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与敲打
璃公子2025-02-08 09:352,067

“各位御史大人们,你们这不是在劝谏,而是在逼迫皇上吧。”

“就是,你们口口声声说着大殷的礼法该当如何如何,但你们是不是忘了,这大殷是陛下的天下,陛下的话就是礼法。”

“此言不差,穆相对我大殷功绩卓著,又是陛下亲封的云王,免去跪礼,赐个座位本就合情合理,你们到底为什么揪着不放?”

“还能是为什么,定是某些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过惯了,不想自己头上突然再多一个人呗。”

穆溪知眯了下眼睛,这些人明着是在替他说话,实则是在暗中拱火。

队伍最前方的是朝中的几位内阁大臣,如今李明卓还在诏狱里待着,当首之人便是崔仁清。

穆溪知抬眼望去,毫无意外的与其视线相接,果然看到了对方眼中那幸灾乐祸的笑意。

于是穆溪知也对着他忽地笑了一下。

崔仁清却被穆溪知的笑容吓得心头猛地一抖。

抖过之后崔仁清又觉得自己有些奇怪,他立于朝堂数十年,摸爬滚打到现在,什么魑魅魍魉没见过,却不知为何,就是对这位年轻的穆相心里怵得慌。

当年是,如今仍是。

不过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不是他当年孤立无援的那个朝堂了,就算穆相再回来又如何?

他如今大权在握,身边拥护者众多,只要不被抓住把柄,妥善经营这些人脉,顺着皇上的心意行事,就算是这位冷面无情的丞相也奈何他不得。

况且他如今身体每况愈下,原本也无心贪恋朝堂,只要将自己的孙子和几个子侄扶到他心仪的位置上,继续延续崔家的富贵和荣耀,他便可以功成身退了。

没想到瞌睡刚来就有人送枕头,若是今日这些御史都被罢免,那空出来的好位置可不止一个。

而皇上则定会因此引起其他朝臣的诸多不满,那他便可以趁皇上与其他大臣心生龃龉之时,将自己的门下和子侄推至圣上眼前,拉近关系。

然而就在崔仁清心里的算盘打得正响的时候,大殿门外突然传来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臣秦徵,有要事禀奏。”

殷无殇已经被激到脑顶的怒火猝然一顿,已到嘴边贬黜众御史的圣旨也被打断,随即扬声道:“进来说。”

锦衣卫指挥使虽然官至正三品,但因受皇帝直属管辖,所以不必像其他官员一样日日上朝,就算有事吩咐,也是单独宣召不会在朝上召见他们。

而锦衣卫主要负责一些不便放到明面上的巡查缉捕、拿人审问、和收集军情等机密要务,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单独向皇上一人汇报。

所以一旦锦衣卫指挥使在早朝上出现,那必定是哪个朝中众臣犯了大事,需要三司会审,昭告天下。

是以在满朝文武眼里,秦徵就等同于扫把星,见了他准没好事。

尤其是那些文官,对锦衣卫的恐惧更是深深的刻在了骨子里,三年前菜市口的那场血流成河的屠杀,就是锦衣卫的杰作。

所以在秦徵走进大殿的时候,那些原本围在殷无殇周围跪谏的御史们都自觉的给他让出了一条道。

秦徵无视掉两侧的人,目不斜视的走到殷无殇跟前,先躬身行了一礼,然后正色道:“陛下,臣昨日收到消息,说忠勇侯私制龙袍有不臣之心,臣昨天夜里便带人搜查了忠勇侯府,结果竟果真搜出了一件龙袍。盖因事关重大,牵涉甚广,还需请皇上定夺。”

秦徵话音一落,大殿里顿时一片哗然。

穆溪知终于松了口气,可算将这些人的注意力给引开了,不然有那帮搅屎棍拱火,他还真有点怕劝不住殷无殇的脾气。

秦徵的话犹如点燃了一车火药,炸得那些御史们也忘了自请罢官了,纷纷露出了一脸不可置信满目震惊的神情。

而那些武官的反应则更加激烈,几乎是以一边倒的架势替萧远山说话。

“皇上,萧老将军这些年一直忠心耿耿,镇守边疆,如今已近古稀之年又一身病痛,绝不可能有谋逆之心,还望皇上明察。”

“皇上,萧侯如今已经卸下兵权,解甲归京,若真有反叛之心,何必等到此时?微臣觉得萧侯定是被人陷害,还望皇上明察。”

“皇上,定是有小人见皇上厚待萧家,心生嫉妒,故意暗中构陷,还请皇上明察,莫使忠臣蒙冤那皇上。”

“请皇上明察!”

“请皇上明察!”

……

之前只有文官那头跪倒成一片,现在武官这头也呼啦啦全部跪了下来。

殷无殇知道萧远山在武将中威信很高,但也没想到会高到这种程度。

看来溪知说的没错,若是当初只以传播疫病的罪名向萧远山问罪,还真是未必能撼动他。

殷无殇垂眸扫了眼众人,道:“兹事体大,众卿都起来议事吧。”

说完便先弯腰将跪在自己身边的穆溪知给扶了起来,问:“关于秦大人所奏之事,穆相怎么看?”

穆溪知:“……”

这是怕那些御史们把他忘了么,满朝文武谁都不问专门来问他?

但既然已经被点到了头上,也只能回答:“回皇上,按照大殷律法,私制龙袍者无需审判,直接株九族。但微臣亦觉得各位大人言之有理。萧老将军在南疆兢兢业业镇守多年,如今虽然解甲归京,但其子萧策仍得皇上重用,接替了他先前的统帅之值,而其本人更是得到了一品军候的尊荣。皇上如此厚待萧家,萧老将军的确没有反叛的道理,微臣看得出,皇上也是十分相信萧老将军的忠心的。但龙袍毕竟是从萧府搜出来的,微臣认为,为免令老将军的名声受损,此案应该进行三司会审,将龙袍的来历彻底查清,莫让忠臣良将蒙受不白之冤。”

穆溪知这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无可挑剔,可谓相当有水平。

不但轻而易举的安抚住了那些义愤填膺的武将,还表明了进行三司会审是为了萧远山的名声着想,叫人无法再继续求情,更是敲打了那个利用龙袍诬陷之人。

果然,他的话音一落,便见立在守卫的崔仁清脸色瞬间白了一层。

继续阅读:附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丞相假死后,皇帝哭晕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