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铩羽而归
卧龙望花生2025-07-02 20:144,611

今日清军攻城不下,受到重大损失,后退五里结营。城里与城外,议和与兵锋,尔来我往,交替进行。黄太极初战失利,派人到沈阳调兵增援。

  后三日之中,清以骑兵围城,却不敢靠近城垣。黄太极三次派遣使者到城下说降,都被赵寿拒之城外。皇太极传令攻城,清军攻城,除了增加伤亡,别无所获。黄太极再发劝降书,用箭射到城里,连射数封信,城里一无反响。黄太极求和心切,并等待援兵,再遣二人随明使臣回锦州城,但明军仍闭城不纳。黄太极令明使者带回书信,书信内容意在激纪康和赵寿派军出城野战,纪康、赵寿断然予以拒绝。

  又过两日,黄太极收缩对锦州城的包围,聚兵于城西二里处结营,以防明来援军兵。翌日,黄太极急不可耐,将书信射入锦州再次劝降。锦州城中的纪康和赵寿对其劝降,不予理睬。三日后,清军继续围城。次日,清军固山额真博尔晋、图尔格率领援军从沈阳来到锦州,增强清军攻城兵力。

  时值初夏,清军官兵暴露荒野、粮料奇缺、人马疲惫、士气低落。黄太极兵分两路,一路留下继续围困锦州,一路去突袭宁远。

  锦州被围,京师震惊。因而明必调援兵。清军也在盘算,集中兵力围攻锦州,明军必来救援,诱其野战争锋,发挥骑射长技,—举歼灭明军。袁大帅亦头脑清醒:不发援兵,锦州危机;如发援兵,正堕其计。明军援锦,易中敌计,失恃坚城,恐遭包围。袁大帅既要固守宁远,又要出援锦州。首先是固守宁远,其次是出援解围。但是明廷为着确保宁远,不允许袁大帅亲自率领援兵,前往救援;而令满桂、尤世禄、祖大寿等率军一万,驰援锦州。

  明山海总兵满桂率援兵往锦州,过连山到笊篱山,同清军护卫运粮的偏师相遇。满桂、尤世禄奋勇而前,内外夹攻,拼力冲杀,突破包围。两军交锋,各有死伤,但是死伤均较少。由于双方互存戒心,战斗很快结束。明援军回到宁远,清军军回到塔山。

  清军到达宁远,展开激烈的攻守战。萨哈廉、瓦克达等部都被明军重创。同时,锦州的明军出城,清军迎击,击败了来援的明军。黄太极亲率贝勒阿济格与诸将、侍卫、护军等向明军疾驰进击。诸贝勒来不及披甲戴胄,仓促出战。明总兵满桂、副将尤世威率军迎战,短兵相接,互有杀伤。明军城上城下互相配合,炮火、箭矢齐发,黄太极大帐被炸毁,济尔哈朗等受重伤,清军死伤累累,被迫撤兵。

  黄太极率军撤离宁远退向锦州。黄太极攻宁远不克,又转攻锦州。遭明军西洋大炮和其他兵器还击,伤亡数千人。加之中暑得病,大量减员。黄太极鉴于围攻宁、锦24天,取胜无望,遂下令撤军,自返沈阳。史称,宁锦大捷。

  “哈哈哈,慢走不送!黄太极,欢迎下次再来。本将军的火炮火石,永远恭候你的大驾!哈哈哈!”看着清军退去的背影,赵寿哈哈大笑。

  淳于明见清军兵败自行撤退,虽心中高兴,却一点也笑不出来。近日慕君一直并未现身,而他一直在驻守城楼,死在他手下的少说得有数百,乃杀清军最多之人。而他也终于明白,为何放着山海关不驻守,而是守在两座孤城:宁远和锦州。原来是因倘若守在山海关,离京师已不足六百里,显得京城岌岌可危,皇上不免如坐针毡,睡不踏实。但为了皇上睡踏实,却放着要塞不守,也不知是智是庸。

  见淳于明一点笑意都无,赵寿老大没趣,道:“辽王,今日固守一天,大败清军,把他们打回老家,多么大快人心的幸事。你怎……”

  淳于明见众将士喜悦之心,溢于言表,不愿拂众意,勉强笑道:“赵总兵英明督战,众兄弟奋勇抗战,以至清军伤亡惨重,自行撤退。实在振奋人心,扬我华威!只要我等扼守关门,阻挡清军入关,等中原匪患平定,收复辽东,指日可待。”

  赵寿笑道:“正是正是。本将这便去写奏报,禀明皇上。辽王身先士卒,斩将杀敌,乃头功一件。辽王且等着皇上赏赐。”说着打算下城楼去。淳于明忙拦住,道:“赵总兵,我尽的无非绵薄之力,何必叨扰皇上?况且我本便是身负皇命,镇守锦州,此乃份内之事,焉敢邀功?”赵寿道:“辽王此言差矣。皇上向来论功行赏,倘若我不禀报,反而显得我欲独占功劳。而且锦州之事,早已上达天听。本将不说,皇上难道便不知?”淳于明道:“可是……”

  赵寿一摆手,道:“没什么可是。这样,功是功,过是过,本将如实禀报,绝不抬辽王一分功劳,亦不贬辽王一分不是,全权让皇上定夺,如何?”淳于明苦笑道:“全凭将军做主。”赵寿一笑,下城楼而去。

  赵寿奏折道:清军分兵两路,抬拽车梯、挨牌,马步轮番,交攻西、北二面。太府纪康同职及左副总兵、朱副总兵,辽王,躬披甲胄,亲冒矢石,力督各营将领,并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自辰至戌,打死夷尸,填塞满道。至亥时,奴兵拖尸,赴班军采办窑,以木烧毁,退兵西南下营,伤亡不下二三千。

  纪康道:奴贼数万,蜂拥以战。我兵用火炮、火罐与矢石,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大放悲声。

  此战,明军凭坚固守,以逸待劳,大败清军于宁远、锦州城下,阻止黄太极的继续西进。使京师得以转危为安。

  淳于明回府而去,但明军列队相迎,大吹大擂。众百姓也拥在城内街道,满脸欣喜,陈列美酒佳肴,犒劳慰藉,高呼辽王英勇退敌,大公无私。淳于明暗自苦笑,却又豪情填胸,我杀清军,保卫锦州百姓免于战火荼毒,人人对我感恩戴德。虽说这本乃我皇命在身的分内之事,却让百姓欢呼爱戴,人人喜不自胜。但我实在愧不敢当。以我一人之力,焉能守住城池?数万将士的功劳,并不比我少一分。

  锦州城中,家家张灯结彩,户户欢呼雀跃。虽有不少百姓的父兄子侄,死在此战之中,但此战大捷,悲戚之情稍减。

  庆功宴摆在辽王府上,但参宴的都是将领官员一类。淳于明让了好久,无奈让不出去,只好坐在首座。一干人等尽数敬酒,无人不兴高采烈。大赞辽王武艺高强,大智大勇。最后都酩酊大醉,昏沉而散。

  五日后,朝廷封赏已来,纪康、赵寿等,都官升三级,其余将士官升两级。众人大喜之余,连醉七日。淳于明的圣旨也已到来,调任城泰民安的富饶之地,南京,改为应天王。从亲王变成郡王,明升暗降。而淳于明自然深知皇上用意,怕他功高震主,有意打压。去了南京以后,想立战功,亦无从立起。如此可见,皇上是多么生性多疑。连他一个素无谋朝篡位之人,都被当成欲图谋反之人对待。三日后,他与纪康、赵寿等人道别,前往南京。

  而他依然轻装上阵,谁都没带,也不必带。乔老二等人都是锦州附近的百姓,家中父老都在锦州,不想离去。而他也不想带,偏爱孤身赶路,潇洒自在。

  但行得六十里外,忽听得身后马蹄声起,须臾一个黑袍女子追了上来,乃是美智子。而她一直住在锦州,不过一直住在客栈,也并未去找过淳于明。但淳于明看到她,蓦地想起数日前,黄太极撤退的那一天。

  从清晨起,两军刚吃罢早饭,此次出征,毫无战果的黄太极又急又怒,于是一大早便下令攻打锦州。但这时清军连战连败,人困马乏,士气低迷。明军炮火轰天炸地,清军比起第一次的攻势,大弱数筹。

  只不过轩月圣教的武林高手,却依然身先士卒,意欲挽救低迷的士气,纷纷一马当先,冲上城楼。淳于明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登上城楼的清军,大杀明军,于是拿出刻有慕君二字的玉剑,上前斩杀。毕竟兵荒马乱之际,你不杀他,他便杀你,还顾得上什么其它?

  但这时混通和覃玮也杀了上来,混通道:“淳于明,我混通已跟你恩断义绝,今日咱们便做个了断。我若死在你剑下,毫无怨言。你若死在我掌下,亦休要怪我。”说着呼的一掌,拍向淳于明。

  淳于明对待混通,远不如慕君。即使拿他当兄弟,但总有孰轻孰重之差。他或许愿为慕君去死,但绝不会为混通去死。慕君死了他会殉情,混通死了,他会赡养他的父母子侄。人心中总有亲切远近之分,平常自然不见得,遇到两难抉择时,却能见得。好比慕君和锦州,平时淳于明亦猜不到自己到底会怎么选。但当事情真发生,逼他不得不选时,他便能两者相较取其轻。要民族大义,不要儿女情长。

  淳于明当即还了一掌,但此掌威力稍弱,只是消散混通的掌力,并未加足力道,直接伤他。混通立时察觉,毕竟淳于明的内功何其精深,发出的掌力,岂会与自己一般?怒道:“老子不要你让,尽全力!”又一掌拍去。淳于明且退且战,道:“你们教主何在?”混通道:“关你屁事!”淳于明心下一沉,道:“为何不关我事?”

  覃玮接道:“你说呐?我们大汗本已愿将我们教主许配于你,谁知你却不答应。淳于明,我告诉你,我少主……我教主何时受过此等奇耻大辱?今天老子非刺你两剑,给教主解气。”唰的一声抽出长剑,刺向淳于明。而他喊慕君少主十多年,一时忘喊新称呼,急忙改口。

  淳于明玉剑一划,覃玮的剑刃便即断裂,一折为二。覃玮不禁一愣,骂道:“他娘的,拿我教主的兵刃对付我,爷爷宰了你。”直接把短剑掷了过去,但淳于明玉剑又是一划,便即把断剑一削为二,掉落在地。

  锦州楼头,佳人赠剑,万千目睹,何人不知?而淳于明得此剑后,整日对着剑柄上的:轩月圣教,慕君。六字,怔怔出神。左手饮酒,右手看剑,痴痴傻傻,度日如年。

  覃玮的手上功夫虽不强,起码会用。与混通联起手来,左一拳,右一掌,纷纷击向淳于明。而淳于明若动真格,或许早已削掉他们的手掌,始终忍耐住没有出手。只是覃玮和混通越逼越近,把他慢慢逼到城楼楼梯边,只待他一脚踩空,便即趁虚而入。

  果然不出所料。淳于明身后毕竟长不了眼,而且以混通和覃玮两大轩月圣教护法的攻势,也不容他回头看背后,抽身不暇。他猛地左脚踩空,身子一趔趄,正当此时,混通一掌拍在他的左肩,覃玮一脚踢在他的左肋。所幸他内功极深,并未受什么伤,反而把混通和覃玮,震得连退两步。

  覃玮叫道:“不好!以咱俩的内力,要想杀他得用兵刃。”其实他所言分毫不差。以淳于明现在的内功,除非是春秋逍遥,不然谁能把他震得退后尺许?只能用冷兵器将他刺伤,慢慢炮制,才能杀他。

  混通道:“可这小子有上好玉剑,削铁如泥。除非把教主另一柄玉剑拿来,不然其它兵器,被他一砍即断,焉能杀他?”

  淳于明苦笑道:“你们这么想杀我?”混通和覃玮异口同声道:“不错!”混通道:“我教主不跟你计较,但老子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等老子卸你两条胳膊,把你打成残废,我教主到时定不要你。她便能得以解脱,忘了你小子。”

  覃玮道:“正是!等你落下重大伤残,半死不活,人不人鬼不鬼,我教主看见你就讨厌,那时她定移情别恋。有你没你,对她都已一样。”

  淳于明还是苦笑,道:“这如果是你们教主的意思,我淳于明自断双臂又何妨?”混通骂道:“你少他娘的废话。给你机会时,你不珍惜。事后说这些风言风语。你若真对我们教主有意,早干嘛去了?”

  覃玮道:“就是!整天一副假惺惺的样子,老子当真越看你越烦。我教主让你留下,你非走。她没回绝大汗不嫁你,你却不娶。你他娘的算个什么东西?我覃玮说句大不敬的话。我家教主要是嫁我,别说一个锦州城,就是半壁江山,我也不要。”

  淳于明苦笑道:“你是没有。你若真有半壁江山,那时你决不会说这种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淳于明只是实话实话一句肺腑之言,但覃玮听着却大不顺耳。一听出他讽刺自己眼下还没半尺封地,二听出他宁可要“半壁江山”,亦不要自家教主,立时勃然大怒道:“老子宰了你这个混小子,满口混账话,我干你娘。”

  其实淳于明只是不想把汉人的锦州,拱手送给满人,让后世骂自己汉奸,仅此而已。假如他真有半壁江山,两国又并未交战,一片祥和安瑞,国泰民安。届时他到底是要半壁江山,还是慕君,恐怕谁也不知。

  但听覃玮破口大骂,他不禁心下也有气,喝道:“再不住手,退出锦州城,我可不客气。”覃玮道:“今天只要我不死,我决不下这锦州城。”混通一掌拍出,道:“不错,今天就拼个你死我活。”淳于明力还一掌,登时不但消解掉混通的掌力,还有余力冲他击去,差点把他掀个跟头。混通大怒,双掌齐推,冲淳于明拍来。

继续阅读:第二百零二章 应天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朱外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