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以朕之名
主子2025-07-02 19:493,113

“……我名唤清蝉,陛下记着……”

  清蝉,看来他也并非像小胤子得到的消息所说有多受安王青睐,至少一开始安王是不喜他的,清蝉,清字,是王家取名中不会轻易取的,若不是极受王上喜爱,赐“清”字,寄希望于他一生清静,便是王上不喜,才会赐名这个字,看他的名唤作清蝉,蝉,伏地七年一朝得势,死留尸骨。

  他的名中取了这两个字,分开来看,清字尚可两说,蝉字别无二论。小胤子虽说他是除了太子之外最受安王青睐的王子,只怕他只是安王的一枚棋子,亦是弃子,安王用他来转移将矛头对准太子的势力,不知为何棋子已经无用,便将这枚弃子扔到大宁。

  这位五皇子早就清楚了自己的身份,自己在安王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才能泰然处事,他在冷宫中,身边又没有从安国带来的宫仕,却没有闹过,恐怕在安国他的日子也不过如此!

  会给自己束发,一般的王子也是做不来的,王宫之中皆是如此,我不同情他,他也不需要我去可怜,我之后好奇的是,为何他总是赤着足,就算是不受宠的皇子,总不该少了他的鞋袜吧!

  一盏清茶放在我的面前,“陛下这是这是五月黄毛,清肝正气败火最好。”小胤子放下茶盏拿起磨石开始磨墨。

  砚台中的墨石是他亲手碾碎的,有些事早该交给旁人去做,他却总喜欢亲自做,我不曾问过他为何,正如他从不曾问过我为何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要待在政事殿中,哪怕只是看他磨墨。

  我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五月黄毛,是个有趣的名字,还是头一次和这茶,其实品不出什么好与坏,都是是茶水罢了。

  小胤子放下磨石将一份压在下面的折子呈给我,”陛下,这是陛下南下期间唐大人上的奏疏,奴才看过,请陛下过目。”

  这些日子以来,所遇到之事实在太多,对于唐聿玉、慕君思等人,我都无暇顾及,小胤子本能替我处理,这份奏疏他特意留下,想必不那么简单!

  我翻开折子,还没有仔细去看内容,一眼就注意到了奏疏右下角的落笔,那是摄政王上奏疏时才会有的落笔,还没有给他实权,他便开始觊觎职位,贪婪!

  小胤子替我将奏疏翻了一页,“陛下看内容,唐大人的野心陛下早就知道。”

  我不言看着奏疏上的内容,唐聿玉说慕君思借公务之口多次对乾晟上门拜访,我对乾晟并无多少戒心,他也从不参与政事,慕君思与我一同长大,唐聿玉不知,他不会不知,乾晟根本不会被拉拢,就算拉拢他,一个无实权的闲王又有何用?

  “慕丹娘嫁给了乾晟,慕君思最疼他这个妹妹,上乾晟的门,恐怕多半失去看他慕丹娘,怎么,你觉得不对?”我记得上回乾晟进宫还对慕丹娘甚至是耿耿于怀,就算是慕君思真想拉拢他,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小胤子摇摇头,又拿出一份奏章,这份是慕君思的,所述之事完全相同,只是事件的主角由慕君思变成了唐聿玉,我将不解的目光投向小胤子,这两个人如此异曲同工,是约定好的,还是有什么目的?

  小胤子拿起狼毫蘸墨,在我面前的宣纸上写下四个字“一石二鸟”,“恐怕是有人想借着陛下与乾晟殿下的关系,将摄政王与唐大人一举——”他将狼毫抓握在手中。

  是同一个人给这二人出的主意,并且清楚的知道我对乾晟是并无防备的,他想将这二人同时拉下马,只是什么人会这么做?拉下他们有谁能担任摄政王的职位?

  我等着小胤子给我答案,小胤子将狼毫放入笔洗中,“陛下,奴才也想不出何人会这么做,现在朝中的关系分为两派,若是真有人会这么做,恐怕也只有一人,只是那个人,陛下恐怕不会怀疑。”

  “你是说——诗适秦?”若是慕君思和唐聿玉都不在,其他人只会落得个群龙无首的结果,诗适秦从不结党营私,朝中之臣没有站在他身边的,可他是武官,右将军南宫氏被抄满门之后。朝中最大武官就只有他,何况他手握兵权,本就没必要结党营私,只是若是这二人不在,能得到好处的就只有诗适秦,的确是个最不可能之人。

  小胤子分析道:“现在朝中官员分为两派,摄政王大权在握,唐大人在外人眼中又是陛下的新宠,这二人出事,根本无人敢上位,坐收渔翁之利的就是诗将军了。”

  果真如我所想,“可诗适秦早就手握重权,何况诗适秦与慕君思之父本是旧交,他也没有理由打慕君思的主意。”再者慕君思这个摄政王,虽有半数朝臣拥护,手中实权,却不如诗适秦半数多。

  小胤子点点头,“这就是奴才留下折子的原因,奴才以为这其中的蹊跷必定不止如此。”

  折子是五日前的,我问,“你查出了什么?”他明知有蹊跷,就会去查,若不是查出了什么,绝对不会告诉我。

  “陛下可还记得四月初唐大人府中招纳门客之事,奴才让鹰眼紧盯那些被招入的‘门客’,其中有一个人的确有蹊跷。”

  我再次端起那盏五月黄毛,轻抿一口,听他继续道:“他行动诡异,绝对不是一般的江湖中人,他谙熟宫中势力的行动方式,每一次私自出唐府都能轻易甩掉‘鹰眼’,并且在这些门客进入唐府之后,唐大人的折子便开始都是针对摄政王而为。”

  “这次陛下出宫,奴才告诉摄政王,是陛下染了风寒所以不上朝,唐大人便一直求见陛下,恐怕是有一双眼看到了陛下离宫,而唐大人这是在试探陛下是否信任他。奴才将唐大人的请求驳回,唐大人现在恐怕已经是一枚不受控制的棋子了。”

  唐聿玉如此难掌控实在出乎我的预料之外,“看来朕的这步棋是走错了。”

  观察唐聿玉已久,以为他是因为性格不足而在朝中没有大作为,我给他机会,他却给我这种结果,小胤子道:“手中的棋下去,陛下若是觉得错了想悔棋,天下人谁又敢阻拦?”

  我明白他的意思,只是近一年的时间,唐聿玉一直在集聚势力,他的野心和我的协助都无形间将他极快的造就成了第二个慕君思,现在想悔这步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何况悔棋,慕君思的威胁会更大,现在的形式,我根本就是进退维谷!

  “这步棋该怎么悔?”我寄希望于小胤子,连王位都能给我,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

  他沉默片刻,道:“陛下想悔这步棋,就得要乾晟殿下的帮助。”

  “乾晟?”乾晟从不参与官场之事,要他帮助一声令下倒是可以,只怕与唐聿玉斗,他斗不过。

  小胤子在茶盏中斟了新茶,“陛下不必担心,其实要帮陛下的不是乾晟殿下,而是慕小姐,这件事,乾晟殿下只需做个旁观者即可。”

  唐聿玉与慕丹娘之事的确是个不错的借口,若是借此事除掉这枚棋子,刚好也能了却乾晟一桩心事,慕君思对慕丹娘过分疼爱,借机挫慕君思一把,也不失为解气之法。

  我将杯中茶饮尽,“朕准了,小胤子,你从未让朕失望过。”这一次自然也不会!

  “是,陛下!”小胤子退出政事殿,我提起笔,却不知该在宣纸上写什么,手动,不由自主的写下了“风翊”二字。

  回宫之后便没有见过他,小胤子说将他囚禁不知他可还好,他不该进宫,他本可以不悲伤,选择进宫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想到了最后的结局。

  我起身走出政事殿,我该去流清殿看看,兴许若是不去,他又该想,为何回宫之后我便不见他了,兴许他此刻正穿着一袭霞色衣衫等我过去。

  只是这些“兴许”,都是我的妄图,“地弑”二十三人将流清殿守得如同一座牢笼,我走进这座牢笼,将宫仕留在外面,流清殿中寂静的连一个宫仕都没有,殿内的宫仕大概都被小胤子撤走了。

  如同我头一回走进这间宫室时,没有宫仕——

  我步入流清殿中,宫门是开的,进入其中并无宫仕,偏殿里还燃着灯,我禁不住好奇走过去,门是虚掩着的,走进去只见一袭霞色衣衫的人背门而立,面前书案上不知放着些什么,他手中还拿着一本书,听到动静回头看着我,愣了好一会儿,吐出两个字来,“陛下?”

  偏殿里现在并未燃灯,现在是白日,也不会燃灯,我走近偏殿,他不在其中,门是关着的,我步入正殿,他面对着殿门,坐在椅上,身上穿的是一身霞色衣衫,看见我,露出嘲讽的笑意。

  他先开了口,“怕我逃了?让那么多人守着?”

  怕他逃了?是!我怕他逃了,可我也说过,“你若是想离开王宫,朕不会拦你,‘地弑’,朕会让他们退下。”

  他站起来,朝我走近,我下意识的后退两步,他便停在原地,勾起唇角,却不像在笑,他道:“陛下放心,臣伤不了陛下。”那身衣衫未系衣带,衣衫滑落到地上,没有中衣,便是里衣,藏不了凶器。

继续阅读:第四十二章 所爱之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女帝不好当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