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文华殿议事!太子标驳斥群臣!
朕闻上古2025-09-19 16:002,485

  得了老朱的命令,太子标片刻不敢耽搁,当即传旨召集群臣于文华殿议事。

  消息传到詹徽、李原名等人耳中,他们还以为是陛下被弹劾奏折说动,要当众处置李骜,一个个面带得意,提前半个时辰便赶到文华殿,等着看李骜“身败名裂”的好戏。

  辰时一到,太子标身着明黄常服,缓步走入殿中,往日温文尔雅的脸上不见半分笑意,眼神锐利如刀,扫过群臣时,让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走到案前,将一摞厚厚的奏章重重放在桌上,沉声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要说说天津建设的事。”

  此话一出,詹徽、李原名等人顿时眼睛一亮,原本紧绷的身子瞬间放松下来,藏在袖中的手不自觉地攥了攥,眼底飞快闪过一丝窃喜。

  詹徽悄悄抬眼,与身旁的李原名交换了个眼神,两人嘴角都忍不住微微上扬——他们还以为太子标真被先前的弹劾说动,要松口约束李骜了。

  李原名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詹徽,眉梢轻挑,那神情仿佛在说“果然还是咱们的话管用”;詹徽则微微颔首,眼中满是得意,手指在身前悄悄捻了捻,像是已经在盘算接下来该如何进一步施压,好让太子标彻底下令罢免李骜。

  旁边几个附和他们弹劾的官员也松了口气,纷纷低下头,掩去脸上的笑意,心里都在暗忖:只要太子殿下松了口,再添把火,李骜这次定然在劫难逃,他们也能借着这功劳,在朝堂上更进一步。

  一时间,几人都沉浸在即将扳倒对手的窃喜中,连太子标接下来的话,都没心思仔细听了。

  “近来朝堂上关于李骜的弹劾奏折不少,说什么‘聚众滋事’、‘误农误国’,甚至还有人说他‘图谋不轨’——今日,咱们就用事实说话,看看这些弹劾,到底是忠言进谏,还是恶意构陷!”

  话音刚落,太子标示意内侍将奏章分发给群臣,声音陡然拔高:“这第一摞,是实业局天津分局主事暴昭的奏报,里面详细记录了天津招工的每一项数据——如今在天津做工的一万两千人里,流民占比九成七,其中八成是因灾荒失去田地的农户,一成七是无家可归的孤儿寡母,真正有田有地、弃农做工的百姓,不足三百人!暴昭每日派人巡查周边村落,还附了各村镇里正的签名画押,足以证明这些数据句句属实!”

  群臣传阅着奏报,不少人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他们本以为李骜招的都是农户,却没想到竟是流民居多。

  詹徽、李原名两人拿着奏报,手指微微发颤,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他们明明让北疆官员“汇报”百姓弃农的情况,怎么会只有这么点人?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太子标又指向第二摞奏章:“这是北平府、河间府、永平府三位知府的奏报,里面有三地的粮食产量、耕地状况明细。”

  “河间府今年冬小麦种植面积比去年还多了两百亩,因实业局调来了新粮种,长势比往年更好;永平府虽有部分荒地,但官府已组织留守百姓开垦,补种了耐旱的粟米,预计来年收成不会减少;北平府更不必说,商路通畅,粮商往来频繁,粮仓储备比去年多了三成!”

  他拿起一份永平府知府的奏报,念出上面的内容:“‘今岁虽有流民赴天津做工,然农户仍守田耕作,冬小麦除草、施肥皆未误时,待来年夏收,预计亩产可达一石二斗,与往年持平’——诸位听听,这就是你们口中‘土地荒芜、粮食减产’的北疆?”

  殿内一片哗然,原本附和詹徽的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詹徽脸色涨得通红,想要辩解,却被太子标冷冷的目光逼了回去。

  太子标继续说道:“还有人说李骜‘聚众滋事’,可暴昭的奏报里写得清楚,天津流民皆登记户籍,分住在指定棚屋,白日做工、夜里休息,实业局还设了学堂、医馆,每日有专人巡查秩序,至今未有一起骚乱!”

  “至于‘图谋不轨’,更是无稽之谈——天津的水泥厂、码头,皆是为了北疆建设,所有物资调度、款项支出,都有明细账目,随时可查,何来‘培植私党’一说?”

  说到这里,太子标猛地将奏报拍在桌上,目光直直看向詹徽、李原名等人,语气里满是怒火:“詹徽、沈缙、李原名,你们先前递上的弹劾奏折,说‘永平府万亩良田荒芜’、‘天津流民作乱’,可如今事实摆在眼前,你们所谓的‘证据’,全是无中生有、夸大其词!你们口口声声说为了北疆安稳、为了大明社稷,可实际上,却是为了一己私怨,不惜编造谎言,阻挠国政,你们的心思,真以为陛下和本宫看不出来吗?”

  詹徽被骂得浑身发抖,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怎么都没想到,李骜竟早就算计好了一切,不仅让暴昭详细记录流民情况,还让北疆知府们统计耕地、粮食数据,用最真实的证据,将他们的攻讦打得粉碎。

  他们精心策划的弹劾,如今成了朝堂上的笑话,而他们自己,也成了众人眼中跳梁小丑。

  李原名也低下了头,脸上满是羞愧与恐慌——他本以为能借着这次机会扳倒李骜,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今太子标动了真怒,他们怕是要凶多吉少。

  太子标看着两人狼狈的模样,语气没有丝毫缓和:“建设天津,是父皇亲批的国政大计,是为了让北疆百姓有活路,为了大明的长远基业!”

  “李骜在天津呕心沥血,让流民有饭吃、有活干,让北疆渐渐有了起色,你们不支持也就罢了,反而处处拆台、恶意中伤,你们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对得起北疆的百姓吗?”

  他扫视着殿内群臣,声音掷地有声:“今日本宫把话放在这里,天津建设,谁也不能阻挠!往后再有谁敢非议国策、构陷忠良,休怪本宫不讲情面,定会上奏父皇,按‘扰乱朝纲’之罪处置!”

  群臣见一向温文尔雅的太子标竟发了这么大的火,一个个吓得连忙躬身:“臣等遵旨!全力支持天津建设!”

  连之前那些中立的大臣,也纷纷表态支持国策,生怕惹祸上身。

  詹徽、沈缙、李原名等人更是吓得冷汗直流,连忙跪地请罪:“臣等糊涂,轻信谣言,妄议国策,请太子殿下恕罪!”

  太子标冷冷地看着他们:“恕罪与否,本宫说了不算,需看你们日后的表现。若再敢有异动,本宫绝不轻饶!”

  说完,他不再理会这些人,对群臣道:“天津建设事关重大,实业局若有需要,各部门、各府县都要全力配合,不得推诿!今日议事到此,退朝!”

  说罢,太子标转身离去,留下满殿神色各异的大臣。

  詹徽、李原名两人瘫坐在地上,脸色惨白——他们知道,经此一事,他们不仅没能扳倒李骜,反而彻底失去了陛下和太子的信任,往后在朝堂上,怕是再难有立足之地。

  而其他大臣也终于明白,陛下和太子对李骜的支持绝非一时兴起,对天津建设的重视更是远超他们想象。

  自此之后,朝堂上再无人敢非议天津之事,李骜在天津的建设,彻底没了来自京城的阻力。

继续阅读:第448章 高丽!徐增寿与李景隆的野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