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暴危机
Evangeline2025-04-16 13:253,858

   第三章

  李沐并没有告诉父母这件事,仍然假装自己在接受治疗,并适时地向他们展示自己“好转”的证据,比如自己最近已经不依靠安眠药就可以入睡。李沐在蒋丛的指导下学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也知道如何假装一个“正常人”,至少糊弄自己的父母足够了。

  他的抑郁症并不算严重,在他可控的范围内。他只是有一些轻微的躯体化症状,比如无缘由的肌肉疼痛、头疼等。但是,他完全没有自杀的倾向。是否有自杀的倾向,是他判断自己的抑郁症是否在可控范围内的红线。目前来说,除了因彻底的虚无主义导致的迷茫焦虑之外,他精神状态算得上良好。

  他的父母试探性地问过他既然抑郁症已经有所好转,是否要回到学校继续学业。他找了个合理的理由拒绝了,他说他希望将休学的一年当做他的gap年,好好想清楚自己是否在法学这个领域有足够的优势和足够的信念坚持下去。父母也由着他去了。

  这么想来,他甚至有点儿喜欢现在的状态了。

  然而,没多久,他的好朋友周子涵自sha的消息传来。

  周子涵是他在梦境交换的社交APP知梦上认识的朋友。哈佛大学的脑神经科学研究显示,现在人的梦境越来越缺乏想象力:一是体现在梦境的色彩上,越来越多人只能做黑白色的梦;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梦境的想象力上,现在人的梦境越来越单一和乏味。这或许和现在人的社交环境越来越单一有关,互联网的泛化虽然让社交越来越容易,但同时也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外向型孤独症患者”——在网上越热闹,在现实生活中越孤单。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加,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

  这个梦境交换的社交APP,支持大家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梦境,然后用AI自动生成视频或图片上传,成为一个可售卖的数字艺术品。你的梦境越瑰丽多姿,越充满想象力,在这个网站上的售价就越贵。当然,大部分人的梦境都像这个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样,乏味至极,自然没什么售卖价值。但是,就是这样一个APP,逐渐从最开始的以梦境售卖为主要卖点的软件变成了一个大家交换梦境的社交软件。你在这里可以从梦出发,讲自己小时候的梦的记忆,或者讲自己天马行空的关于任何事情的想象,总能找到人附和你,和你聊天。于是,知梦竟然开始在年轻人群中越来越流行。

  李沐和周子涵就是在知梦上认识的。李沐看到周子涵的一个梦境,仿佛一个漆黑的无边无际的宇宙,第一眼让人感觉被吞噬。但随后,他竟然从这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感到了一种宁静和安详。他被这个诡异的梦境吸引,主动向周子涵发起了聊天邀约。两人越聊越投机,就慢慢成了朋友。他们从高中的时候开始认识,到现在已经四五年了。他知道周子涵有抑郁症,只不过,他一直以为和他一样,在轻微的可控范围内。

  周子涵在某书的最后一条发帖带着死亡警告的意味:既然你们相信梦有能量,那我就用死亡起誓,你们将永远被我的梦诅咒,永生永世!

  如果李沐无意之中刷到陌生人发这样的贴,大概还会嘲笑一下这种带着非主流意味的“诅咒”。但是,他看到这条贴的时候,周子涵已经自杀了。他打过去电话的时候,是子涵的父母接的电话,悲痛之中,他们只是简单地跟他说了一下情况。子涵是吞安眠药自杀的,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除此之外,至于子涵为什么自杀,他们一无所知。

  子涵的死,对李沐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他们算得上极其亲密的网友,几乎会分享自己的一切事情。只是,李沐抑郁之后,他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似乎变得很钝感,他的精力只够关心自己,很难分出来去关心这个世界正发生什么。子涵临死之前,一定不止一次以十分隐晦的方式向他求救过——是的,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定然是曾经求救过很多次,才会决定走向死亡。只是他们向这个世界发出的求救信号过于微弱,或者过于隐晦,而常常被忽略掉。

  他开始去查看两人所有的聊天记录,试图找到子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向他求助的。他努力分辨子涵的字里行间,是否有什么他未曾破译的“密码”。可是,即使带着这样“破案”的心情,重看两人的聊天记录,也依然没有找到任何的迹象。

  他又去看子涵所有的社交网络账号,然后在某书十分滞后地看到了那条“临终遗言”。遗言下面的评论区,不堪入目,净是一些“你最好真的去死了”“早说了梦会反噬的”“祝你来世投个好胎”……很明显,这是网络暴力,或许正是因此子涵才自杀的。李沐一夜没睡,翻了子涵所有的发帖,终于找到了事情的源头。

  大概三个月前,子涵在某书分享了自己在知梦生成的梦境视频。李沐看过那个视频,就是一贯的子涵风格的梦境,虚无缥缈的像山洞一样的黑色空间,几只倒挂在绳索上的蝙蝠。从李沐的角度来看,他甚至觉得那几只蝙蝠很可爱,他们倒挂在绳索上悠闲地荡着秋千。这也是他从来不担心子涵会自杀的原因,她的梦境虽然第一眼看起来很暗黑,但是你看进去之后,就会发现她的梦境里总是一些很可爱的东西,带着一种莫名的宁静。

  可是,就是这条普普通通的发帖,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招致了网暴。李沐努力去看每一条评论,试图分析子涵被网暴的原因。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那个时候,某鼠系男艺人,因演了一部古偶在其中打斗戏过于猥琐而被群嘲像蝙蝠,遂送外号“蝙蝠”。这个鼠系男艺人粉丝遍地,不知为何竟然摸到了子涵的这条发帖,一口咬定她在内涵那个男艺人。李沐见多了互联网上的网暴事件,一个比一个离谱,一个比一个匪夷所思,有时候你都无法用人类的正常社会认知来理解这些事情。但这些事情都真实的发生了,而且层出不穷,并且有大量的受害者。他只是没想到,这件事竟然发生在了他朋友身上。

  这起网暴,从那条梦境视频开始,竟然一直持续着。子涵此后每发一条帖子,下面都有大量的谩骂。只是,为了合理化自己的谩骂,那些粉丝竟然开始说出诸如梦都是有能量的,子涵梦境里的蝙蝠、玻璃、液体等元素,都是借由梦境进行诅咒的媒介。子涵不堪其扰,删了大量的评论,刚开始还和这些人对线,试图解释,后来变成对骂,再后来变成诅咒。接着,似乎有人开盒了子涵的相关信息,她开始接到各种骚扰电话……网络暴力就这样,一点点摧残着子涵,直到她发完那条遗言自杀。

  李沐一夜未眠,他恨这些网络施暴者。他不想继续学法律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他常常发现法律的无能为力。首先,网暴致死取证困难,是否有证据证明是网暴导致的自杀尚存疑;其次,网暴判刑难,网暴通常是大规模的无组织的事件,很多时候连被告都难以锁定。更何况,那些施暴者,大概率是未成年,到最后也是从轻处置。可是,死的是一条人命,还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恨!

  李沐的抑郁症一下加重,他整夜地不睡觉,整天地不出门。父母很快就发现了他的异常,想强制他去医院治疗。但是李沐拒绝了,甚至不惜用暴力反抗。他的父母没有办法,只能两人轮流工作,整日陪着他,生怕他出事。如此一周之后,李沐终于告诉了父母子涵的事情。

  李沐的父母都是高知,面对这种事情出奇的冷静。他们在征求了李沐的同意之后,联系上了子涵的父母,向他们解释了李沐发现子涵自杀原因的始末,并了解了她后事的相关情况,送去了慰问。之后,他们向李沐转述了一些子涵自杀前的一些事情。

  又过了两日,李沐的父母和李沐长谈了一次。他们以父母的立场,向李沐剖析了子涵父母的心情。子涵的父母在得知女儿的死因之后,唯一还能支撑着他们活下去的原因就是为自己的女儿讨回个公道。作为父母,他们希望所有逼子涵自杀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李沐也希望坏人受到惩罚,可他无能为力。他不知道父母为什么要跟他说这些?难道他们希望他替子涵伸张正义吗?李沐十分愤怒,他的父母总是对他抱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期待,仿佛他真能如他们所愿成为人中龙凤。可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在学校里都算不上佼佼者。

  事实上,他的父母确实希望李沐能够帮助子涵的父母完成立案。子涵的父母对相关的法律流程一无所知,而李沐毕竟学的法学专业,完全能帮上他们的忙。

  面对李沐极其明确的拒绝甚至反抗,他的父母总是特别知道什么时候退让。他们没有逼李沐,甚至在之后的几天里没有再提过这件事,他们希望李沐能够自己想清楚,自己做决定。

  李沐整日浑浑噩噩,父母对他的期待总是让他产生微妙的愤怒感。他知道这愤怒感来自于他的无能为力,他实现不了父母的期望,但是又希望能满足父母的期望。

  这日,他收到了子涵朋友刘念的信息。刘念是子涵的同学,两人情同闺蜜,她也一直知道李沐的存在。刘念从子涵父母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找李沐,也是希望他能帮忙完成相关刑事认定。刘念和李沐同龄,两人沟通起来更无压力。不知怎的,在刘念的循循善诱之下,李沐竟然同意了帮忙。

  李沐的父母得知此事,十分欣慰。如之前所说,他们总是特别知进退。在李沐同意帮忙之后,他们彻底退出了这件事。网暴致死事件的刑事立案并不算复杂,也有很多案例可以参考,就是前期的取证比较繁琐。况且子涵父母那边也请了执业律师,李沐只需要帮他们进行前期取证,并帮他们分辨一下律师给出来的意见是否可以参考就行。李沐的父母了解自己儿子的性格,他们在其中反而会给李沐压力,不如让他自己去试下深浅。

  刘念在其中也帮了很大的忙,总是在李沐想要退缩的时候给予鼓励和引导。李沐越来越信任刘念,两人也成了好朋友。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不到两个月已经完成了立案。相关证据齐备,接下来就看律师怎么诉讼了。网暴的刑事诉讼周期一般很长,至于最后怎么判,李沐心里不太有底。律师的说法是基本上能争取到立法判刑的上限,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了。子涵的父母对李沐千恩万谢,仿佛他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李沐受之有愧,但也不得不承认这让他久违地感受到了价值感。作为人的价值感,以及作为一个法律人的价值感。李沐好像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竟然想重回学校了。对于他的这个想法,刘念也给予了支持。融入社会才是治疗抑郁症的最好良方,刘念相信以李沐的才智、正义感和同理心,能够让他在法学领域大放异彩。

  

继续阅读:你被监视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驯化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