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吾愿尊许监学为师!
漫雨2025-06-26 10:212,069

在许山霸气无匹的讲完这番话后,整个国子监一片哗然。

  然而……

  当所有人细细品味,许山所说的这一切时,又细思极恐的发现——原来,他不是在自吹自擂,而是在陈述一个客观的事实。

  这才是最让他们感到无力的。

  众学生之中,踮起脚尖的林卿雯,仰望着那道高大、威武的身影。

  聆听着他的谆谆教导,憧憬着未来与其,在国子监的每一天!

  立规矩、树校风、扬正气!

  没一句是废话的许山,层次分明的阐述了自己主政后的核心措施。

  这让误以为对方临时抱佛脚的司马相如、孔德文等人,大为震惊。

  “当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在校期间,一定会有什么事,让你们觉得比上课更重要。”

  “比如花前月下、才子佳人。”

  “哈哈。”

  待到许山话锋一转,语气不再那么犀利的说完这番话后,整个操场一片哄笑声。

  “再比如,勾栏听曲,醉生梦死!”

  “哇啊哦……”

  当许山说到这时,众学生发出了空前的呼喊声。

  “所以,本监学会给你们两次逃课的机会。”

  “诸位要珍惜哦。”

  “谢,许监学!”

  原本,凝重的气氛,伴随着许山的另类调动,彻底变得轻松起来。

  这一刻,就连司马相如及孔德文,都不禁感慨着许山的人格、语言魅力。

  ‘吧嗒嗒。’

  而就在这时,沈重带人拉了七千多份最新版的‘景泰报’,出现在了操场内。

  “关于本监学的教学理念,三言两语在这也说不清楚。”

  “故而,吾把自己的一些见解,整理成文,刊登在了今日的景泰报上。”

  “人手一份,与诸君共勉。”

  听到这话的司马相如及孔德文等人,脚步急促的率先冲上前去。

  拿到‘景泰报’后,在头版头条,便看到了许山的力作。

  “《师说》?”

  在看到标题后,司马相如及孔德文等人,无不瞪大眼睛面面相觑一番。

  要知道,大夏建国至今,可没哪个大儒,敢以‘教书育人’为主题,而长篇大论的。

  因为,文人相轻!

  文中,稍有瑕疵,便会被人以‘误人子弟’为由的进行攻击。

  可许山呢?

  不仅写了,还刊登出来。

  他现在的身份可是国子监监学。

  盯着他、想要抨击他、让他遗臭万年的读书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他怎么就敢了?

  虽未看文,司马相如便为那道年轻的身影,捏了一把汗。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咝咝!’

  当有人大声朗读完第一段后,现场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开篇,许山便大胆的道出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单就这八个字,便与现在神州文坛主流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相悖逆。

  张寒、尹瀚文之辈,为何在国子监如此跋扈、强势?

  便是因为他们士族的身份,再加上老资格。

  可现在呢?

  许山所阐述的观点则是:我的师道,便是不在乎身份贵贱、年纪几何,只要他能教我东西,皆可为师。

  这在当下,绝对是颠覆性的理念。

  ……

  自景泰报发刊以来,便成为了诸多文人及达官贵人们,茶余饭后主要消遣的方式。

  如今,又有读报人的出现,亦使得很多不识字的百姓,也都加入了其中。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读报据点,有读书人当众读完这些后,现场一片哗然。

  “许监学,大才耶!”

  “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他的理念,才与孔孟两圣相通融。”

  “吾愿尊许监学为师。”

  瑶池、大观园。

  这里已成为了楚国大儒的齐聚地!

  每每有楚国读书人,来到大夏京城,便会直奔此地,欲要对出许山所写的‘长联’。

  然而,人越聚越多,可却无一人工整的对出。

  反倒是,关于许大家的传说,愈演愈烈。

  今日,景泰报一出,他们在看到开头后,便磨刀霍霍想要,借此机会把许山从神坛上拉下来。

  但是,越是通读此文,他们却越是对许山,佩服到五体投地。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当以章程之为首的楚国大儒,读到此处时,各个拍案叫绝。

  “醍醐灌顶,醍醐灌顶啊!”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这不就是现如今文坛风尚吗?”

  “可事实上呢?”

  “多少自诩君子之人,实则是道貌岸然的卑鄙小人?”

  “他们的品性、地位、学识,甚至都不如巫医、乐师及百工!”

  “许监学,不仅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啊!”

  “其治下的北镇抚司及科研所,不论出身、不论年龄,唯才是用。”

  “所以,才有了铭水(香水)、芸镜、上官弓、景泰三件套及轰天雷等等,一系列闻所未闻的产物。”

  “是啊,还有他用芥菜卤,治好了安平侯的嫡孙的痨病。”

  “所来灵感,据说就是江湖郎中的偏方。”

  “许监学……”

  “吾等愿尊其为师!”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八章 他们是怎么有脸来给朕告状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假太监:开局发现皇帝竟是女儿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