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趁热打铁!重提海禁之事!
朕闻上古2025-07-28 18:032,298

  殿内的气氛重新轻松起来,檀香的烟气在阳光里缓缓浮动,连带着老朱脸上的线条都柔和了许多。

  李骜看在眼里,知道是时候再加一把火了——有些事,趁着陛下心气顺,说出来才更容易入耳。

  他清了清嗓子,语气带着几分试探:“舅爷,还记得臣去年离京前,曾跟您提过的海外贸易一事吗?”

  “海外贸易?”老朱脸上的笑意瞬间淡了几分,眉头猛地拧成个疙瘩,端着茶盏的手也顿在了半空。

  这四个字像根针,猝不及防刺中了他心里那根藏了许久的刺,让他浑身都不得劲。

  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被人蒙骗,而海禁这事,恰恰是他心里最憋屈的一桩。

  当年李善长领着一群腐儒跪在文华殿哭谏,说什么“海疆多倭寇,开市必引祸端”、“百姓安于农桑即可,何必与蛮夷通商”,硬是把他说动了心,下了那道“片板不得下海”的禁令。

  结果呢?禁令是下了,倭寇没见少,反倒让张方那些走私贩子赚得盆满钵满,江南士绅暗地里勾结海寇,把丝绸、瓷器运出去,换来的银子全揣了私囊,国库半分没见着。

  后来经过李骜提醒,锦衣卫暗中调查,这才露出李善长等人当年力主海禁的私心——他自家就养着大量江南士绅搞走私!

  想到这里,老朱的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

  虽然后来他把李善长贬去了凤阳逐出京师,让汤和领水师灭了张方余孽,又让毛骧带着缇骑把江南那些参与走私的士绅抄了家,可那道海禁的圣旨还明晃晃挂在通政司的卷宗里,像个打在他脸上的巴掌,时时刻刻提醒着他当年的糊涂。

  “提这个做什么?”老朱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烦躁,指尖在茶盏沿上重重刮了一下,“海禁国策是朕定的,难道还要朝令夕改不成?”

  马皇后见气氛不对,连忙打圆场:“骜儿许是有新想法,你先听听嘛。”

  李骜知道老朱最忌讳旁人质疑他定下的国策,忙躬身垂首,语气恭谨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臣绝不敢质疑陛下定下的规矩,只是亲眼见着江南的货物有多抢手,才斗胆设想——咱们的水泥、雪糖若是能运去倭国、韩国,单是这两国,每年的收益就至少能再翻上一倍!”

  “一倍?!”老朱手里的茶盏“咚”地磕在案几上,茶水溅出些许,他却浑然不觉,眼睛瞪得像铜铃,死死盯着李骜,仿佛要从他脸上看出这话的真假,“你再说一遍?一倍?”

  在老朱印象里,倭国不过是些海岛小国,常年战乱,百姓穷得叮当响;韩国虽算富庶,却总爱跟大明打小算盘,去年还偷偷缩减了贡品,实在算不上什么好生意伙伴。

  李骜迎着他的目光,字字清晰:“是,一倍。如今实业局靠着内陆销路,年利约一千万两;若是打开海外市场,水泥与雪糖的收益翻倍,再加上内陆进项,总利润定能突破三千万两。”

  三千万两!

  这个数字像一道惊雷,在殿内炸响。

  老朱只觉得头皮发麻,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龙袍的衣角。

  他这辈子见过的银子加起来,恐怕都没这个数的一半多!

  “水泥运出去……能有什么用?”老朱喉结滚动,声音都有些发紧。在他看来,水泥是修路筑堤的东西,蛮夷之地能有什么用场?

  “用处大着呢!”李骜往前半步,语气愈发恳切,“陛下有所不知,这两国对咱们的货物需求大着呢!先说倭国,这些年他们国内混战,大名们抢地盘抢得头破血流,最缺的就是筑城的材料。咱们的水泥坚固耐用,筑城时又快又稳,哪个大名不想要?”

  他顿了顿,又道:“更别说雪糖了。倭国不产甘蔗,糖比金子还金贵,贵族们用糖待客,都得按粒算。咱们的雪糖运过去,用他们最稀罕的漆器盒装着,一两能换五两银子!臣打听过,倭国的银矿多,那些大名宁愿少买些布匹,也要换雪糖撑场面,这生意稳赚不赔。”

  老朱的眉头渐渐舒展,手指在案几上轻轻叩着:“那韩国呢?他们自己也产些糖,怕是用不上咱们的雪糖。”

  “韩国确实产糖,可他们的糖又黑又涩,哪比得上咱们的雪糖雪白甘甜?”李骜笑道,“上次韩国世子来朝,尝了尚食局的雪糖糕,回去后就托人打听在哪买。再说他们的宫殿年久失修,汉城的城墙多处塌陷,用咱们的水泥修补,比他们用糯米灰浆省一半功夫,还更结实。臣算过,给韩国运十船水泥,至少能换回来三千匹好马——正好给北边的骑兵换上。”

  他往前半步,语气愈发恳切:“陛下您想,倭国的银子、韩国的战马,都是咱们急需的;而他们想要水泥筑城、雪糖撑门面,这正是互补的买卖。咱们派水师护航,带着货物去跟他们的大名、官员谈,愿意合作的就给优惠,敢耍花样的,就让水师封了他们的港口——反正他们的粮食得靠海运输送,不怕他们不低头。”

  “若是这两国的销路打开,”李骜加重了语气,“单是水泥和雪糖,每年就能多赚一千五百万两,加上内陆的进项,实业局年利定能破三千万两!”

  三千万两!

  老朱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

  他这辈子最恨倭国的倭寇骚扰沿海,也烦韩国时不时的小动作,如今竟能靠做生意拿捏住他们,既能赚银子,又能扬国威,这可比单纯禁海解气多了!

  “如果再携带丝绸、瓷器、茶叶这些传统特色货物,打通倭国与韩国的销路,那实业局一年的收益,至少可以稳定在五千万两!”

  李骜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道惊雷在殿内炸响,再次语出惊人!

  老朱原本还坐在椅子上盘算着三千万两的用场,听到这话,猛地“嚯”地站起身,动作太急,带得身后的椅子都往后滑了半尺,发出刺耳的声响。

  他脸上的皱纹因为兴奋而挤在一起,耳尖红得像要滴血,双手在身前比划着,却半天说不出话来——五千万两这三个字,像滚烫的烙铁,狠狠烫在了他的心上。

  五千万两!

  这是什么概念?

  大明王朝两年半的财政总收入,加起来也不过才这么多!

  他当皇帝这些年,见过最富裕的年份,税银、粮草、实物折算下来也才两千一百万两,而李骜轻飘飘一句话,就抛出了一个能抵得上两个半大明全年收入的数字!

  “你……你再说一遍?”老朱的声音都在发颤,不是不信,而是这数字太过惊人,让他必须再听一次才能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李骜迎着老朱的目光,语气笃定如铁。

  “臣说,若是能出海贸易,水泥、雪糖加上丝绸、瓷器、茶叶,年利至少五千万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