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能臣
进击的乌索普2025-07-28 15:192,025

  曾国藩的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的同时,又添了新的疑虑。想法虽好,可实施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你知道现在的清军战斗力吗?”我问曾国藩道。

  “回皇上,臣知道。”曾国藩回答道。

  “较之倭寇的战斗力,谁强?”我继续问道。

  “回皇上,是倭寇单兵战力更强一些。”曾国藩答道。

  “那你是知道,大沽口一战实属侥幸喽?”我说。

  “回皇上,臣不敢。臣以为皇上自有天命护佑,又天资颖异。大沽口一战之胜利,与皇上拼死血战到底的意志和卓越的指挥,都有莫大的关系,若少了皇上的指挥与参战,这一仗纵使英吉利驰援舰队再多一倍也不见得能取胜。另外,若不是皇上从中斡旋,那英吉利舰队是否会驰援还不得而知,臣恐其会与倭寇狼狈为奸。”曾国藩答道。像是在吹彩虹屁。

  “讲实际的,你说倭寇单兵战力更强,我方不足,不足在哪?如何补强?进攻倭国本土胜算几何?”我一口气将心中的疑问和盘托出。

  “回皇上,清军战斗力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承平日久,武备松弛。二是纪律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是兵员素质参次不齐,缺乏训练。四是武器装备落后,急需更新换代。五是缺乏战斗意愿与意志。”曾国藩说道。

  “如何补强?”我问。

  “回皇上,重建一支军队!”曾国藩答道。

  “重建一支军队……那得需要多久?朝鲜之倭寇可是燃眉之急。”我说。

  “回皇上,现在的清军,兵油子居多,若要训练他们,实不如建新军。其一兵在精,不在多。其二为达出其不意之效果,我方准备时间应在一个月为宜,至多不超过两个月。一方面一个月可能是留在平壤的清军效死命,所能坚持的最长时间。另一方面,进攻的准备时间越短,越能减少敌人细作密探刺探军情的机会。”曾国藩说道。

  “如何建新军?”我问。

  “回皇上,大致有四点:其一,选人,不用市井油滑之人,整日混迹市井的流氓地痞一概不要,选用乡野农夫渔民,老实本分力气大,即强于战斗,又便于整肃军纪。其二,乡情,但请陛下信臣无私心,此只为官兵患难与共,臣可将父母妻儿送京,以备万全。其三,兵饷,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效死命之兵卒必有优遇。其四,训练,不练精不出战。”曾国藩答道。

  “一个月的时间,能办到吗?”我问。

  “回皇上,一个月足矣,臣愿效死命。武器装备,英吉利所带及缴获之物应该足够,急得是弹药粮草。至于船舰,臣闻,掳了过百条倭寇的运兵船就在大沽口,英吉利的军舰也有二十余艘,英吉利的商船也有二十艘。船舰这些便已足够。可将英吉利人从船上请下来,把船都买下来,再予英吉利以重金邀其帮助训练兵勇。从定海宁波等地急调先前从英吉利所购之船舰满载弹药,集结大沽口,英舰之弹药应可通用,都是新近购得。”曾国藩说道。

  我被他所说的种种情况震撼到了,没想到他也如此关心时局与国家安危。或许是我提到了他父亲的缘故,让他得以死心踏地的效死命。

  “全都如你所言,准备妥当之后,你想如何攻打日本,要亡其国吗?”我问。

  “回皇上,并非是要亡其国,而是要乱其国。臣闻倭国亦有战国时代。现如今的德川幕府存续也已有快两百五十年。臣想将其打乱,让其重回战国时代,分裂成数十个藩国,这样最少能维持百年的和平,即使江南沿海会有倭寇侵扰,但不会形成规模,不会动摇国本。”曾国藩说道。

  他说的可真新鲜,我那个时代的人都很少有这么想的。

  “继续说。”我说道。

  “臣此战的首要目的,是剪除倭国中央幕府或所谓的天皇对各藩的控制力。将归属中央的军队,人,财资源全部消灭。再拉拢扶持一些弱藩。然后分兵,一部分消灭仍在朝鲜,士气混乱的日军。另一部分则选择日本的几个强藩消灭之,并选择几个易守难攻,又能自给自足之地,留下兵员在当地繁衍生息,修建城池堡垒建设封国。数个这样的地方,互为犄角互相照应。以此牵制整个日本,杜绝其统一,裂解成数十个小翻国。”曾国藩说道。

  “你的意思是,也不灭国,也不大肆杀戮,只是剪断其中央统治的根系。再灭几个强藩,防止其做大。拉拢扶持一些弱藩。不占领全境,也不置县。只占领几个易守难攻又能自给自足之地,繁衍生息,牵制倭国统一。妙啊!这样统治成本也接近没有了,这有点像那个屯田戍边啊!”我说道。

  “回皇上,是有点像屯田戍边,但又有不同,此毕竟是孤悬海外。届时陛下可选数位可信宗室子弟去做那里的王,这样绵延传承下去,也不会造大清的反。”曾国藩说道。

  “你想的很周到,朕都有一点震惊到了。”我说道。虽然他说的就有点像是天方夜谭,但未尝不可一试。也不是全无实现的可能性,既然倭寇撕破脸了,那就撕到底吧!

  “钱,需要多少?”我问。

  “回皇上,总要数千万两,日后,可能还需要追加!”曾国藩答道。

  “准奏!你现在便草拟下详细……”我非常痛快地赞成了他。他惊得猛地抬起头看我,这是他第一次和我对视。

  “臣领命!”曾国藩叩头谢恩。

  “你放开了干!干好了!朕让你配享太庙,连你爹也有位置!”我也有一点激动,但千古知遇,莫过如此。倒不是恩宠与名利,而是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他可能从来也没想过此生会如此不寻常,可以随心所欲,纵横驰骋一番。正如我一样。

  “臣领命!臣万死不辞,臣万死不辞!”曾国藩连连叩首,我将他扶起……

继续阅读:第106章 大宝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大清之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