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雪不由笑了,他曾经做了短短一个梦,就有三天时间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那我如何才能接近文姬?”
“要见文姬,你得先见魏王。文姬是魏王宠信之人,非他人随便能见。”
“请指点迷津,我与魏王非亲非故……”欧阳雪猛然想起,魏王与文姬早已作古,难道死了的人还能复活?
玄武看出了欧阳雪心里的疑虑:“将军进入地宫之日,也就回到了汉魏之时……此时,曹操正在江东,将兵败赤壁,将军正好前去救他!”
欧阳雪学的是历史,知道曹操兵败赤壁后有惊无险。
玄武正色道:“将军错矣,切不可将历史与演义混为一谈!一部《三国演义》杜撰了历史,天下大事被改头换面,似是而非……”
“你是说……”
“将军去了就知道了,事实并非陈寿所言。从赤壁救出曹操,是将军接近魏王唯一的机会。”
窗外,一弯新月西沉。
欧阳雪一看时间不早,起身向玄武告辞。玄武捧出一副青铜头盔,一副银甲要欧阳雪换上,说这是师傅特意叫他带来的,在赤壁之战中用得上。
欧阳雪换上盔甲。
子豪羡慕的说:“哥哥,你好威武!”
欧阳雪谢过玄武,起身便往外走。
“且慢!”玄武望着欧阳雪:“师傅有令,将军切不可贪恋文姬美色,乐而忘返!在铜雀台见到文姬后,速求她在樵楼三鼓时,从地宫带你出去,回到朝歌。否则,你将永远出不了魏王陵墓……”
欧阳雪感到茫然:“地宫,在何处?”
“铜雀台下有一暗道,可到地宫,文姬自会带将军前去。再者,将军出地宫之日,是令狐飞欲开地宫宫墙之时。他若一动宫墙,将地崩山裂,湖水将淹没他所开的隧道,师傅要你救他一命。”
欧阳雪不解:“这是为何?”
“师傅说天机不可泄露,到时将军自然知道……”
欧阳雪告别玄武,来到山下。
月光中,一座高大的城廓在望。
城上灯火辉煌,各色旌旗在罡风中猎猎作响。
隐隐约约可见手执刀斧的士兵在四下巡逻。
欧阳雪在接近城楼时,轻轻念了声“麻里麻里红……”,就从警卫森严的城门进入城内。
城内大街小巷,星罗棋布。
百姓们来来往往。
川流不息的人身着汉代的服饰,
说着文言夹白的古代汉语。
虽然能闻其声,却看不清他们的脸。
欧阳雪在心里暗暗猜想,生活在鬼城里的人,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三千年前的鬼魂。
人说鬼脸难看,今日见了方知没有脸的鬼,更令人毛骨悚然!
子豪毕竟只有八岁,还是个孩子,他悄悄对欧阳雪说:“哥哥,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鬼吧,他们都没有脸,只有骷髅一样的几个黑洞,衣服里面全是白骨,我怕……”
“别怕,有我呢!”欧阳雪尽管在安慰子豪,其实他心里也在发毛,在他面前晃动的人,是名符其实的行尸走肉。几个人与他摩肩擦踵而过,他没有身体接触的感觉,而是阴森森的,一股轻飘飘的阴风。
“哥哥,我饿了……”
大街上开着好几家卖吃的,鸡鸭鱼肉、包子馒头都有。欧阳雪走进一家酒楼,看不到燃着火光的灶堂,闻不到洒菜飘香,反而空气中迷漫着一股尸体的腐味。看着那些没有面孔的人,吃着毫无生气的鱼肉,他不禁退了出来。
“哥哥,为什么走?”
“子豪,鬼魂吃的东西,你敢吃吗?”
“那,我忍着……”
走过几条街,巍峨的宫殿出现在眼前。
高大的宫墙下有一条宽而深的护城河。
通往宫门的三座汉白玉石桥上,守着许多全副武装的士兵。
欧阳雪为了保险起见,再念了一遍咒语,才从石桥上进入宫里。
魏王的寝宫,准确的说应该是他的陵墓。
欧阳雪观察着四周,上有天下有地,天上有着月亮星辰,地上有着山川河流,城廓街肆,应有尽有。
难道魏王在生前,就在地下建了另外一个天地?
宫里异常开阔。
广场能容纳下千军万马。
沿中轴线有三个大殿,两边建有配殿。
从外表看,极尽庄严、豪华,尽显王者气势。
子豪看见玉石台阶下,隐藏着数不清手执兵器、身穿铠甲的人,为首的是一位银盔银甲的将军。
将军似乎发现了欧阳雪,从鞘中拔出宝剑。
“哥哥,前面有伏兵,那位将军发现了你!”
子豪话音未落,那将军剑一指,蓦然从四面八方悄无声息的涌出队列方阵的士兵,把欧阳雪围在中间。
前面一排是手提盾牌、鬼头大刀的步军;
后面是倒提长枪、钢矛的骑兵。
欧阳雪一看他的隐身已被识破,索性现出真身。
银盔将军拍马赶来,用枪指着欧阳雪:“什么人,敢闯我魏王宫厥?”
欧阳雪还来不及答话,黑压压的士兵举起手中的刀枪,犹如闪电一般,亮起一片寒光。
子豪看到几百名弓箭手已经箭在弦上,只待将军一声令下,他高声喊叫:“哥哥快走,他们要放箭了!”
欧阳雪暗中将气运到剑上,剑在他袖子里微微颤动,虽然他有恃无恐,蓦然面对成千上万的古代军队,不免有些心惊。他没有想到隐身术在此不起作用,后悔没有向玄武请教进入魏王宫殿的方法,更责怪自己不深思熟虑就冒然行事。倘若打起来,谁胜谁负,他心里没有把握。
银盔将军见欧阳雪不答话,把长枪指向欧阳雪,刹那间,步军高举盾牌,形成一个四方的铁壁向欧阳雪步步紧逼。
骑兵跃马横枪,围着方阵打马狂奔。
弓箭手们拉满了弓,瞄准着欧阳雪。
在此危急时刻,欧阳雪突然觉得眼前的军队,像他指挥的马步三军冥兵。他急忙从颈项上取下虎符举在手里,高声喊道:“虎符在此,三军听令!”
虎符闪出一道亮光,所有的军队立即停留在原地,随即恢复成原来的方阵。
银盔将军在欧阳雪面前滚鞍下马,他在地上插好长枪,单腿跪在地上。
“末将张辽,参见大将军!”
张辽?这可是曹操身边一员屡立战功、恪尽职守的大将!他原来是吕布的手下,曹操破了白门楼,杀了反复无常的吕布,却亲自给张辽松绑,封他为中郎将,让他统领自己身边的禁卫军,张辽从此对曹操忠心耿耿。
欧阳雪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曹操身边的虎将,除了对敢爱敢恨、忠勇有加的许褚特别赞赏外,敬佩的就是张辽了。
欧阳雪赶快从地上扶起张辽:“张将军请起!”
两人面对面,欧阳雪仍然看不见张辽头盔下的面容。
“敢问大将军,深夜来到王宫,为的何事?”
“我要面见魏王!”
张辽再次看了一眼欧阳雪手里的虎符,手一挥,士兵让出一条道来。
“魏王尚未安寝,正在后宫饮酒,待末将前去禀报?”
“不用!”欧阳雪制止了张辽,他虽然持有大将军的虎符,并非真是曹军的统帅,若两人同时去见曹操,他就会露出马脚:“我有要事面见魏王,将军就免劳了!”
欧阳雪说罢,高举手中的虎符,径直往第一重大殿走去。他用意念对子豪说:“子豪,赶快看看曹操在哪儿?”
子豪说他不认识曹操,问欧阳雪曹操长得什么样。
欧阳雪哪里见过曹操,就凭想象对子豪说,曹操是个白胡子老头,长得浓眉大眼,身材魁梧……
子豪说他看见了,曹操就在第三重大殿里。
殿里殿外的石板下,排列着一队队手执刀枪的士兵。
在几条宽阔的暗道里,还有骑兵与水军。
欧阳雪惊愕中又有些释然,曹操的寝宫果然戒备森严,外人想进入一步,比登天还难;释然的是自己持有虎符,那些军队对他而言,形同虚设。
欧阳雪高举虎符,一路畅通无阻,穿越了第一重、第二重大殿,一直到了第三重大殿——曹操的后宫。
这座宫殿建在高台之上,高约数十丈,非常巍峨壮观。
楼阁雕梁画栋。
檐角铁马金戈。
轻纱难掩扇扇花窗,微风吹拂户户半开。
欧阳雪拾级而上,边走边在想,自己以何面目去见曹操呢?他想起在稗史中曾经看过这么一段:曹操少年时有一挚友名叫欧阳山人,两人性情相投。
曹操率三千家乡子弟揭竿而起大破黄巾,欧阳山人却隐入深山学道去了。曹操成了气候之后,曾派人到山中寻找欧阳山人,要何度下山助他。
欧阳山人对来人说:道不同,不相谋,从此云游四海,不再露面。
何不就说自己是欧阳山人之后,曹操是念旧之人,肯定会见自己。再者,听父亲说,他祖上曾经出了个得道之人,虽然不一定就是欧阳山人,同为何氏宗人也说得过去,并非刻意欺瞒曹操。
曹操文武双全,尤喜能文能武之人,自己就化着一个少年将军。
曹操白如银丝的头发,挽了一个结,用一块方巾包上,再用金针扎住发髻。
身后有一只硕大的羊皮宫灯,柔和的光斜射下来,使他的脸变成古铜色;
饱经风霜的脸上,沟壑纵横交错;
唯有一双眼睛还闪烁着睿智的光;
花白的胡子一直吊在胸前。
老人身着黄色长袍,席地而坐,身边只有一案一几。
案上堆着成捆的书,长几上摆着用丝绸作纸写就的诗书。
长几一边有个铜火炉,铜镬里放着一只酒壶。
一个年近五十,温文尔雅的贵妇人侍立在一旁。
奇怪,曹操与这个贵妇人的脸倒看得清清楚楚。
欧阳雪轻轻哼了一声,走上前去向曹操双手高高拱起,施了一礼。
“魏王,晚生欧阳雪前来拜见!”
曹操将眼睛从书案上移开,望着跪在地上的欧阳雪:“抬起头来!”他打量着年少英俊的欧阳雪,甚为喜爱:“欧阳雪?……”曹操沉思片刻,贸然问道:“可是欧阳山人之后?”
虽然近在咫尺,欧阳雪感到他的声音虚无飘渺,像是从远古发出的声音。
欧阳雪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晚生与欧阳山人大师同为宗人。”
曹操闻言大喜,起身扶起欧阳雪:“那欧阳山人老儿,今在何处?”
“禀魏王,早已羽化升天。”
曹操感叹不已:“做了神仙?快活去了!老夫威风一世,却在这深宫度日如年……”他转身对贵妇人说:“文姬,赐座!”
欧阳雪惊讶的看了一眼贵妇人,她就是写下《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凭记忆整理出其父蔡邕四百余篇文章,为华夏文明做出贡献,名留青史的蔡文姬?
文姬云髻高挽,清秀的脸上虽然掩不住岁月的风痕,仍可见当年的美貌。
一身玄色的衣衫,不仅衬托出她修长的身材,还洋溢出高贵、典雅的气质。
她就是自己要找的文姬?
论年龄可以做自己的母亲了,想起玄武告诫他不要贪恋文姬的美色,欧阳雪觉得多此一举。
文姬搬来一只座垫,放在案前,请欧阳雪坐下。
曹操怜爱的对她说:“你也坐下……”
欧阳雪与曹操相对而坐,打量着曹操略带慈祥的面容,觉得一点儿也不像戏曲中画了个三花脸的曹操。
人们视曹操为奸臣,丑化了他的形像。
曹操举手投足之中,已无叱咤风云的霸气,但眉宇中还有威严的王者之风。
欧阳雪明明知道眼前的人是三千年前的鬼魂,他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还有一些亲切感。
曹操望着欧阳雪:“既然你与欧阳山人同宗,那与老夫同为乡党。文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煮酒侍候!”
文姬轻轻应了一声,起身离座,她在铜炉前摆布一番,炉中现出红光,须臾之间,铜镬里响起水沸的声音。曹操将长几上一个小碟子递给她:“这是今年三月刚下树的梅子,用它煮酒,其味悠长……”
曹操喜酒、好酒,时时离不了酒。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留下千古佳话。
想不到三千年后,欧阳雪与他再度把酒临风。
文姬把梅子放进壶里,片刻之间就从酒壶里溢进青梅的清香。她小心的从铜镬里取出酒壶,拭去壶上的水渍,在长几上放下两个酒爵,将酒倒进爵里。
曹操左手捋住右手的袖子,伸出右手向着欧阳雪,做了个请的姿势。
欧阳雪端起酒爵,与曹操相视一笑,饮下爵中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