嵩)叔侄,世两千石,家族子弟,多为边将。
至于临泾杨氏,虽不如梁氏和皇甫氏显赫,但是出了一个杨秋,家族势力,反而最大。整个临泾,有一半土地是杨家的。”
听着苏则的叙说,曹祜也是头疼。
皇甫嵩虽去世二十年,但在雍凉的门生故吏无数,不好动;杨家有杨秋,在邺城为官,不好动;梁家,传统的关西勋贵,盘根错节,也不好动。
曹祜发现,三家谁都难动。
而越过三家,去动其他的豪强,也不可行。
不打老虎,只打苍蝇,属于舍本逐末,虽然能啃下点肉,却只能让人笑话。
“这三家怎么办?”
徐邈道:“将军,我以为三家都动,又动不动。”
“此为何意?”
“劝他们交出一部分土地和人口。”
“这难道不是与虎谋皮?”
“若是别的时候,肯定不能成功。可我大军压境,击破胡虏,如摧枯拉朽,各家难道不心有畏惧。
只要我们态度坚决,低头的一定是这三家。”
“此万万不可。”
说话之人,正是苏则。
曹祜看向苏则道:“文师何意?”
“徐府君之言,表面可行,但有隐患。让他们交出部分土地和人口,什么样的土地,又是什么样的人口?官府拿什么来交换?
只让他们出人出地,必然引得他们忌恨,待将军大军离开,安定郡必会生乱。”
“文师觉得该怎么办?”
“杀!”
曹祜一愣。
曹祜本以为苏则是个保守派,今日才发现,保守派的意思是激进派太保守了。
“安定郡各家豪强,各据坞堡,控制大量土地、人口,岂是区区劝说,就能让他们交出土地、人口的。
刀架在脖子,他们也未必会舍财。
唯有一网打尽,才能彻底解决后患。”
“名头呢?总不能说,官府打劫吧。”
“通虏。”
“此番卢水胡作乱,牢姐羌入侵,各大家族,必然与之有联系,只要去查,谁也跑不掉。”
“只是阵势实在太大。”
这时苏则拜道:“曹将军,此乃功在千秋之事。不如此,就没法完全控制安定郡,其他的设想,就不可能实现。”
曹祜看了一眼苏则。
“为何文师之前没有去做?”
“不瞒将军,我实有心无力。早年有杨秋在,我这个太守如同傀儡,后来丞相带走了杨秋,但安定郡兵的各级将领,多为豪强子弟担任,杨氏、梁氏、皇甫氏的人,能占一半。
我若轻动,这群人就敢直接杀了我这个太守。”
曹祜知道,苏则所言非虚。
不过前几年,酒泉郡太守徐揖下令诛杀郡中的豪强黄氏,黄氏子弟黄昂走脱,募兵回攻郡治,直接杀了徐揖。武威郡太守张猛,还有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张掖郡太守,都是在乱中被底下人杀死,杀个苏则,还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谁会为苏则报仇呢。
“你想过后果吗?”
“为了安定郡的安定,总能够承受。”
“让我再想想。”
曹祜一时还是拿不定主意。
曹祜不忌惮杀人,当初在左冯翊,王氏、徐氏、程氏,曹祜几乎诛灭了数十家豪强,杀得人头滚滚,天昏地暗,小儿止啼,曹祜本人也没有皱过一丝眉头。
可安定郡的这三个家族不一样。
朝那皇甫氏,整个雍凉排名前几的家族,天下知名。曹祜若诛灭皇甫氏,影响力不亚于曹操兖州杀边让。
太平时节,杀就杀了。
可现在是进军雍凉的关键时候,万众瞩目,有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曹祜下不定决心,可有些事又必须得做。此事耽搁数日,他也没有想出一个妥善的方案,直到奉命劳军的荀彧赶到临泾。
荀彧年己五十,今年又生了一场大病,身子本就虚弱,又一路昼夜兼程,鞍马劳顿,因此显得颇为疲惫。
在曹祜的记忆里,荀彧是个温文儒雅的中年人,样貌隽秀,如清风朗月。可今日的荀彧,面色发黄,身材消瘦,仿佛一吹就倒,整个人从内到外,散发着一股老态。
曹祜万想不到,不过一年多未见,荀彧苍老到如此模样。
曹祜一时竟有心痛惜。
曹家第一功臣,为曹家鞠躬尽瘁,尽心尽力,不当如此啊。
“小子曹祜,拜见令君!”
曹祜对着荀彧,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如同子侄一般。
“子承,年余不见,听说你在关中,斩将破贼,立了好大的功劳,名震关中,真是后生可畏啊。”
荀彧的声音,一如从前那般温润,只是多了几分沙哑。
“幼时多蒙令君的谆谆教诲,祜才能有今日。今有所成就,当是不负令君的教导。”
曹祜小时候常去荀家,与荀彧多有接触。曹祜年少老成,又博文广知,因此颇受荀彧喜欢。
二人虽无师徒名分,但荀彧也算曹祜半个老师。
直到曹祜十岁之后,因身份特殊,不便再前往荀家,二人关系才疏远了。
二人寒暄了几句,曹祜便引着荀彧前往驿馆休息。
到了驿馆,荀彧屏退众人,直截了当地问道:“子承,你费尽心思让我来安定劳军,到底有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