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点开PPT,开始介绍高锐科技的最新情况。
从行业角度来说,高锐科技属于生命科学上游行业,是医药行业细分领域之一,也是制药行业不可或缺的上游关键环节,伴随着下游医药公司、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等研究组织的发展而发展。
谈到下游销售时,施墨白问:“前阵子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招标活动,很多上游设备商都参加了投标,竞争非常激烈,我关注到高锐科技的中标金额是国内厂商中的第一名。高总,您觉得下游客户选择你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听到这话,程吉还在琢磨意思,高总开口了:“施总,您这话说得有水平,高锐这个「第一名」说得好听,但仅限于在国产厂商中,毕竟还有好几家进口设备商排在我前面。其实从设备的各项指标来看,我们产品的各项参数已经和进口产品不相上下,价格也只有进口产品的七成左右。”
“这样看来,高锐科技的客观优势很大,那么,为何国际厂商还是拿到了更多的份额?”施墨白继续追问。
“这个问题有历史原因。咱们国家在科研仪器领域的起步晚,早期的前沿科研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本土企业也曾试图突破,但只能做出来低端产品,稳定性和精度都不高,所以口碑不佳,如果用来做实验发文章,总会被质疑实验的可重复性问题。时间久了,科研人员为避免麻烦,主观上就会更倾向于进口设备,国产设备由此也只能打价格战才能生存下去,更难以支撑设备的品控和后续高端产品的研发,就在这种不断的负循环之下,国产科研设备的高端化道路,就更加难走了。”
施墨白说:“对,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弊端,单靠企业的力量是很难扭转的,所以国家的相关部门也专门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对国产科研设备公司给予了较大的帮助和支撑。”
高总点点头:“是的,我们高锐科技也正受益于此,否则,更是进口设备一边倒的局面。”
CFO继续介绍高锐科技的产品特色。高总补充道:“我们的策略是差异化竞争,主打的是高端设备领域,只在必要环节降低成本,绝不会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产品的品质。”
施墨白说:“所以,您认为高锐的竞争优势更在于产品的高质量,而不是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去获取市场份额。”
“对。”高总点头。
“您挑战的这条路,和国内大多数企业不一样,比如A和B企业。”施墨白说,“国内现在很多企业都选择中低端路线,铺了大量的产品线,看似全,实则都不精。不过,虽然他们的净利润率极低,但是收入规模上得快。您坚持做高端化产品,利润率虽高,但是收入增速必然受阻,一般企业家可不敢这么做。”
高总笑笑:“是的,选择这条路,其实与我个人的经历有关。三十多年前,我在国内读完了博士,又去海外做了三年的博后,去了以后才发现,老外的设备仪器实在是比国内实验室先进太多,很多设备我都是头一次见。我好歹也是个博士,可刚去海外的前三个月,甚至很多设备都不会操作,跑出来的数也经常读不懂,总是急得满头大汗,为此还问过我国内的老师,可那个年代进出口不便,国产产品又缺失,他们也很茫然,师兄师弟们也只能用早就该被淘汰了的仪器做实验,经常是方法正确,但就是跑不出数据,白白浪费大好时光。所以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到国内的实验室,让我们国家的科研不再因为各种外部原因而被卡脖子。为了这一天,我们公司一直在奋斗。”
施墨白目不转睛地听着高总这一番话,内心十分震动,而程吉却像是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气口,赶紧说:“高总,您真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的伟大楷模!”
高总顿了几秒,有些尴尬地说:“程博士,我只是做一点份内之事而已。您这个帽子有点大,我实在受不起。”
“呃……”程吉这马屁拍在马脚上,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僵在那里。
施墨白知道像高总这类实干型的企业家,并不喜欢听虚头巴脑的称赞,于是便把话头拉回来:“国内也有一些企业致力于解决卡脖子技术,比如C企业,但是实话实说,他们努力了五年都没有明显进展,高总,您觉得高锐科技有何独特优势,能够攻克卡脖子技术?”
“我们有一点和其他竞对不同,就是我们的思路更开阔。”高总说,“我们虽然是中国企业,但从来都没有因此只把自己封闭在国内,而是选择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发展。和那些国际巨头一样,我们主动走出去,去全球各地挖掘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再加之以中国制造的高效转化,以此实现整合和突破。”
施墨白听着高总地讲解,频频点头,内心很为这样有情怀且思维不局限的企业家称赞。
现在市场上不乏有很多企业,打着爱国的名义,在不切实际的领域号称实现全产业链国产替代,以「口号」替代「实事」,实际上是把「爱国主义」当成自我封闭和攻击他人的工具,借机收割一批不懂科学的愚昧韭菜。甚至还有些老牌的投资公司,明明清楚个中玄机,却也目的不纯地跟企业一起唱假戏。
“非常同意您的观点!真正有胸怀的国产企业,是有能力发挥大国精神、集全球之力来做出最顶尖的产品,而不是只靠「嘴上爱国」,甚至只是简单粗暴地拉踩别国的产品。”
“施总,非常高兴您和我有一样的观点。”高总眼神里有一种惺惺相惜。
会议继续,气氛也越来越融洽,一旁的CFO也感到今天高总说了很多平时根本不会和投资公司谈及的事情。
临近会议结束,施墨白说:“高总,我还有一件事想请教您。最近我了解到有些国际设备商,他们靠独门技术躺赢了很多年,变得特别高傲,对待国内客户态度很差,维修费用昂贵,时间还很慢……这家公司叫UHS,专门做全自动细胞处理设备的,您听说过吗?”
“这家公司我很了解,之前去欧洲的时候,我特意拜访过他们的首席技术官。”高总发现施墨白居然了解如此小众的技术公司,激动地说,“不瞒您说,我们高锐科技也在做类似的全自动细胞处理设备,比起UHS来说,我们的各项参数甚至更优,也有自主专利。我们一直想找下游药企帮忙做设备测试,可是却始终没遇到专精于细胞疗法、又愿意花时间在源头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
施墨白顿时内心惊喜:“也是巧了!高总,我认识一家企业,正好符合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