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外患内忧
山外是山2021-06-12 10:382,032

  鄂州被围的军情迅速传至凤凰山宫城,正因“公田法”推行不顺而窝心的李言,如被五雷轰顶,一下就愣住了。

  “十数万人马,千艘战船,怎么就让敌人过了江呢?”他瞪着贾似道,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态。

  “也许是阿拉善汗的军队太强,也有可能是我南唐边军安逸了多年,战力不如以前了。臣毕竟离开边军已有十数年,时势与以前自是大不一样了!”贾似道一脸的愧色回答道。

  李言烦恼地在重拱殿中转着圈,心中对贾似道不禁生出愤恨。托词,都是托词!你贾似道先是在两淮置制使任上,又掌管枢密院多年,与军中领兵的文武多有勾搭,怎么可能不知道军中的情况?

  但这种话不能当面质问贾似道,他现在可是南唐的一根支柱,没有了这根支柱,南唐就会轰然倒塌。

  “如今奈何?朕身为一国之主,总不能看着阿拉善汗国的军队,在南唐国土上肆意妄为吧!”

  贾似道略一沉吟,便说道:“陛下,当派一支大军前去为鄂州城解围。鄂州位居上游,位置太过重要,一旦为阿拉善汗国所占据,只几天便可顺江而下打到临安,实在是丢不得。”

  “由谁来领军?吕文德去了四川路应对阿拉善汗国的汗王,这满朝文武中便再找不出一个,能让两淮那些骄兵悍将服气的人了!”李言烦心地说道。

  贾似道也是头疼,朝庭里的文武大臣不少,但多是些精于耍嘴皮子,玩弄文字的儒士;让他们领兵打仗,不说会不会装病不去,到了接阵之时,不吓晕了就算不错。年轻一辈中倒是有些不错的,诸如吕师道、陆秀夫等人,只是他们镇不住两淮的军将。

  “李庭芝如何?”李言突然问道。

  贾似道听了一愣,脱口而出:“此人自是颇有才干,老成谨慎,只是”他把话说到一半,便停了下来。

  “只是什么?”李言紧盯着贾似道问。

  “他与淮西的一些将领有些不合,陛下用他,恐怕吕氏兄弟那边不喜。此外淮南路那边,杨家军日盛,没有他在扬州镇守,陛下岂能安心!”

  李言心道:杨家军只是个借口,自己与杨不苟虽有不和,但没到兄弟之间要动刀兵的地步。关键之处还是,李庭芝与贾似道他们不是一个派系。这朝庭里啊,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事;山头林立,这边扎手,那边也不好惹,一个个都不顾国家到了危难之际。

  李言觉得自己要漰溃了,他现在很怀念过去在熙春楼闲适的日子。于是他心灰意冷地说道:“丞相在军中威望颇高,朕本是要留着丞相镇守临安的,如今怕是要劳丞相带兵往鄂州走一遭了。”

  贾似道心中暗喜,他一开始便想自己领兵,但担心李言借口临安西部山区闹匪,否了他的自荐,如今由李言说出来是再好不过。

  贾似道对兵权的认识,与朝中那些儒士大不相同。在儒士们的眼里,粗鄙的军汉都是下贱不堪的配军,他们羞于为伍;贾似道却清楚地明白,在这乱世,唯有手中握兵,才能争取最大的利益。

  还是在孟珙军中之时,贾似道便刻意结交军中实权的将领,渐渐聚拢了吕氏兄弟、夏贵等一帮人。而李庭芝原本也是他笼络的对象,只是与李庭芝在两淮共事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李庭芝这个人是个正人君子,心中只有朝庭和君王,根本没有可能与他结成山头。

  李庭芝是个有本事的人,贾似道对他虽不喜,但还是把他用在关键之处,只是不肯给他更大的兵权而已。

  假意推辞了一番,贾似道便应允了统领大军西上救援鄂州一事。而这时一众朝臣在左丞相吴潜的带领下,也在垂拱殿外的院子中,跪了一地。

  吴潜他们是为阿拉善汗的大军过了长江而来。

  见到皇上和贾似道从殿中出来,吴潜带头,一众朝臣齐声呼号、怒喝、斥骂:“皇上,敌人过了长江,包围了鄂州,要不了几天就会打到临安来了!”

  “这都是公田法惹来的祸事,公田法不祥啊,请官家罢了公田法!”

  “上天震怒,要用阿拉善汗人来惩治南唐,请皇上罢了贾似道这个祸首!”

  听着这些人装神弄鬼,胡乱攀扯,李言的脸阴沉得要滴下水来。

  贾似道也是勃然大怒,对李言道:“官家,臣为退敌兵竭尽心力,这些人却颠倒黑白,恶意诋毁为臣,就请官家罢了贾某的官职吧,贾某从此也好安心做一个山野闲人,过不操心的舒适日子!”

  李言冷冷扫视了院中众人一眼,转过头来便吩咐高大夫宣诣。

  高大夫拿出李言先前拟好的,关于贾似道统兵救援鄂州的诣意大声宣读起来。

  院中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一时间鸦雀无声。

  李言这时温声对贾似道说:“丞相便先回去准备出兵事宜,朕自会为丞相看好后路!”

  贾似道心中略有感动,小声说道:“陛下防着点西边的匪患,臣此去必定逼退阿拉善汗国的大军。”

  李言点了点头,道了声:“朕自是理会,丞相放心。”

  随后对吴潜冷冷说道:“你随朕进殿,朕有话要说。”便率先向殿内行去。

  贾似道面上升起得色,他看了吴潜和院中众人一眼,丢下冷冷一句“腐儒”,便拂衣而去。

  吴潜苦着脸,跟随高大夫往殿中走。他叫着高大夫以前的职司,小声问:“供奉,太后可有对你说过什么?”

  高大夫心头一颤,小声回了句:“官家勤勉,只为国富民强!”便埋头向前走。

  吴潜轻轻叹息一声,心道:济王妃,我吴潜只怕是要辜负你了,大敌当前,一家一姓并不重要,这儒家士人的天下才是要紧的。

  到殿内站定,吴潜便听到李言阴沉沉的质问。

  “吴相是天下名士,学问通达,自是明白在内忧外患之时,什么才是紧要的吧!”

  吴潜跪伏下来,非常镇定地答道:“精诚团结,共御外敌!”

继续阅读:第142章周密的气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唐春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