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铸京观!贸易前提已达成!
朕闻上古2025-09-21 13:352,299

  水师将士们站在尸骸遍布的岛上,长刀上的血滴落在地,溅起细小的血花。

  他们脸上没有丝毫波澜,只有眼底深处藏着的恨意——这些倭寇当年在大明沿海屠戮百姓时,比这更残忍千百倍,如今不过是血债血偿,让他们也尝尝家破人亡、尸骨无存的滋味。

  俞通渊站在平户岛的最高处,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他终于为那些惨死的大明百姓报仇了。

  水师将士们也纷纷放下武器,有的坐在地上喘着粗气,有的则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脸上满是疲惫,却难掩胜利的喜悦。

  细川赖之看着岛上的惨状,心中虽有不忍,却也明白——经此一役,三岛倭寇被彻底剿灭,不仅能让大明满意,也能消除北朝的一个心腹大患,对双方而言,都是好事。

  他走到李景隆身边,躬身道:“使臣大人,三岛倭寇已全部剿灭,此次多亏大明水师出力。”

  李景隆点头,语气平静:“这是我大明水师应做之事。倭寇为祸多年,今日终于将其连根拔起,也算是对沿海百姓有个交代。”

  徐增寿补充道:“此次剿倭成功,也证明了足利幕府的诚意。接下来,我们可以好好谈谈与北朝的贸易之事了。”

  细川赖之闻言,脸上露出笑容:“使臣放心,我这就派人向将军禀报喜讯,将军定会尽快与使臣商议贸易协议!”

  随后,李景隆站在平户岛的制高点上,目光扫过满地狼藉的尸骸,语气冰冷地对身旁的副将下令:“留下五百水师将士清理战场,其余人随细川大人返回兵库津。”

  他顿了顿,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补充道:“清理战场时,将所有倭寇尸体的头颅尽数割下,运到对马岛最显眼的海岸峭壁处,垒成京观!要让所有敢靠近东海的倭寇、乃至整个倭国都看看,这就是袭扰大明沿海的下场!”

  副将抱拳领命,立刻挑选出五百名精锐将士,开始执行“割首筑京观”的命令。

  将士们手持短刀,弯腰在尸堆中穿梭,每遇到一具倭寇尸体,便俯身揪住其发髻,刀刃贴着脖颈轻轻一旋,一颗头颅便滚落在地。

  有的倭寇尸体早已僵硬,脖颈处的皮肉紧绷,将士们便用脚踩着尸体的胸膛,双手发力将头颅硬生生拧下;有的尸体被火铳打得面目全非,头颅辨认不清,将士们依旧一丝不苟地割下,绝不漏掉任何一具。

  不一会儿,沙滩上便堆起了一座座头颅小山,鲜血顺着头颅的眼眶、口鼻不断滴落,在沙地上汇成蜿蜒的血溪。

  将士们用绳索将头颅串成串,每串五十颗,再用木杠抬着,运往对马岛的海岸峭壁。

  抵达峭壁后,将士们先在岩壁上凿出凹槽,将粗壮的木桩固定在凹槽内,随后将串好的头颅层层堆叠——底层用木桩固定,中层将头颅的牙齿相互咬合,上层再用碎石填补缝隙,确保京观稳固。

  阳光照射下,密密麻麻的头颅泛着青灰色的光泽,空洞的眼窝朝着大海的方向,仿佛在无声地警示着远方的来者。

  有路过的北朝武士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别过脸去,脸色发白——他们虽也征战多年,却从未见过如此震撼的景象。

  而水师将士们却面不改色,有条不紊地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在京观顶端插上一面明黄色的“明”字大旗,让旗帜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将大明的威慑力,牢牢钉在这片曾经的倭寇老巢。

  与此同时,李景隆与徐增寿已率领其余水师将士,登上返回兵库津的战船。

  细川赖之站在船头,望着远处对马岛方向隐约可见的京观轮廓,心中暗自凛然——他终于明白,大明水师的“不留情面”,绝非说说而已,这京观不仅是对倭寇的惩戒,更是对倭国的警告,若是北朝敢有二心,下场恐怕不会比这些倭寇好多少。

  战船缓缓驶离三岛海域,海面上的血腥味渐渐淡去,但对马岛峭壁上的京观,却成了东海之上一道永不褪色的警示碑。

  李景隆凭栏而立,望着远方的海平面,心中却是轻松了不少。

  剿灭三岛倭寇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与足利幕府的贸易谈判、对倭国局势的掌控,乃至整个东海秩序的建立,都将以此为根基,一步步推进。

  船队行驶在海面上,朝阳洒在甲板上,水师将士们纷纷唱起了歌,歌声嘹亮,回荡在东海之上——这一战,不仅剿灭了倭寇老巢,更向倭国展示了大明水师的强大实力,为后续大明开拓东海疆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兵库津驿馆内,烛火彻夜未熄。

  足利义满攥着细川赖之派人快马送来的捷报,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反复读了三遍“三岛倭寇尽灭,大明水师大胜”,才终于按捺住激动,对身旁的近侍道:“快!备最好的茶点,再将幕府的通商文书案牍都搬来,明日大明使臣归来,我要亲自与他们商谈!”

  他深知,剿灭倭寇是大明最迫切的诉求之一,如今心愿得偿,李景隆与徐增寿必然会对北朝更有信心,贸易谈判的阻碍也会少去大半。

  这一夜,足利义满几乎没合眼,时而在屋内踱步思索贸易条款,时而对着地图标注倭国的矿产产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能打动大明的筹码。

  次日清晨,当李景隆与徐增寿率领水师船队返回兵库津时,足利义满早已带着细川赖之等重臣,在码头等候。

  看到李景隆走下悬梯,足利义满立刻上前,脸上堆满笑容,用流利的汉话说道:“使臣大人辛苦!听闻三岛倭寇已被尽数剿灭,此乃大快人心之事!我已在驿馆备下宴席,为二位接风洗尘!”

  李景隆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剿灭倭寇本就是我大明水师的职责,不过也多亏北朝武士配合。宴席暂且不急,关于两国贸易之事,我等今日便想与将军详谈。”

  “固所愿也!”足利义满连忙应下,引着二人向驿馆走去。

  进入议事厅,双方分宾主落座,侍从奉上热茶后便悄然退下,只留下细川赖之与徐增寿作为副手,参与商谈。

  李景隆率先开口,将一份早已拟好的贸易清单推到足利义满面前:“将军请看,这是大明可提供的货物——每月供应水泥五千斤、雪糖两千斤,另有苏州丝绸、景德镇瓷器、江南茶叶若干,数量可根据北朝需求调整。这些货物的品质,将军此前已见过,无需多言。”

  足利义满拿起清单,目光扫过“水泥”、“雪糖”二字时,眼中闪过一丝热切——这两样货物在韩国已引发轰动,若是能引入倭国,不仅能让贵族阶层趋之若鹜,水泥还能用于修缮京都城墙、修建港口,对北朝而言益处极大。

继续阅读:第457章 贸易达成!定与大明永结盟好!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