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这桩生意后,郁知秋提前教过刘二毛要如何跟客人拉近关系。
客人若是想买鱼,可以给他们介绍江家,让江家适当便宜些,若是买肉,可以给张家拉些生意。
这样一来,卖东西的挣到钱心里高兴,买东西的人,钱花得少,买到手的东西一样,也觉得高兴。
许家这次买食材便是如此,江家很给刘家面子,卖给许家的鱼比镇上的便宜些不说,还大方送了杨家两条鱼。
吃人嘴短,江家来这一手,许家人没有不满意的,张屠户更是拿出十分的热情帮女婿拉拢客人,尽挑好的肉割,份量足足的,最后还给抹了镜头。
许家人买食材花钱花得一脸笑,暗想家里请刘家做席算是请着了,买这些东西省了好些钱呢。
许家办正事这天,郁知秋把刘三河也给派去了,让他帮忙看着些,别出岔子。
刘二毛跟张佩兰忙,难免有顾不上的时候,刘三河这小子脑袋灵活,有他看着,郁知秋放心些。
杨家大媳妇这天告了假,早早坐刘二毛的牛车回了娘家帮忙。
他们到得早,跟许家人打过招呼后,来帮忙的村里人才陆续到来。
帮忙的人一来,院子顿时热闹起来,东边摆着桌子等会吃席,另一边搭着灶台,桌子上摆满各色食材。
刘二毛跟张佩兰看着年轻,还带着个年纪不大的刘三河,村里的妇人听说他们是许家今天请的厨子,都觉得不靠谱。
做菜需要经验,就连有家传的孙大厨也有三十来岁,这几个人这么年轻能做啥菜啊。
不过大家只私下里议论,没当着许家人的面说,都到正日子了,说这些有啥用啊,换人也来不及,大不了待会大家多包涵些,不让许家人难堪。
旁人不好说,许东的外婆能说,她可不想亲外孙娶媳妇闹出笑话。
“闺女啊,今天可是东子的大日子,你这请的啥人啊,待会席面做得不好,东子一辈子被人笑话。”许东姥姥愁得眉头紧锁,她没法说女婿,逮着女儿抱怨。
许东娘扯扯嘴角,安慰老娘:“娘,你别看小伙子年轻,他是有真本事的,端午那会东子他爹送去的五彩粽子娘还记得不?”
许东姥姥点头:“记得,你爹很喜欢,说你跟东子爹孝顺,舍得买好东西孝敬他。”
“娘,五彩粽子就是外头那小子家做的,他家在镇上开着铺子,娘应该知道,开在码头那条街的。”许东娘长话短说,跟老娘提了提刘家的事。
许东姥姥得知许家请的是刘家人后,担心去了一大半。
郁知秋作为寡妇,在临水镇白手起家,附近几个村里多少都听说过。
百味卖的那些东西味道没得说,今年她家不也买了清明果子吃。
既然手艺有保障,许东姥姥便不再多说,这毕竟是许家的事,只要外孙的喜事顺顺利利的,她不去讨人嫌。
有胡家做席的经验,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刘二毛心里有数。
天刚亮,许家院子里便飘起了炊烟,刘二毛跟张佩兰系着围裙忙个不停。
“是肉的味道,真香啊!”许家几个孩子扒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望着。
许老太怕家里孩子耽搁刘二毛做事,笑着赶他们:“走走走,别守在这儿挡着路,待会儿有你们吃的。”
若是平时,老太太会给几个小孩喂点吃的打发他们,今天不行,厨房人多东西也多,等会烫着伤着可不得了。
大点的孩子懂事些,听了长辈的话要离开,小的点不愿意,这会只想吃好吃的,硬拉走一准大哭。
大喜的日子,许老太不想孩子哭,她无奈地笑笑,正要去拿糖哄孩子,有一道黑影比他更快。
刘三河掏出早准备好的糖,挨个发给许家的孩子,成功把萝卜头哄走。
糖是精贵东西,许老太觉得不好意思,要拿喜糖补给刘三河。
刘三河摆摆手笑道:“许奶奶太客气了,我娘跟婶子多熟啊,那些弟弟妹妹都是许婶的侄子侄女,也就是我的弟弟妹妹。”
“弟弟妹妹吃几块糖有啥,我这儿还有,他们吃完了只管来找我拿。”
刘三河这话透着亲近,许老太听着心里舒坦:“ 你这孩子咋这么会说话,有你这张嘴,你娘怕是天天笑得合不拢嘴。这些孩子是我的重孙辈,不该叫你哥哥,得叫叔。”
杨家大媳妇来厨房找刘二毛,刚好听见刘三河跟许老太的话,脸上露出几分得意,刘家兄弟对她娘家人友善,这是给她面子呢。
鱼是酒席上的重头菜,这道菜刘二毛跟张佩兰亲自动手。
张佩兰处理鲤鱼刀法娴熟,一气呵成,刘二毛取腥线腌鱼动作迅速。
各种肉类和蔬菜被处理成待下锅的模样,只待时辰一到,摇身一变成为桌上的佳肴。
临近正午,客人们陆续到达许家,院子里只能摆七八张桌子,许家的客人要吃两轮才能招待完。
菜一道道端上桌,客人们吃过之后赞不绝口,其中有些菜他们都没吃过,有去过百味的客人这个时候便会多说几句。
刘二毛在做菜上很有天赋,一道简简单单的青笋木耳也炒得格外爽脆。
客人们大快朵颐,刘二毛忙得满头大汗,不过他并不慌乱,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一边指挥着帮厨的人。
什么菜该什么时候上桌,他心里记得很清楚,虽说很累,可听着客人们交头称赞的声音,他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杨家大媳妇的侄子许东听着周围客人的话,年轻的脸上焕发出勃勃光彩,许家其他人也觉得有面。
"二姐,我敬你一杯!"许东娘端着酒杯,神情感激。
杨家大媳妇乐呵呵放下筷子:“东子娘,该我敬你。”
这场酒席一直吃到半下午,热闹一天的院子才慢慢安静下来。
"刘大厨,今天辛苦你了。"许东娘走过来,朝刘二毛递上一个荷包。
刘二毛接过红包,掂了掂:"婶子客气了,我收钱做事,谈不上辛苦。婶子,没用完的肉菜都放在厨房里,我带婶子去瞧瞧。”
许东娘跟着去厨房走了一圈,瞧那些食材都收得好好的,一点也没脏,家里准备的油跟调料也剩了些,心里说不出的满意。
许家的男人喝得醉醺醺的,许东娘走不开,没法子送刘家兄弟,许家大姑爷见状,说自己顺路送刘家人一段。
到村口的路上,许家大姑爷不停夸刘二毛做菜好吃,说他家以后要办喜事也请刘二毛,二人交谈甚欢。
这一幕,恰好被听见消息的孙大厨看在眼里,满脸横肉的脸上闪过一丝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