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北池2020-12-25 00:101,682

  方青山这只老狐狸早先就已派人打听过,提前得知了沈辞落脚的客栈,之所以这般一来是用自己的态度试探一二。

  传闻沈辞和“已故”萧世子之间的事毕竟有迹可循,青倌出身,以颜色上位,从古至今便让人不耻。

  他想要看看沈辞是不是如传闻这般,空有一副好皮囊以色侍君,靠手段上位。实则内里无点墨,对政论军情一窍不通。

  另一方面,潼关好歹是自己地盘,就算是京城来的又如何,一样要“入乡随俗”,高位者发号施令不如亲民者得民心,若是没了他方青山,便是捧着圣旨,亲传陛下口谕,一样没有威信。

  方青山的用意沈辞不用想也知道,他不仅知道,眼下还要要装作不知道。

  既然是“以色侍君”、“用手段上位”,那便要落到实处。

  沈辞喝着茶,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对面的人说着话。茶道、棋艺、风土人情都闲话一番后眼看着时机已然成熟,对面那人抬手拦了前来续茶的奴婢,示意他们退下。

  楚辞淡笑不语,静静等着接下来的话。

  “不瞒沈大人,方某前几日已经收到京城快马加鞭来的旨意,沈大人此行约莫是有关粮草一事?”

  方老爷摸着胡须叹了口气,眉宇间添上了几缕哀愁。

  潼关古道向北五里便是三军休整之地,这一仗不好打,战线拉得又长。成败暂且不提,光是这么耗下去,到不了明年开春,兵将们怕是早没了耐心。

  到时候,他这小小潼关县对敌人来说还不是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纵使不败,大仗后各方军营因为伤情和粮草而带兵进城,也免不了一阵躁动。

  所以最好的结果便是粮草先行,熬过寒冬,各方相安无事。

  上面既然已经准了沈辞携口谕南下,接下来就好办了。

  奉天府总督在前,粮草随后就到,眼下么?就只能等了。

  至于接下来的安排……那还要看沈辞的意思,站在方青山这边,沈辞只要做到不插手就合他心意。

  总归这三万大军不会熬不过寒冬,说白了,这场战役的成败得失跟他方青山关系并不大。潼关自古就是两方交接,赢了,归属冀州,败了,归属北地。

  无论归属哪一方,潼关都不会是被接手的那一个,顶多每年从上面派人下来视察一二,多得是像沈辞这样的人,走个过场罢了,方青山应付起来还不是游刃有余。

  总而言之,潼关这地方地处偏远,不受管辖,高位者鞭长莫及,输赢他不吃亏。

  方老爷左手端着“云雾”,青褐色禄寿祥纹衣袍下的身子很是随意地斜靠在黄花梨扶手椅上,手指敲着茶盖,眼底盛笑,试图透过眼神估摸对面这位“奉天府总督”沈大人的想法。

  沈辞往下人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不紧不慢地收回视线,并不着急回话。

  对面这位亲临他县丞府的“沈大人”自后院移步前庭的小半个时辰之内没有主动提到从上京前来此行的目的,更为奇怪的是,在他先一步开口询问后沈辞又显得无甚在意,甚至没有须臾论棋品茶兴致高。

  这态度……看在方青山眼里此人倒像是对“粮草”一事并没有多上心,手上的绿松石戒指转了转,方老爷脸上笑意减淡,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难道……

  沈辞担着奉天府总督的帽子,莫非也在打这批粮草的主意?

  方青山隐约嗅到了一丝不寻常,出于谨慎的态度并不敢多问,但在心里却暗自松了一口气。要真是这样,反倒好办了。

  银丝雪莲绣袍下腰身微动,入眼便是一双玉骨柔荑,沈辞从狐裘软垫上起身,俯身走到方老爷跟前,两根葱 玉手指捻起茶壶亲自替他续满了水,掌心上的那盏小巧白瓷递过去的同时勾唇一笑:“方老爷,辞跟您谈笔生意可好?”

  沈辞突然起身的动作让方青山楞在了当场,待那人近身递茶时身子便同他自个儿的神色一样僵在了黄花梨浮雕椅上一动不动。

  直到回神后双手才慢了半拍似的接过那盏续满茶水的白瓷盏:“沈,沈大人。”方青山紧着绣袍擦了擦并未出汗的额头,不知道沈辞是什么意思。

  离得近了,他方才就只瞧了一眼便有些晃神,下意思地吞了吞口水,待沈辞勾唇挑笑时忙低下头。

  方老爷浸淫风月场多年早不是那等眼皮子浅的人,可方才沈辞瞧过来时简直是要命。

  刻在骨子里的清贵却在片刻间化为娇矜 ,仿佛吐着信子的蛇,带着最致命的吸引力,让人沉溺却又不敢多靠近。一个回合不到,方青山自觉心口燥热,身上各处摹地升起一股无名火。

  “清风阁”出身果然不假,方老爷假咳一声,一盏茶没滋没味地灌进了肚子里。

  “不知沈大人想要同方某谈什么生意,请说便是。”

  沈辞笑了笑,顺手捡了桌案棋局上一黑一白两颗棋子在手中,“自然是对你我都有好处的买卖……”

继续阅读:01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荒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