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希望
耐休2024-10-22 21:133,487

  「程吉:高总您好,我是杉瓴的投资经理程吉,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

  (1)国产设备离国际龙头差距这么大,怎么竞争?

  (2)如何解决行业内卷问题?

  (3)如何看待高锐科技的竞争对手A、B、C的技术缺点?

  (4)对公司产品的降价预期是什么?

  (5)公司本轮估值是多少?……」

  程吉还在一旁说着:“我也没说错什么话吧,高总为什么不理我?”

  施墨白看完却不禁哑然。他这种提问方法,对方愿意回答才怪。

  不过,这倒也符合程吉的一贯风格,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坏心眼,只是情商有限且直来直去,所以常常让人感到无语,甚至有时候忍不住想暴揍他一顿。

  她感觉一时半会很难跟程吉解释清楚他的问题在哪儿,看了眼表,说:“时间快到了,咱们先上楼开会吧。一会儿我来主问,你记下会议纪要,可以吗?”

  “好!”程吉正好怕搞不定高总,乐得混个轻松的活儿。

  高锐科技的办公区宽敞明亮,现代感十足的装修风格,很符合一家科技公司的形象。大厅右侧是一整片产品展览区,陈列着公司引以为傲的产品。展览区的墙上挂着一行醒目的标语:「每一款产品,皆出于匠心」。

  前台小姐将施墨白和程吉引到会议室,请他们稍后。

  几分钟后,高锐科技的总经理快步走了进来,虽然他真名就叫高锐,但个子并不高,不过脸上总是挂着高兴的笑容。他步伐矫健,走路带风,身后还跟着公司的CFO,两人一同参会。

  施墨白最早和高锐搭上线纯属巧合。

  那年,JPM全球医疗峰会照例在旧金山的威斯汀酒店召开。上游设备商的会场里,亚洲面孔不算多,施墨白正在听TMO的总裁关于最新研发方向的分享,偶然听见后排的高总与旁边的外国人交流。高锐的口音一听就是典型的中式英语,不过这丝毫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行业的点评非常到位,施墨白便主动与他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好等他回国后详谈。

  “施总,好久不见!”高锐的脸上挂着标志性的笑容,一见施墨白,眼前一亮。

  “好久不见,高总。”施墨白起身与他握手,寒暄道,“您今天的气色真不错,我看您朋友圈,是前几天刚回的国?”

  “对!一回国我就心情舒畅,气色都变好了。”高锐笑着说,“之前一直在海外忙,可把我折腾坏了,离咱们上次见面都快小半年了吧?才有空找您聊聊。”

  “没事,见到您就是我的荣幸。我看到您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部的新闻了,很佩服您这种注重核心研发能力的精神。”

  施墨白夸到了高锐最得意的点上,他的眼睛更亮了:“您也关注到了?太好了。海外研发部是我耗费了好大力气才设立起来的,可以大幅提升我们攻克卡脖子技术的研发能力。”

  “这个意义可是太重大了。”施墨白笑道,见一旁的程吉始终没有开口,便说,“高总,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同事程吉,程博士,一起负责您的项目。”

  程吉终于有了存在感,赶忙凑过去伸手:“高总您好。”

  “程博,您好。”高总收起了一些笑容,与程吉握了握手,随后说,“那我们开始吧。”

  CFO打开PPT,开始介绍高锐科技的最新情况。

  从行业角度来说,高锐科技属于生命科学上游领域,是医药行业的细分领域之一。它的发展与下游医药公司、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等研究组织的需求息息相关。

  谈到下游销售时,施墨白问:“前阵子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招标活动,很多上游设备商都参加了投标,竞争非常激烈。我注意到高锐科技的中标金额是国内厂商中的第一名,高总,您觉得下游客户选择你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听到这话,程吉还在琢磨意思,高总已经笑着开口了:“施总,您这话说得有水平。高锐这个「第一名」乍一听还不错,但也仅限于国内厂商的范围内,毕竟还有好几家进口设备商排在我们前面。不过,如果从设备的各项参数来看,我们的产品已经和进口产品不相上下,但价格却只有它们的七成左右。”

  “这样看来,高锐科技的客观优势很明显。那么,为什么国际厂商还是能拿到更多的份额?”施墨白继续追问。

  “这个问题有历史原因。咱们国家在科研仪器领域的起步晚,早期的高端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本土企业虽然一直在尝试突破,但初期只能做出低端产品,稳定性和精度都不够,口碑自然不好。如果用国产设备做实验、发文章,总会被质疑实验的可重复性问题。久而久之,科研人员为了避免麻烦,主观上也更倾向进口设备。国产设备只能靠打价格战才能生存下去,更难以支撑品控和高端产品的研发。在这种负循环之下,国产科研设备的高端化道路,就更加难走了。”

  施墨白点点头,说:“确实如此。这种长期形成的产业劣势,单靠企业的力量很难扭转。所以国家相关部门也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国产设备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

  高总接过话头:“没错,我们高锐科技也受益于此。否则,面对进口厂商的强势竞争,局面会更加艰难。”

  CFO继续介绍高锐科技的产品特色,高总在一旁补充道:“我们的策略是差异化竞争,主打高端设备领域,只在必要环节降低成本,绝不会为了压低价格而牺牲产品的品质。”

  施墨白总结道:“所以,您认为高锐科技的竞争优势在于高质量的产品和高响应度的售后服务,而不是靠价格战来抢占市场份额。”

  “对。”高锐的语气坚定,“我相信,只有靠品质和口碑,才能真正长久地赢得市场。”

  “您选择的这条路,和某些企业很不一样,比如A和B企业。”施墨白接着说,“现在仍有很多国内企业走中低端路线,产品线铺得很广,看似大而全,实则都不精。不过,虽然他们的净利润率低,但收入规模增长很快。而您坚持做高端产品,利润率虽高,但是收入增速必然受阻,一般企业可不敢这么选。”

  高锐笑了笑,感慨道:“选择这条路,其实与我的个人经历有关。三十多年前,我在国内读完博士,又去海外做了三年博后。到了国外才发现,老外的设备实在比国内先进太多,很多我连见都没见过。我好歹也是个博士,可刚到海外的前几个月,连设备都不太会操作,跑出来的数据也经常读不懂,总是急得满头大汗。为此还问过我国内的老师,可那个年代进出口不便,国产设备又跟不上,他们也很无奈,甚至师弟师妹也只能用早该淘汰的仪器做实验,导致明明方法正确,可就是做不出结果,白白浪费时间。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回国,让我国的科研不再被设备卡脖子。为了这一天,我们公司一直奋斗到今天。”

  施墨白听完高总这番话,内心十分震动。而程吉却像是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气口,语气夸张地说:“高总!您可真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的伟大楷模!中国的科研事业,少不了您的奉献!”

  高总瞬间愣住,随后尴尬地说:“程博士,我只是做点份内的事而已,您这帽子也太大了,我实在受不起。”

  “呃……”程吉这马屁拍在马脚上,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收场,僵在那里。

  施墨白知道像高锐这类实干型的企业家,并不喜欢虚头巴脑的称赞,于是便把话头拉回来:“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和您一样,致力于解决卡脖子技术,比如C企业。不过实话实说,C企业已经努力了五年,但是进展并不明显。高总,您觉得高锐科技有哪些独特优势,能够攻克这些难题?”

  “我们有一点和其他竞争对手不同,就是我们的思路更开阔。”高锐说,“我们虽然是中国企业,但从不把自己封闭在国内,而是选择像那些国际巨头一样,抱着更开放的心态,主动走出去,到全球各地挖掘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再结合中国制造的高效转化能力,以此实现整合与突破。”

  施墨白频频点头,内心对这位既有情怀又有远见的企业家深感钦佩。

  现在市场上不乏有很多企业,打着爱国的名头,在不切实际的领域号称实现全产业链国产替代,以「口号」替代「实事」,实际上是把「爱国主义」当成自我封闭和攻击他人的工具,借机收割一批不懂科学的愚昧韭菜。甚至还有某些老牌投资公司,明明非常清楚个中玄机,却也目的不纯地和企业一起唱假戏。

  她继续道:“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真正有胸怀的国产企业,是有能力发挥大国精神、集全球之力做出顶尖产品,而不是只靠「嘴上爱国」,或者简单粗暴地拉踩别国的产品而已。”

  “施总,很高兴您和我的观点一致。”高总眼神里有一种惺惺相惜。

  会议继续进行,气氛愈发融洽。连惯常参加此类会议的CFO也感到意外,高总今天不太一样,居然说了很多平时根本不会和投资公司谈及的事情。

  临近会议结束,施墨白这才开口说:“高总,我还有一件事想请教您。最近我了解到一家海外设备商,他们靠独门技术躺赢了很多年,非常高傲,对国内客户的态度很差,而且维修费用昂贵,时间还很慢……这家公司叫UHS,专门做全自动细胞处理设备,您听说过他们吗?”

  “UHS?我很了解他们。之前在海外,我特意拜访过他们的首席技术官。”高总见施墨白居然了解如此小众的技术公司,兴奋地说,“不瞒您说,我们高锐科技也在做类似的全自动细胞处理设备,参数甚至比UHS更优,还拥有自主专利。我们一直想找下游药企帮忙做产品测试,可是始终没遇到专精于细胞疗法、又愿意花时间在源头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

  施墨白心里一阵惊喜:“巧了!高总,我正好认识一家药企,很可能符合您对合作伙伴的需求……”

  

继续阅读:他也来吃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别想搞垮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