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免除农税?两条贸易商路!
朕闻上古2025-10-03 14:402,202

  御书房内,气氛融洽。

  不等二人平复心绪,李骜又抛出一个更宏伟的目标。

  “父皇,其实儿臣还有一个想法,若是东海贸易能长久发展,日后咱们还能拓展至南洋、西洋,将大明的商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南洋有橡胶、胡椒、象牙等中原稀缺的物产,西洋则有琉璃、宝石、香料,这些都是能吸引大明商人的珍品;而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器,在海外更是千金难求,只要打通航线,建立稳定的贸易渠道,大明的商品就能源源不断运往南洋、西洋,换取海量金银与物资。”

  “届时,贸易范围不再局限于东海,而是覆盖整个东亚、东南亚乃至更远的区域,贸易规模会比现在扩大十倍、百倍,商税收入也会随之暴涨。假以时日,朝廷的商税收入不仅能覆盖军费、官俸、赈灾等日常开支,还能有余力投入水利、交通等民生工程,到那时,咱们甚至可以免除农税——无论是田赋、丁税,都不再向百姓征收,让百姓只需专注于耕作与经营,不必再为赋税所累。”

  “要知道,如今百姓肩头的重担,多半来自农税,一旦农税免除,农户不仅能留存更多粮食,还能有富余的财力改善生活、购置农具,进而提高粮食产量;而手工业者、小商贩也能减少负担,更有动力发展产业,整个大明的经济都会随之繁荣。长此以往,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富足,大明才能真正称得上国泰民安,这才是儿臣心中最理想的盛世景象啊!”

  “免除农税?”朱元璋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激动,双手微微颤抖,连声音都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

  他自小在凤阳乡下长大,亲眼见过父亲因交不起农税被官吏逼得卖儿鬻女,见过乡邻为凑齐田赋不得不啃树皮、吃草根,甚至逃荒路上饿殍遍地的惨状——那些因农税而起的苦难,早已刻进他的骨髓,成为他登基后始终无法释怀的心结。

  他执政这些年,虽多次减免灾区赋税、严惩贪腐官吏,可农税始终是百姓肩上的重担,毕竟朝廷的军需、官俸、河工修缮,都离不开农税支撑。

  如今听闻“免除农税”,意味着百姓再也不用为田赋发愁,再也不用因交不上税而流离失所,这不仅是对天下苍生的救赎,更是超越历代君主的功绩——古往今来,从未有哪个王朝能真正让百姓摆脱农税束缚,若是大明能做到,便是前所未有的盛世,他朱元璋也能成为流芳千古的明君!

  朱标也激动得眼圈发红,他自幼跟随宋濂等儒臣学习,深研“仁政”之道,一直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这些年,他多次向老朱进言,建议减少农税征收额度,缓解百姓压力,却始终因国库需求而难以实现。

  李骜提出的“免除农税”,恰好击中了他心中对理想盛世的所有期盼——百姓不必再为赋税奔波,男耕女织,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整个天下一派安宁祥和,这正是他身为太子,毕生想要辅佐父亲实现的目标。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幅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富足的盛世图景。

  “骜儿……你说的是真的?”朱元璋声音带着几分哽咽,紧紧盯着李骜。

  李骜郑重点头:“父皇,儿臣所言句句属实。只要咱们稳步推进东海贸易,用心经营九州、四国,假以时日,这个目标定能实现!到那时,大明不仅国力强盛,百姓也能安居乐业,真正做到国泰民安!”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更开阔的图景:“而且儿臣所说的贸易,绝非只限于东海。待东海贸易根基稳固,咱们还能向南拓展,打通南洋航线!南洋诸国可比东海三国更多,爪哇、苏门答腊、满剌加、暹罗……大大小小数十个邦国,各有各的特色物产,皆是大明稀缺之物。”

  “就说爪哇,那里盛产胡椒、丁香,是香料中的珍品,中原权贵商贾皆视其为至宝,一斤胡椒在大明能卖上数两白银;苏门答腊的樟脑、燕窝,不仅能作药材,更是滋补佳品,运往大明定能大受欢迎;满剌加地处马六甲海峡,是东西方航运的咽喉,咱们若能与其合作,既能收取过往商船的关税,还能将大明的丝绸、瓷器通过这里转卖到更远的西洋;还有暹罗,他们的稻米产量极高,且颗粒饱满,若是能大量购入,既能填补大明部分地区的粮食缺口,还能稳定粮价,让百姓不再受饥馑之苦。”

  李骜语气愈发坚定:“这些南洋诸国,虽国力不如大明,却握有丰富的资源。咱们无需动武,只需以贸易为纽带,用大明的精品手工业品换取他们的特产——他们需要大明的丝绸做衣料、瓷器做器皿、铁器做农具,咱们需要他们的香料、粮食、珍宝,这般互通有无,既能让大明的商税收入再翻数倍,还能让南洋诸国依赖大明的物资,从而与大明建立稳固的宗藩关系,让大明的影响力远播南海。”

  “届时,东海有倭国、韩国、琉球的贸易支撑——倭国的金银、硫磺会顺着航线源源不断运抵大明,填补国库的矿产缺口;韩国的人参、麻布能满足中原权贵与百姓的日常需求;琉球作为中转枢纽,会将南洋的香料、蔗糖与大明的丝绸、瓷器互通流转,形成紧密的贸易闭环。”

  “南洋则有数十国的物产输送,爪哇的胡椒、丁香是中原市场的稀缺珍品,一斤便能卖出高价;苏门答腊的樟脑、燕窝兼具药用与滋补价值,深受富商与官宦追捧;暹罗的稻米产量惊人,可批量运往大明缺粮的西北、西南地区,稳定粮价、缓解饥馑;满剌加作为马六甲海峡的要地,更是能为过往商船提供补给,同时让大明的商品借道转销西洋,拓宽贸易版图。”

  “这两条贸易航线如同大明的两条‘黄金水道’,东海上的商船往来于宁波、长崎、釜山、那霸之间,南海上的货船穿梭于泉州、广州、巨港、暹罗湾之中,船上满载着各国特产与大明精品,源源不断为朝廷带来财富。朝廷无需再依赖农税,只需在沿海的宁波、泉州、广州,以及九州的长崎、满剌加的港口设立关卡,对往来商船按货值征收关税,在商贸重镇的市集、商铺征收商税,便能获得巨额收入。”

继续阅读:第492章 新思路!李骜提出的盛世愿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