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安国易主
主子2025-07-02 19:503,193

月奕被送出宫后,我身边的宫仕都换了人,那些宫仕本就在我身边的时间不短,忽然换了人,我有些不适应,我没有去送他,也不没有过问小胤子用什么样的方法将他送出宫,只是告诉小胤子,他是我最不愿意伤害的人,一定要护他周全。

  之后小胤子没有向我提过,我是从身边宫仕的突然变换中才得知,他已经出宫。

  距离慕君思前往蒙国恭祝新王登基已经五日了,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宫中也始终静如死水,没有任何有关于蒙国的消息,新王这么沉得住气,让我有些担忧。蒙国来的国书上说,新王登基的日子在谷雨日的前三日,取的是其中的祥瑞寓意,现在已经是中旬,是新王的动作没有被我发现,还是他真的打算没有国玺直接登基?

  小胤子走进政事殿中,唤了我一声,“陛下,安国国使宫外求见。”

  “安国国使?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难道是为了蒙国之事?不对,若是收到蒙国国书才派遣国使过来根本不会这么快就到达大宁,“他可说了什么事?”

  “回陛下,是来送国书的?”

  “什么!”安国也来送国书,这么说,安国也要易主!我忽然间想起那日清蝉说的话,安王气数已尽,安国即将易主,当真是要天下大乱了!

  小胤子的声音再次在我耳畔响起,“陛下,可要召见国使?”

  我颔首:“传令百官,金霄殿上,召见安国国使,去吧。”

  “是!”

  小胤子领命退出政事殿,我久不上朝,恐怕这回召见安国国使又要听见“女帝不当政”的话了。

  小胤子传令出宫,一个时辰后,百官齐聚金霄殿,只有太仆令一人称病没有及时上朝,他是老臣,一贯喜欢用这种态度对我,他本是跟随在是诗老将军麾下的军师,后被升为太仆令,当年诗适秦辅佐我登基,他是千百个反对,只是终还是没有劝服诗适秦,许诗适秦之意辅佐我后,也算是尽心尽力,想必是这一回我不上朝的时日太久,才会让他又如此。

  他不来也好,我正好借机以他年岁渐长为由,让他告老还乡,也算是给了他一个善终。

  小胤子高喝一声,“宣——安国使者入殿觐见!”

  金霄殿上,众臣俯首,安国国使奉国书呈上,“参见女帝陛下,陛下万岁昌和,臣使奉吾王之命将国书奉上,庆祝吾王新登基,恭迎陛下使臣。”

  我起身振臂,“国使平身!恭贺安王登基,我大宁朝臣敬谢天意,各位爱卿以为让何人前往安国,行国使之礼为好?”

  使臣起身看抬首看向我,我看向四座,司徒尘走出来,站到使臣身边,“回陛下,臣以为,既然蒙国新王登基派出的是摄政王,安国理应派出同等使臣,才不失礼节。”

  才世袭的臣子就是太年轻,大宁能和摄政王平起平坐的就只有乾晟一人,乾晟一旦离开都内,他不想回宫,就算是我也没法找到,自从三月末他随同虞言则一起离开都内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跟去的使队也没有了回信,我知道他的性子,绝对不会让那些人将自己的行踪透露给我,我不去追究,是想给他他要的自由,只是现在,要想召他回来,再以使臣的身份前去安国新王登基大典,可就更难了。

  这些话我知道,却不能说出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安国使臣,我坐回龙椅上,道:“爱卿言之有理,我大宁与摄政王位高同齐的便是乾晟,不知安王何日登基?”

  使臣答道:“回女帝陛下,雨生百谷,夏至未至,吾王顺天意,祭天之日,登基之时。”

  我颔首:“四月之末,五月未至。一年之时,一国之兴,朕知道了,不知安国新王登基祭典可有忌讳,使者可在此说与朕及百官听,也免得使臣觐见坏了规矩。”

  如此算来,离安王登基已经不足半月,就是现在就使臣跟随安国使臣前往,到达安国都城至少也要十日之久,找到乾晟是来不及了,有谁能代替乾晟出使?

  我不由看向小胤子,他事事都能安排妥当,这一回不知是否也能如此。他察觉到我在看他,目视着我,目光坚定的点点头,我心下明了,他已经有了主意。

  使臣回我的话道:“祭典规矩参照女帝陛下定下,臣国遵从主国,是千百年来最大的规矩,女帝陛下不必担心使臣出错,不过——吾王登基在即,不知陛下何时派出使臣,与臣使一同返疆?”

  我看向司徒尘,他显然是以为我方才说的那些话是真的在夸赞他,闲杂还一脸的沾沾自喜,比起他父亲当真是差远了!相较而言,流隐比起诗适秦的后来居上,果真是值得称道的。

  我道:“使者放心,朕两日之内必定安排使臣随使者一道前往安国,恭贺新王登基大典,使者一路奔波,稍后请到使馆住下,后日大宁使臣随使者出关。”

  使者下跪谢恩,“谢女帝陛下隆恩,吾王德兴,必感主国宗盛,大典祭天,求上天佑女帝陛下国运恒昌,万世长享!”

  我扬手,“使臣不必多礼,小胤子,送使者回使馆。”

  小胤子领命,走下殿中,“使者大人请——”

  使臣跟随小胤子一道退出金霄殿,司徒尘作揖开口,“陛下既然都已经决定让乾晟殿下前往安国,为何不直接给使者答复,还要等到两日之后?只怕陛下现在这样做会让安国觉得我大宁欺辱了臣国使者,留下话柄。”

  尚且不能明白自己的斤两,就想对君主直道谏言,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我冷眼看着他,“乾晟是闲王,朕早就说过,乾晟不参政事,这一回朕就当你是不知者无罪,你要知道,方才的话,就是借你父亲是个胆子,他也不敢说出来!”

  令尹卿是从不会结党营私的,他是否有这么做过我不知道,只是我也不怕见罪了那些同党,方才的情形,但凡在朝中有些年岁的官员,没有人会不明白我说出的这番话是何寓意,我称帝八年,他才世袭到卿位,有些话,实在不是他能,也不是他该对我说的。

  他还是不懂朝臣,对我的训斥似乎很是不满,却接受了上一回的教训,没有直接反驳,只是站定在殿中央没有离开。

  我冷声道:“安国使臣今日之言,想必众爱卿都应该明白,安、蒙两国都有新王登基,纵观这天下大局,也安定了七年之久,合久必分,这件事若是处理不好,必将造成一场大乱,百姓遭殃,民不聊生,你们可有什么好决策吗?”

  “启禀陛下!”右列站出一位文官,道:“要论与摄政王位高之人,其实除了乾晟殿下,还有诗将军。”

  诗适秦我倒是没有想到,就算想到也绝对不会派他出使,且不说他尚且在镇守边关,若是现在离去是否正中蒙王下怀,以他青帝大将军的身份他绝对不会委屈使臣身份,出使他国,为他国王上登基施礼。

  果然他话音才落,左列将卫军尉便上前反驳,“启禀陛下,臣以为如此不妥,诗将军乃是青帝大将,身份地位虽与摄政王齐平,可大将军镇守边疆,怎可轻易离开,何况新王登基,本就该由文官担任使臣,怎么由武将出使?”

  我颔首,却听司徒尘反驳,“陛下,臣以为可以,朝中除了乾晟殿下,就只有诗将军与摄政王身份地位相一致,陛下方才说乾晟殿下不涉政事,若是不由诗将军前去,由旁人岂不是显得大宁偏私,若是安国借题发挥,难免不会引起战端。”

  司徒尘一语未尽,便被打断,“司徒大人以为一个方才易主的国家敢轻易挑起战端吗?再说,若是诗将军出使,却让蒙国抓住机会,起兵大宁,又该如何处置?司徒大人不会天真到以为安国这时候能出手助我大宁一臂之力吧!”

  司徒尘还不退缩,“若是我没记错,诗将军现在身边跟着长子诗流义小将军吧!诗流隐小将军现在独自镇守弄臣关,难道身为兄长,诗流义小将军还没有能力独自镇守边疆吗?”

  “弄臣关有正远大将军在,而蒙国边疆只有诗将军父子在,诗将军若是不在,司徒大人,换作是你,你能镇守的住吗?”

  将卫军尉做了武将实在可惜,他若是文官,恐怕比在场的任何一位都不会差,我开口打断他们无休止的辩驳,“诗将军绝对不能出使安国,这件事你们也不必再争论,除了诗将军,难道朝中就没有能用之人吗?”

  殿下文官再上前,“陛下,朝中提一品,就只有诗将军与摄政王二位,旁人的身份地位的确不能与两位并身,若是旁的事还好,偏偏两国都是新王登基,安、蒙两国先后归顺我大宁,若是在此事上有偏差……”

  “朕难道不知道后果吗?”我冷声打断他的话,只会说这些没用的,“朕现在要的是怎么做!你既然知道不能有偏差,那就告诉朕如何才能没有偏差!”

  我此言一出,阶下跪倒一片,“陛下息怒!”

  息怒、息怒!只要遇事便是只有“息怒”二字,真不知要这些人究竟做什么!我盯着没有跪下的司徒尘,没有企图他能说出什么。

  小胤子在此时进殿,目光示意我他已经有了法子,我挥袖道:“罢了,都散了吧!朕不需要你们这群废物在这里说废话!”

继续阅读:第七十七章 女帝替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女帝不好当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