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老神仙
卧龙望花生2025-07-02 20:214,073

一行人都兴致不高,毕竟在徐州玩也没玩痛快,走的也迫不得已,心下都不免堵得慌。淳于明坐在马车内,看见手边的玉笛和玉萧,顿时来了主意,不妨吹奏一曲梅花弄,逗大家开心一下。于是拿起玉萧,在马车内吹了起来。却刚吹不过三十个音律,忽听前面马车的琴声便已传来,正是朱淑妍与他在和弦。众弟子霎时脸上带笑,青阳道:“掌门和郡主又琴箫传情。”众人皆齐声大笑,但淳于明和朱淑妍的乐器声戛然而止。青颖道:“你看你又胡说!害得我们连曲都没得听!”

  青阳赔笑道:“好好好,我不胡说。不知掌门听未听说过,以前武林中有人以笛声、萧声、琴声为武器,发出的音律,堪比少林狮子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听者头晕目眩,天旋地转,神智恍然,不过却需极其高深的内力。掌门为何不试试,也用笛音箫声杀人?”

  淳于明来了兴趣,打开马车窗帘,道:“那岂不也得有曲谱或运功法门?不然如何把内力用乐音击发出来?”青阳摇了摇头,道:“这我不清楚!但掌门可以问问郡主。”青琳坏笑道:“看来青阳师兄是想方设法的给掌门接近郡主创造机会。”青阳哈哈一笑,道:“没有没有,我可没那么多心眼。”青泺道:“我看你是心眼最多最坏的。”青阳哈哈笑道:“像我这么实诚的人,现在可不好找。不过掌门,你若想练‘笛子吼’,我可替你去江湖上打听打听。我还听我师父曾说,曲阜便有一位太师公的故友,平时不见任何人,哪怕是熟人。想必此时已八九十岁,也不知还是否尚在人世。”

  淳于明一惊,道:“你是说木掌门的故友?”青阳道:“是!我就是突然想起前面便是曲阜,才想起乐器杀人和那位虽有通天本领,却避隐于世的高人。我忘了我师父原话怎么说的,反正偶然提起,当年太师公失踪,他一直在满天下打听消息,跟太师公结识过的人他都去找过。只有曲阜这个老家伙,被我师父找到,却不见我师父。所以我师父一直认为,这个老家伙定知一些关于太师公失踪的内幕,只是不想告诉我师父而已。我当时就问师父,为何不闯进那老家伙的院子,拷问一番?我师父说,那老家伙二胡一拉,声刚入耳,他登时昏倒,完全不是对手。拿那老家伙毫无办法,只能无功而返。”

  淳于明兴致极高,道:“你确定是在曲阜?那老爷子还住在曲阜?”青阳道:“我师父当时说的定是曲阜没错,但我不知那老爷子现在还在不在曲阜。二十年前,那老爷子便已六十多岁,比太师公年纪还大。现在……活不活着……我真说不准。”

  淳于明想了想,道:“只要是关于木掌门失踪之谜的任何线索,我都不能放弃。不管那老爷子还在不在曲阜,我都务必要前去打探一番。咱们加快行程,争取尽早赶到曲阜。”青阳道:“是!”大喊道:“掌门有令,加快行程。目标曲阜,出发!”

  “驾驾驾!”众人纵马驰奔。

  从徐州到曲阜,乃淳于明一行人下煕煌山而来,赶路最快的一次,平时一日七八十里,悠悠晃晃。徐州到曲阜,最少有三百六十来里,他们只用一日半。虽与一日千里相比还是很慢,但快马加鞭,朱淑妍毫无武功,娇弱的身子经不起颠簸折腾,只能有限度的加快行程,这已是他们最快的速度。

  次日午时,一行人在曲阜随便找家酒馆简单吃些饭菜,众弟子便出门打探消息,等到晚上才陆续而回。淳于明和朱淑妍一直在客栈等待,本来淳于明也想去打探消息,但众弟子都说他现在好歹是合一掌门,倘若何事都亲力亲为,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光杆光棍?淳于明拗不过他们,只好留在客栈,而朱淑妍便住他隔壁。但朱淑妍心思聪慧,知淳于明现有心事,没去打扰他,而是把四位婢女也差遣出去打探消息。其实有时一种默默陪伴,更实属难得。

  见青阳青云等人推门进来,淳于明忙从床上收功站起,之前他一直在打坐调息。问道:“有何进展?”

  青云道:“有!我本在城中跑一下午,问过不少人,都没人听说过曲阜有什么武林高人。但我刚才回来时,恰巧遇到几个乞丐,仔细一问,还是丐帮弟子。我给他们二百两银子,他们便把知道的都给我说了。

  说是曲阜一直住着一位老神仙,在城东二十里外的竹叶林。别人都在地里干活,他却每日喝茶饮酒,鸣乐诵诗。人家问他,老先生,你不种田,吃什么?那老先生说,我不用种田便有饭吃,鸟儿会给我送。那老先生说完,便拉二胡。没一会,各种鸟儿,数不清的鸟儿,嘴里叼着谷子,全落在他的身旁。他拿出酒碗放在脚下,鸟儿都把叼来的谷子放进碗里,不会便把碗放满。而他二胡一停,鸟儿即四散而去。他拿起盛满谷子的碗道,看见了吗?我不用种田便有饭吃。大家都以为这是神仙,不然鸟儿岂会来给他送饭?

  从那以后,附近的老百姓隔三差五都去给他送些粮食,祈求他保佑,而老百姓手里也只有粮食。不过有些富人家听说竹叶林住位老神仙,都前来拜访,送金送银。那老先生从未见他们,金银却都收。他把金银送给那些给他送粮食的百姓,那些老百姓还以为神仙显灵,神仙吃了他们的粮食,回谢他们金银。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此事越传越远,越传越玄。大家都深信不疑,这便是位神仙。自此方圆百里的百姓给老先生送粮,富人给老先生送银,他可再也饿不着。”

  淳于明有些惊异,道:“鸟儿为何会给他叼来粮食?”

  青阳道:“是这样!那些丐帮弟子说,这其实是位武林高人,以二胡声驭鸟,就像咱们平时养的鸽子,会自己送信。其实这是一种驯化术,那些鸟儿都是老先生自己养的。而谷子是老百姓收田时,不免落在地里一些,懒得再收拾,直接扔在地里,又被他养的鸟儿叼来,才会如此。”

  淳于明恍然大悟道:“原来是障眼法!不过能以二胡驭鸟,也当真是天下奇技。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一早,我便去拜访拜访他。”

  青云面带忧色,道:“可那老先生从不见人,掌门若去吃了闭门羹,传出去岂不让武林同道耻笑?不如我替掌门先去会他一会,就算他不见我,于咱们也无半点坏处。”

  淳于明断然道:“不,你们都不准去!明日我自己去,我想他一定会见我。”众弟子极为不解,青泺道:“你怎知他会见你?那老先生差不多二十多年未曾见过任何人。”淳于明狡黠一笑,摸了摸桌上的玉萧,道:“天机不可泄露。走吧!你们都已忙活一天,下去好好吃顿饭,晚上再好好歇息一番。明日你们想去哪玩去哪玩,只要到晚上,回客栈集合即可。”

  众弟子还不想走,淳于明深知他们是想陪自己一起去。只是那老先生行为如此怪癖,人多反而误事。站起身,道:“都走吧!再不走,明日我让青阳师兄和青云师兄看着你们,谁也不能离开客栈!”

  众弟子一愣,深知青阳青云现在对淳于明马首是瞻,唯命是从。若淳于明当真让他俩看着自己,不得离开客栈,恐怕还真走不出去。于是顿时鸟兽人散,都去吃饭。

  淳于明见青阳青云还未走,道:“二位师兄也累一天,快去吃饭歇息,不用担心,去吧。”青阳道:“可……”淳于明不耐道:“没什么好可的!难道你想违抗掌门之令?”青阳忙恭敬行礼道:“不敢!弟子告退。”说罢走了。青云也道:“弟子告退。”跟着走了。

  次日,淳于明起个大早,在路边小摊随便吃点东西,往竹叶林走去。一路上地势非常平坦,遍地都是农田。此时正值九月,成熟的小麦、花生、柿子到处可见。金灿灿的麦田,绿油油的花生地,青红翠绿的柿子树,让人沉浸在收获的喜悦。

  洋洋洒洒的走进竹叶林,发现这片竹林其实不大,但林子里格外清爽,十分凉快。只瞧见林中不远处有座竹舍,隐约笼罩着一层清晨的迷雾,仿佛真是神仙境地一般。而此时百姓们正在农忙,富人们还在梦乡,竹舍门前并未有人。

  但淳于明发现门左门右两边,放着许多盖着盖子的大缸,走到左边,掀开盖子,发现全是米、面、玉米、花生等五谷杂粮。往右边走去,掀开盖子,发现里面放着些铜钱,还有金银珠宝。想必百姓们往门左边放粮食,富人们往右边放金银。而每一口大缸上,还刻着朱青的大字:各取所需。

  淳于明暗觉好笑,粮食每缸都有半大缸,而金银每缸却只有一些,有些缸内还没有。想必人们都是借着送粮的名义,顺便拿些金银离去。而富人们来此只为图个好兆头,当然不在乎钱财,更不需什么米面。

  淳于明细细听去,听见竹舍内有些轻微声音,不知那老先生在里面作甚,但只要能确定里面有人即可。也不敲门,见门南边有盘石桌。虽上面全是鸟屎鸟粪,他也不介意,往上面一站,拿出玉萧,吹奏起梅花弄。海阔天青、梅花带雨的箫声,飘散在竹林里,反而有一种更美妙的感觉。淳于明只觉自己吹到第一弄时,竹舍内有一声异响,似是什么东西打翻。吹到第二弄时,却听见“吱”的一声开门声。吹到第三弄时,里面传来二胡之声,似是与自己箫声附和,却不知因何,又戛然而止。

  等吹到尾声,只听有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道:“梅花弄。一弄,弄清风。二弄,弄飞雪。三弄,弄光影。暗香浮动,水清清。”又过一会,那人道:“乐音如人心,音如何,心便如何。乐音如人品,若非有德高雅之士,不会有如此高山流水,荡气回肠,让人留恋不舍之音。伯牙子期,知音难觅。相见是缘,相知可贵。尊驾是我二十多年以来,唯一一个想见的人。但我有一事问你,你为何来见我?”

  淳于明早已准备好说辞,道:“谁说我想见你?我只是路过曲阜,听说这有一位装神弄鬼的老妖怪,会拉二胡驭鸟。我来是想告诉你,乐曲是高尚和美妙的,你却让它沾满铜臭味,你根本不配奏乐!”故意放粗脚步声,告诉那人自己要走。

  果然不出淳于明所料,像这种故作高深的世外高人。你越求着见他,他反而越不想见你。你越不想见他,他反而越想见你。其实人都逃不过心中一个不忿,凭什么别人都想见我,你不想见我?

  那人霎时翻身而出,两个兔起鹘落,已挡在淳于明身前。不过身动如奔雷,还带有“嗡嗡”破空之声。林中栖息的成千上万只鸟儿都被惊起,叽叽喳喳,飞向蓝天。

  淳于明身子一颤,眼前这人的目光竟如此之冷。一袭洗的发白的白袍,胡子花白,头发花白,眉毛花白。脸色发白,嘴唇发白,眼珠发白,当真如雪人一般。年纪看起来像七十,又像六十,但双手干枯,满是黑斑,想必八九十。之所以看着年轻,恐怕是内功极其深厚之因。他的眼神中也略微闪过一丝诧异,或许因眼前这人,竟是一位年轻人。他冷冷道:“你刚才说什么?我不配奏乐?”淳于明冷笑道:“难道不是?你装神弄鬼,欺骗百姓,让人给你送大把粮食,大把金银,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大骗子!”

  这人大怒,蓦地从抚摸的晶莹透亮的二胡柄中,抽出一柄剑身极细的软剑,一剑刺来。软弱无力的短剑,却带着一阵“嗡嗡嗡”的破风声。淳于明心下暗惊:果然是高手。

继续阅读:第六十九章 清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朱外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