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就是你的爱——约会暴力
(韩)李珍淑 2023-10-07 17:011,114

最后,我想谈一谈约会暴力。韩国社会中,约会暴力案层出不穷,这个术语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在社会中普及开来。每年平均会发生9000余起情侣间的暴力案件,且再犯率高达76%。被害人遭到殴打后先是选择原谅加害方,后续又再遭受暴力对待,这种恶性循环正持续增加。

两个互有好感的人成为情侣,怀抱着对彼此的爱意相互陪伴,这本是一桩幸福美好的事。但对喜欢的人生出占有欲和偏执心,或因爱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而产生不满、厌倦,或是两人性生活不和谐、价值观不合,再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这些形形色色的诱因都会让性格不同的两个人产生摩擦。

这些摩擦如不采用合理途径解决,反而诉诸暴力,就会同时伤害加害方和被害人。时间拖得越长,约会暴力会不断加码,危害程度也会进一步加深。刚坠入爱河时,对彼此的兴趣和爱意能使人忽略掉一些问题,但若不妥善解决,问题最终会逾越爱情,发展为偏执和控制。无数的先例证明,受害方起初一两次选择沉默和原谅,再发展下去,彼此间的关系可能就慢慢纠缠为错综复杂的线团,成为彻底解不开的死结。

曾有过这样的案例:只要两人不在一起,被害人就总要求视频通话,嫌疑人主张自己使用暴力同样也只是为了管理对方,也是正当的行为。正常与非正常的界限虽难以一概而论,但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不论是过度偏执对伴侣实施物理性的殴打,还是以对外发布照片或视频为由威胁他人,都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此类犯罪往往不会止于普通殴打或故意伤害,还可能同时伴有强奸、猥亵等性犯罪、威胁罪或强迫罪、强闯民宅等各类刑事犯罪。不知你可曾听过“暴力会成为习惯”这句话,长期身处约会暴力、家庭暴力或习惯性暴力环境之下的被害人,常会出于对施暴者的怜悯、恐惧及其他复杂感情,选择不予积极应对,反而逐渐习惯这种刺激性较强的环境,施暴者也会对自己的暴力行径变得麻木冷漠,逐步形成恶性循环。

约会暴力的案件中不用“犯案人员”“嫌疑人”一类的术语,而使用“加害者”来描述施暴方,此类犯罪的处罚力度也较轻。和跟踪尾随一样,约会暴力的报案率很低,即使有人报警,警方要立案调查,报案人主动撤案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事实上,许多约会暴力案比其他犯罪对被害人人生的破坏力都强,几乎能将其人生毁于一旦。被害人出于对加害方的怜悯或恐其报复,不敢告诉家人朋友,总试图私下里自己解决,他们中有的不愿接受曾经一度信任爱慕的对象摇身一变成为加害者,有的会因幸福时期拍摄的视频等受制于人。

藏在爱情糖衣下的暴力,其产生的深层原因不胜枚举,但我认为最大的根源在于不尊重对方,总试图占有对方。盖瑞·查普曼的《爱的五种语言》一书中指出,爱的第一种语言或许因人而异,但一旦错认为“我的爱语”就是“你的爱语”,且这种错觉演变为偏执,下一步恐怕就会转为占有欲。

继续阅读:家庭与情感是症结所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犯罪侧写师手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