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船掉头后,船速一下子就上来了,众位水手们兴奋异常,浑身又充满了活力。
经过快半个月的艰难航行,他们终于抵达了南亚次大陆,印度西部的重要城市:孟买。
这时的孟买还不叫孟买,叫保姆贝。在1664年,英国从葡萄牙手里接过保姆贝的管辖权之后,就开始在这里慢慢开发,之后,东印度公司开始在这里实施管理,颁布法令,建立城堡,驻军。之后这里慢慢发展,后来就成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三大总部之一,也是最早建立总部的地区。
保姆贝地区人口密集,各种民族宗教混杂,建筑风格也多种多样。甘林穿着大长老的制服,站在舰长室船尾,隔着窗户看着这片陌生的城市。按照阿拉贡的笔记上所记载,他5月10日要参加石匠工会东方地区的会议。
军舰入港后,阿德莱德立刻殷勤地将‘大长老’接应下船,岸上早已有石匠公会的接引人等在那里,同样是两个带着面具,一身黑色长袍,头上戴着斗篷的人,他们见到甘林,低头行礼之后,就将甘林带进了马车,然后放下帘子,将马车盖得严严实实,这才驶进保姆贝弯弯曲曲的街道当中。
等到他们抵达目的地后,甘林头上又被带上一个头罩,接引人伸手,牵着甘林走下一段长长的台阶,来到一处隐秘的房间之后,这才给他摘掉了口罩。
屋子里只有一个火把,虽然阴暗,但却十分干燥,地上铺着绣有圆规直尺的地毯,四周摆满了书架,面前只站着一个人,背对着甘林。
等到接引人退出之后,那人才扭过头,也戴着面具,见到甘林之后,走上来和甘林握手,并用大拇指在甘林的虎口位置,使劲按了一下。
甘林急忙用同样的方式,在对方的虎口上按了一下。
“尊敬的约翰·阿拉贡长老!请容许我谦卑地介绍自己,我来自巴格达,名叫沙逊·本·赛利。”对面的面具里,也是一个冷冰冰的声音,和甘林的声音极其相似。
甘林心中涌起一大股洪流,眼看就要冲破胸口,狂喷而出,他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低头回答:“尊敬的沙逊长老,很荣幸能够认识巴格达第一财政官。”
眼前这人,正是莎乐茜的父亲,巴格达第一财政官,塞法迪犹太人,后世大名鼎鼎的沙逊家族创始人。号称‘东方的罗斯柴尔德’。
“亚洲区会议结束后,恭敬地邀请您前往巴格达,给我们一个招待您的机会。”沙逊回答。
“十分荣幸!我会安排时间与您详谈。”甘林这话倒是真的,毕竟眼前这人,怎么也算是自己又一个老丈人,只是他没想到,和这个老丈人第一次见面,居然是在这里……
“我们已经为您安排好了一些,您只需要好好休息,等后天会议时,期待您的发言。”
沙逊将他带到了一处安静的房间里,这间房子呈正六边形,方圆大概有十几个平米的样子,高度有十几米高,在高高的尖顶上,是一排拱形窗户,窗户上刻满了各种各样的奇怪符号,有阳光从窗户口射进来,照得整间屋子亮堂堂的。里面有床,还有书桌,还有一个像是神龛一样的默想台,台上放着一个猫头鹰的雕像,雕像两边还各有一排蜡烛。
“我们会有两个仆人来伺候您!若有什么要求,吩咐他们就好!那么,我就先告辞了。”沙逊说完,朝身后拍拍手,之后就离开了房间。
有两个女人,带着面具,身上只穿着一件半透明的白纱,端着沐浴盆走了进来。
甘林吓了一跳,这和当年自己晋升长老时的景象差不多呢?
这两人走到甘林身边,温柔地脱掉了他身上的长袍,替他宽衣解带。
“啊……等下!”甘林有点儿难堪,“我自己来。”
“是……”二人立刻收了手,站在旁边。
“我……意思是,你们出去……”甘林有点儿窘迫,这倒不是说他想别的,主要是怕人发现,长袍下面是一具年轻的身体,不符合‘大长老’这个身份而已。
“是……”两人走出门去。
甘林又仔细上下打量了四周,确定没有人之后,这才脱下衣服,洗了个澡,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很快,到了第二天日落后,甘林这才穿好衣服,让两个女人进来,她们带进来一顿丰盛的晚餐。甘林一看,这是典型的英式烤羊排和波尔多红酒。
两个女人分别尝了一口羊排和红酒,这才让甘林吃。
之后,沙逊就过来接他,二人都带上了头套,再次出门上了马车。
等到甘林摘下头套时,他们已经在一座宽敞的圆形大厅里面了。面前摆着一张长桌,两侧都坐满了带着面具,一身黑袍的人,正中间是一个穿着红袍,手握一根权杖,头戴雕花羽毛面具的人。
在这些人的身后,还有很多穿着黑袍,带着简朴面具的人,所有人都看着沙逊和甘林二人。
沙逊恭恭敬敬地朝众人鞠了一躬:“尊敬的大长老阁下,请允许我荣幸地介绍,来自英国月光社的大长老:约翰·克雷门森·阿拉贡长老!”
众人机械地鼓起掌来,面具之下,看不到任何表情。坐着的大长老,朝甘林伸手,示意他坐下。
与会的成员们,开始轮流发言。甘林留心听着,心中默默盘算。
“目前在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地区,东印度公司仍然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自从荷兰被法国占领之后,香料群岛的归属一直是个谜,若是英国人能在东南亚的角逐中占据优势,我想我们应该更多地在英国人身上下注……”
“奥斯曼帝国的皇帝塞利姆三世,曾和我们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我们是否要继续帮助他的继任者,推行我们的改革方略,让他们彻底衰落下去?”
“清国的大门何时才能打开?前段时间,听说锦绣城的领袖马修死了,那群才华横溢的工匠们,我们必须将他们吸纳进我们的体系,不可以让他们被其他人抢走!”
“要与欧洲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继续保持联系吗?”
“何时才能回到圣城?”
众人都在纷纷抛出议题,还有不少人也在讨论具体的方法,对面的大长老一言不发,一如在英国月光社的辩论上一样。
过了好一会儿,带着面具的沙逊,这才站起身,对众人道:
“诸位!请容我稍稍讲几句话。当前,我们的一切计划,都在顺利进行,但是唯一的变数,就是清国南端那个新兴的城市。之前,我曾经给那边的首领马修先生去过一封信,提出让我们的人入驻,但是马修先生并未答复。我想,这可能与他一直与欧洲区的人联系有关……”
甘林回想起来,之前石匠工会确实给自己写了一封信,他之前和莎乐茜一起,还在猜测这事儿,没想到这封信,真的是来自莎乐茜他父亲,沙逊本人。若是照这样看的话,自己以后,说不定还真的要和沙逊起冲突。
“……欧洲的石匠工会势力比我们大,若是任由他们继续下去,将来我们亚洲区的力量就会大大缩小,虽然大家同为兄弟,同舟共济,但我认为,我们需要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所以,现在马修先生已经去世,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增加一些投入,我想,约翰长老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甘林暗想,这话说给谁听哪!话里什么意思?就是摆明了给他看,这里是亚洲区,你欧洲区的长老过来,想从我们这里抢食吃,就算大家都是兄弟,那也不能轻易让给你。
大长老一言不发,继续任由各位争论。
甘林看大长老不吭声,自己也同样不说话。毕竟,按照石匠工会的秩序,讨论的时候,怎么争吵都可以,但是一旦由大长老拍板下了决定,众人就要无条件听从了。
沙逊仍旧继续说:“目前我们亚洲区,最强大的海军就是东印度公司的舰队,但是他们的舰艇老旧,不堪大用。反而是锦绣城的海军部队,全都是最新式的战舰,实力很强,潜力很大。我认为我们需要在这上面注资,将这支舰队培养起来,作为我们反击荷兰人与东印度公司的武器!”
甘林心想,好家伙,自己代表欧洲区,要培养自己的海军,现在亚洲区的人,也要掺和进来……
他想到了后世,什么东西搞火了,立刻就会被资本注意到,然后资本注入,将这东西变为自己旗下的一部分……
自己活着时,旁边的势力都没有机会介入,他们只能干看着没辙。清廷呢,又因为旧贵族、旧思想的关系,完全不重视自己的发展。
可反而这群石匠工会的人,他们为了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秩序,却反而特别看重自己手里的成果。现在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死了,结果锦绣城海军,却反而有了复兴壮大的机会……
他也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该发笑,有时候,历史的进展,就是这么吊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