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这是败了?徐天德欣喜若狂!
朕闻上古2025-09-19 16:002,788

  大宁城外的雪刚停,护城河边的冰面反射着刺目的光。

  徐达正站在城楼箭垛旁,手里摩挲着一封尚未发出的军报,眉头紧锁——李骜率军深入捕鱼儿海已有数月,除了最初传回的几封平安信,再无消息,饶是他戎马一生,此刻也难免心焦。

  “将军!城东发现异常!”一名斥候气喘吁吁地冲上城楼,甲胄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有大批人马正从雪原方向过来,看旗号……像是咱们的人,只是……只是走得太慢了!”

  徐达心中一紧,快步走到西南角的望楼,随后放眼望去。

  只见雪原尽头,一道长长的队伍正蹒跚而来,士兵们大多拄着木棍,有人被同伴搀扶着,还有人躺在简易的雪橇上,看那姿态,分明是伤残之师。

  他们的衣甲破烂不堪,沾满了血污与泥雪,旗帜在寒风中耷拉着,连“明”字都显得黯淡无光。

  “是……是从捕鱼儿海退回来的弟兄……”徐达身边的副将喃喃道,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沮丧。

  徐达握着望远镜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一股寒意从脚底窜起——这么多伤残将士先行退回,莫不是前方败了?

  李骜那孩子……难道没能顶住?

  他想起出发前,自己拍着女婿的肩膀说“万事小心”,想起女儿徐妙云在家中日夜祈祷,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败了,不仅是损兵折将,更意味着北元的威胁将卷土重来,北疆又要陷入战火。

  “备马!”徐达沉声道,声音里带着压抑的疲惫,“本帅去城外接应,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刚走下城楼,却见一名骑兵疯了似的从城南方向冲来,马背上插着代表加急军报的红旗。

  “将军!大捷!是大捷军文!”骑兵在城下勒住马,高举着一个蜡封的竹筒,声音因激动而变调。

  徐达脚步一顿,猛地回头。

  亲卫接过竹筒,快步呈上。

  他颤抖着手指拆开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借着城门口的光线匆匆浏览——开头几句便如惊雷炸响:“臣李骜谨奏:捕鱼儿海一役,大破北元汗廷,生擒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太子天保奴、次子地保奴……”

  后面的文字,徐达几乎是逐字逐句看完的。

  生擒大汗、踏平汗廷、缴获九斿白纛、俘虏王公贵族数百……每一行字都像一团火,瞬间烧尽了他心中的寒意。

  “好!好小子!”徐达猛地将信纸攥在手里,老泪瞬间涌出,他用力一拍城墙,震得城砖上的积雪簌簌落下,“没让我失望!真没让我失望啊!”

  城楼上的将士们听到“大捷”二字,先是愣了片刻,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生擒北元大汗了!”

  “咱们赢了!”

  “李将军威武!”

  欢呼声浪直冲云霄,连城外的伤残将士似乎都受到了鼓舞,队伍前进的速度都快了几分。

  徐达很快从狂喜中镇定下来,他抹了把脸,眼神重新变得锐利:“都别喊了!传令下去,立刻按军法行事!”

  “其一!”他转向传令兵,将捷报重新封好,“派最精锐的驿卒,八百里加急送往金陵!告诉陛下,北元汗廷已破,脱古思帖木儿被擒,北疆可安!”

  “其二!”徐达看向骑兵营统领,“点一万骑兵,带上粮草、药品、御寒衣物,即刻出发,沿捕鱼儿海方向接应李骜大军!务必护好俘虏,尤其是脱古思帖木儿,绝不能出任何差错!遇有北元残部,格杀勿论!”

  “其三!”他拿起笔墨,迅速写了两封军令,“快马送往岭北前线,给赵庸、唐胜宗二将!让他们立刻停止佯攻,全力进攻哈拉和林!脱古思帖木儿被擒的消息不出三日便会传遍草原,北元各部必然人心惶惶,这是收复岭北行省的最好时机!告诉他们,拿下和林,本帅为他们请功!”

  徐达不愧是徐达,大明王朝的塞上长城,欣喜之后便迅速恢复了理智。

  他太清楚远征的代价——捕鱼儿海一役虽胜,李骜麾下将士必然经历了惨烈厮杀,伤亡绝不会少,连带着战马疲惫、粮草告急,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回师途中千里雪原,北元残部散落各处,若得知大汗被擒,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聚集残兵伺机报复。

  一旦让这些人抓住可乘之机,不仅可能折损将士,甚至可能危及脱古思帖木儿等俘虏的安全,让到手的胜利功亏一篑。

  而岭北行省对大明意义非凡。那里是漠北的核心,是连接西域与草原的咽喉,控制了岭北,便能掐断北元余部复兴的根基,将防线向北推进千里,让大明的北疆真正安稳下来。

  如今脱古思帖木儿被擒的消息传开,北元各部必然人心涣散,宗王们自顾不暇,正是趁虚而入的最佳时机。

  若错过这个窗口,等草原各部重新整合,再想收复岭北,不知要付出多少鲜血与代价。

  所以他才当机立断,一边派兵接应李骜,筑牢归途防线;一边下令强攻哈拉和林,抢占岭北要地。

  前者是守,护住胜利果实;后者是攻,扩大战果疆域。

  一守一攻之间,尽显老帅的深谋远虑——既不被胜利冲昏头脑,也不放过稍纵即逝的战机,这才是真正的国之柱石该有的样子。

  三道命令有条不紊地下达,大宁城瞬间忙碌起来。

  驿卒带着捷报策马冲出城门,马蹄扬起的雪雾在晨光中划出一道白线;一万骑兵很快集结完毕,黑压压的队伍如潮水般涌向雪原,他们的任务是迎接凯旋的英雄,也是为胜利筑起最后的屏障;送往岭北的军令则由最熟悉地形的斥候携带,消失在西北方向的山道中。

  徐达再次登上城楼,扶着冰凉的箭垛,望着城外那些逐渐走近的伤残将士。风雪在他们脸上刻下皲裂的痕迹,破烂的战袍下露出缠着布条的伤口,有人断了手臂,用仅剩的手拄着木棍蹒跚前行;有人伤了腿,被同伴架着肩膀,一步一挪地踩在雪地里;还有些躺在简易雪橇上的重伤员,盖着单薄的毡子,却依旧努力抬起头,望向城门的方向。

  徐达的眼神里满是欣慰,又带着难以掩饰的心疼。

  这些弟兄虽未参与最后的决战,没能亲手擒获北元大汗,却也是实打实的功臣。

  从大宁出发那天起,他们就跟着大军在冰天雪地里蹚路,用冻僵的手劈开挡路的雪堆,用带伤的肩扛着粮草辎重,硬生生在无人踏足的雪原上踩出一条路来。

  直到体力耗尽、伤口发炎,再也跟不上主力的步伐,才被留在沿途的临时营寨,一边忍受着严寒与伤痛,一边还要提防北元游骑的袭扰,为大军守住退路。

  他缓缓转身,对身边的副将沉声吩咐:“传令下去,打开城门,让医营的人带着药材、烈酒、炭火都过去。先给弟兄们清创裹伤,再煮几大锅热汤,让他们暖暖身子。”

  顿了顿,徐达的声音柔和了几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告诉他们,李将军在捕鱼儿海打了大胜仗,北元大汗被生擒了。他们这一路吃的苦、受的伤,都值了——朝廷记着他们的功,弟兄们记着他们的情,谁也不会忘了他们的付出。”

  副将抱拳领命,转身匆匆离去。

  城楼上的风依旧凛冽,徐达却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看着那些伤残将士的身影越来越近,他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在战场上拼杀的日夜,看到了大明江山的根基,正是由这些默默无闻却坚韧不拔的脊梁,一点点撑了起来。

  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大宁城的城墙上,反射出温暖的金光。

  徐达站在箭垛旁,望着捕鱼儿海的方向,仿佛能看到女婿率领大军押解俘虏归来的景象。

  他知道,这场胜利不仅是李骜的功勋章,更是大明北疆百年安稳的基石。

  而他这个做岳父、做统帅的,能做的,便是为这场胜利扫清最后的障碍,让荣耀稳稳地回到金陵,回到大明的土地上。

  城楼下,伤残将士们已经走进城门,当听到“生擒北元大汗”的消息时,许多将士当场跪倒在地,哭喊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

  徐达看着这一幕,缓缓挺直了脊梁,脸上笑容笑容。

  属于大明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继续阅读:第408章 捷报抵京!汉家儿郎尽欢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