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徐照影躺在床上,一会儿想着患有严重风湿病的祖母,住在阴冷的小佛堂,该有多难熬; 一会儿想着祖母为了她,把暗中布置的人手全调来了。一点后手不留。
没想到自己离家才四十几日,家里竟然发生此等变化,真是世事难料。
想到那个华丽却冰冷的家,再看着此时住着的屋子,尽管简陋,但充满着人间烟火气,一花一草皆自己精心布置,心里越发舍不得奇门镇。
舍不得守着花圃的杜开乾,尽管耳聋却并不眼盲,最爱喝着酒给自己讲故事。想着饲养花木的独臂少年曾志,自己还答应教给他写字,想着杨柳姐姐心灵手巧,做的饭极其美味。还有秦风,看起来欠欠的,经常惹她生气,却是最心善最值得依靠的人。
徐照影越想越睡不着,干脆起来做图。没有颜料,就剪下各色绸布贴上去,贴了厚厚一本植物图鉴。贴绸布虽麻烦些,倒是比颜料便宜许多,不会让秦风看见了眼疼。
贴啊贴,一直贴到晨光微熹,秦风起床打拳的声音传来,徐照影才倒在床上,闭眼休息。
这一觉,睡到午时饭好,跟秦风匆匆吃了几口,便放下碗筷,又回到屋里贴贴画画。
她专心于此,面前的作品,皆是自己眼中的山水。想要尽数展现出来,总觉得时间怎么也不够用。山上的奇花异草交代不尽,房舍建筑交代不尽,忙得眼睛时有昏花,却乐此不疲。
一连两日,徐照影将自己关在屋内忙碌不已,看得秦风有些心慌。
夜里,他翻出少许石斛加了桂圆蜂蜜,熬成粥,在姑娘门前徘徊再三,还是忍不住敲门进入。
“你连日来在忙什么?”秦风将粥放在桌上,拿起她做的图,仔细看了起来。
“奇门镇植物图鉴。”徐照影直起身子捶了捶肩膀,看到桌上的粥,不客气地拿起来喝了一口,随即幸福的眯起眼睛:“秦风,你的粥真不错。又糯又香。”
秦风看着桌上散放着的各色植物汁水,各色布块,心知难为了姑娘,若她有上好的颜料,断然不会这般辛苦,心里一阵自责。
“我帮你吧。”说着,秦风拉着椅子,与她并肩坐下。
徐照影脸色一喜,放下手中的粥,说道:“那自然再好不过了。你帮我剪块红色的布,我直接贴上。”
“好。”秦风拿起剪刀,按照姑娘画出的形状剪了下来。
徐照影接过,甚是满意,严丝合缝贴在了手稿处。两个人相视一笑,都觉得配的完美。顿时来了干劲,这份苦差事,立刻也没有那么辛苦了。
“你看,这个图像,像不像上次袭击我的黑猴子?”徐照影拿起秦风刚剪的一块布头,微笑问道
“改日,就给石柱山上的那个小山包,起名叫野猴包,你觉得如何?”秦风也凑趣的回应。
小小的屋舍,整晚灯火通明,一整晚笑声不断。渐近天明,两个人才感到疲乏,忍不住双双伏在案上睡着了。
秦风常年睡眠不好,是战争留下的病根。听到些风声雨声,总忍不住立刻起床,想要拿起刀枪披挂上阵。若听到哭声闹声,就担心那些不能自理的老兵,是不是病情加重,正在痛苦呻吟。
徐姑娘来到后,有那么一段日子,觉得岁月静好,仿佛此生无灾无难,就是一个山野农夫,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三餐四季,家中有人盼归期。夜晚睡得恬静,早晨起得精神。
朦朦胧胧,他早姑娘一步醒了过来,张开眼睛,看到姑娘对着脸,睡在自己旁边。他定定地看了一盏茶的时间,心想,这定然又是一场梦。
不忍梦醒,又慢慢合上眼睛。脑子里,浮出姑娘芙蓉秀容,丹霞朱唇。
不大功夫,突然外面一阵吵吵嚷嚷,紧接着,听到刘金在敲房门:“姑娘,姑娘起床了,老夫人派来的车马到了。”
秦风一愣,打开房门。
刘金见到秦风在姑娘屋里,更是一惊。好在姑娘趴在醒目处,见两人衣衫整齐,才放下心来。跨步来到徐照影身边,轻轻唤着:“姑娘,该起来了,老夫人来接您了。”
这时,徐照影睡眼惺忪从桌子上抬起头,听闻祖母车马来了,先是一喜,再抬头看着秦风,看着满桌的手稿,心里又有说不出的难受。
刘金不等徐照影多想,催促道:“姑娘,走,我们一起出去看看。”
说完,让姑娘按住他的胳膊,扶着姑娘离开了房间。
分别,来的猝不及防,昨晚还欢声笑语,此刻她就要走了?
这一走,他们这一生,再也见不到了?
偶然间得来的幸福时光,眨眼间就要结束了?
秦风伸出手,想抓住些什么,最终又缓缓放下。
他一生从未觉得自己脚步如此沉重,好似千斤沙袋绑缚在腿上。
来到院外,但见四辆马车停在那里。那马不高,蹄子有碗大,竟是极其罕见的西域大碗蹄。
此时,掀开布帘走下一位老嬷嬷。那马车看似低调,但露出的内里,却十分奢华,通体使用昂贵的金丝楠木,铺着上好的紫貂皮。车边,站着二十个随从,各个仆妇身上的首饰,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周围村民从未见过此等阵仗,纷纷围在一边,指指点点。
老嬷嬷看到刘金扶着徐照影出来,赶快上前迎接:“大姑娘,这些日子让您受委屈了。老夫人让我在前边镇里,给您定下上好的客房。她老人家今日身体严重不适,还望您明日早早启程,随老奴回家探望。”
“我……”
徐照影看着接她的马车,转身,看了一眼身后的秦风。
“我还有东西……”
“姑娘,时间紧迫。”老嬷嬷恳求的看着徐照影,徐照影见她也是担心祖母,遂点了点头。跟着嬷嬷进了马车。
老嬷嬷将徐照影送进车内,转身来到秦风前面,恭敬有礼地说道:“感念这位公子收留我家姑娘,救命之恩没齿难忘。老夫人身体有恙,不能亲自前来道谢。特让老奴备上薄礼,还望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