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江南士绅!自有应对之策!
朕闻上古2025-07-28 17:592,332

  朝堂之上,出自江南的士子在科场中占据半壁江山,东林、复社等文人集团的核心成员多为江南士绅出身,他们以“清流”自居,实则通过门生故吏结成庞大的利益同盟。

  每逢朝堂议事,涉及江南赋税、漕运、盐政等要害议题,这些人便群起发声,或引经据典阻挠改革,或罗织罪名排挤异己。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试图清查江南隐田,竟被他们联名弹劾“苛政虐民”,最终新政在江南推行得举步维艰;崇祯朝时,朝廷为筹措军饷,想加征江南商税,又被他们以“与民争利”为由驳回,逼得皇帝只能向西北灾民加派赋税,间接加速了流民起义的爆发。

  地方之上,他们的能量更甚。江南各省的巡抚、布政使,若非出自士绅圈子,便是需仰其鼻息才能坐稳位置。

  朝廷的政令传到府县,若触犯士绅利益,轻则被阳奉阴违,重则被直接搁置。有位应天巡抚曾想整顿苏州织造,查处士绅勾结宦官虚报工价的弊案,结果不到三月,就被江南籍言官参了二十余本,罪名从“贪墨”到“不敬先贤”无所不包,最终只能灰溜溜卸任。

  他们甚至能影响皇位继承的风向。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江南士绅集团坚定支持立长子朱常洛,不惜与皇帝硬抗十余年,最终迫使万历帝放弃立福王的念头——并非他们真的在乎“嫡长”礼法,而是深知朱常洛背后有江南士绅支持,若福王继位,其母郑贵妃的外戚势力恐会染指江南财利。

  此时的江南士绅,早已不是单纯的地方势力,而是成了能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庞然大物。

  他们盘踞在帝国最富庶的土地上,一边享受着王朝的庇护,一边又通过垄断资源、操控朝政,不断削弱着大明的统治根基。朝堂的决策受其掣肘,地方的治理被其架空,国库的财富被其鲸吞,到了明末,这些看似文弱的“乡贤”,实则成了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是江南士绅!

  “沈县尊放心,”李骜抬手拍了拍他的胳膊,语气沉稳下来,“本侯心中有数。”

  他目光扫过远处鳞次栉比的宅院,那里住着不少闻讯闭门观望的乡绅,“这些人若真能安安分分,守着自己的田产过活,本侯自然不会动他们。可若有人非要学顾、徐、钱三家,把贪婪当本事,把百姓当鱼肉,那也别怪本侯不讲情面。”

  顿了顿,李骜的目光陡然锐利起来,声音里添了几分慑人的锋芒:“江南士绅的圈子是盘根错节,这点本侯自然清楚。可盘根错节的,未必都是良善之辈,更多的是些靠着抱团取暖、互相包庇,才敢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蛀虫。”

  他抬手,指尖轻轻叩了叩锦衣卫腰牌,那枚雕刻着猛兽纹样的牌子在日光下泛着冷光:“他们总以为仗着人多势众,仗着‘乡贤’的名头,就能把地方当成自家后院,把朝廷律法当成摆设。”

  “真要有人敢借着这层皮作妖,敢明里暗里给实业局使绊子,敢继续把百姓当鱼肉,本侯不介意让他们好好看看,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是朱家的天下,是大明百姓的天下,不是他们这些士绅的私产!”

  “实业局要办的事,是为朝廷兴利,为百姓谋生,是要让上海这片土地长出能养活万人的厂子,是要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有口饭吃、有件衣穿。”李骜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这不是给士绅当摇钱树,更不是让他们用来囤积居奇、中饱私囊的由头!”

  他扫过沈知言凝重的脸,语气里淬着寒意:“谁要是识趣,安安分分守着自己的本分,本侯可以当做什么都没看见。可谁要是敢拦路,敢把这桩利国利民的好事搅黄了,那就别怪本侯的刀快!北漠的胡虏我杀得,朝堂的奸佞我斗得,难道还怕了他们这些只会盘剥百姓的地方士绅?”

  “真要撕破脸,本侯有的是法子让他们明白,什么叫雷霆手段。”李骜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城郭上,仿佛能穿透层层宅院,看到那些暗藏的算计,“查他们的田产,核他们的赋税,翻他们的旧账——只要想查,哪户士绅的屁股是干净的?别以为靠着京里有人、族里有官就能高枕无忧,真要把本侯逼急了,便是皇亲国戚的面子,我也未必给。”

  呵,这可是在洪武年间!

  龙椅上坐着的是那位从淮西布衣一路杀出来的铁血帝王朱元璋!

  别说区区江南士绅,就是开国功勋、皇亲国戚,犯了法该杀头也照样人头落地。

  当年胡惟庸案株连数万,郭桓案血流成河,这位陛下眼里可容不得半点沙子,对贪腐蛀虫更是恨之入骨,剥皮实草的刑罚就摆在那儿,谁不胆寒?

  若是换作大明中后期,这些士绅盘根错节,朝堂上门生故吏扎堆,皇帝又多是宽柔寡断之辈,李骜还真得掂量掂量——把这些毒瘤逼急了,他们联名一哭二闹三参奏,再唆使言官泼上几盆脏水,纵是侯门贵胄也得头疼。

  可现在不一样!

  现在是洪武年间,背后站着的是那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洪武大帝。

  他李骜要做的事,是为朝廷拓土开疆般的实业,是为百姓谋活路,本就占着一个“理”字,又合了陛下整顿吏治、打击贪腐的心意。

  有这样的靠山,他还怕什么?

  这群士绅真要是不知死活,敢抱团反扑,敢暗中使绊子坏了工厂的事,大不了传讯回京,把他们勾结为奸、盘剥百姓的罪证一递,再提一句“江南士绅结党,恐碍新政”,保管能把陛下的怒火勾起来。

  到时候请求老朱再派毛骧下江南——那位掌管锦衣卫的指挥使,当年办郭桓案时手段何等狠辣,对付这些只会舞文弄墨的土绅,还不是手到擒来?

  真当洪武年间的刀是摆设?

  真以为“乡贤”的名头能挡住龙威?

  李骜冷笑一声,心里明镜似的——有朱元璋这位铁血帝王在,收拾这些江南蛀虫,不仅师出有名,更是顺天应人。

  他手里的刀,不仅是自己的,更是替那位端坐龙椅的陛下,斩向这些侵蚀大明根基的毒瘤!

  说罢,李骜又笑了笑,语气缓和下来:“沈县尊只管安心筹备工厂开工的事,其他的不必多虑。本侯既然敢动这三家,自然有应对的法子。倒是你,往后在上海推行新政,怕是要比从前更难些,得有个准备。”

  这话既是安抚,也是提醒。

  沈知言看着李骜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那团焦灼莫名地散了些——或许这位从战场杀出来的侯爷,真的有底气应付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

  他深吸一口气,拱手道:“侯爷既有定计,下官便不多言了。工厂的事,下官定会盯紧,绝不让侯爷失望。”

  “这样最好。”

继续阅读:第279章 颠倒黑白!积善之家就是护身符!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